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有征无战 yǒu zhēng wú zhàn

解释:指不战而胜。

出处:言宣帝致讨吴方,有征无战也。 — 《晋书·乐志下》

例句:圣母覆物仁慈,挽回和气,故能~。 — 清·袁枚《为王太保贺平大金川表》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战无不胜

相关:

  • 无奇不有 -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 无私有弊 - 私:私心;弊:欺骗、蒙混的事情。因处在嫌疑之地,虽然没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 无私有意 -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
  • 有利无弊 -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有加无已 - 已:停止。不断增加,没有停止。指不停地增加或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
  • 有加无损 - 损: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
  • 有嘴无心 - 犹言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 有增无减 - 事物的量或程度只是增长、加深,而不减少、降低。
  • 有害无利 -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有害无益 - 有坏处没有好处。
  • 有惊无险 - 虽受到惊吓但还是安全脱离险境。
  • 有我无人 - 极言其自傲而轻视他人。
  • 有才无命 -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有气无力 -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 有气无烟 - 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 称家有无 -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 移有足无 - 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
  • 能征惯战 - 征:征伐。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 能征敢战 - 征:征讨。形容作战经验丰富,敢于作战。
  • 苦征恶战 - 艰苦的征战。

详解

成语“有征无战”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有征无战”意指在军事或政治上,当一方力量展示出极其强大的威力时,敌人会因此而摄于心魄,选择投降,从而避免了实际的战斗。简而言之,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威力强大到无需开战即可使对方屈服。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可见于《晋书·乐志下》中的记载:“言宣帝致讨吴方,有征无战也。”这表明当宣帝出征吴地时,其兵威之盛,使得吴方不战而降。
三、成语用法
“有征无战”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和定语,通常用于书面表达。它描述了一种军事或政治上的策略或状态,其中一方通过展示强大的实力来迫使对方投降,从而避免了战斗。
四、相关典故与故事
在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在宇文邕的领导下日益强盛。宇文邕立志要灭掉与其对立的北齐政权,并为此在国家治理、兵力积蓄和武器装备上做了大量准备。最终,在他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开军事会议时,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并成功激励了群臣。随后,北周出兵并成功灭掉了北齐,这一过程中“有征无战”,即北周的军队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投降。
五、现代应用与启示
“有征无战”这个成语在现代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军事上的强大威力,还可以引申为在政治、商业或其他竞争领域中,通过展示强大的实力或优势来迫使对手屈服或退让的策略。它启示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