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明见万里 míng jiàn wàn lǐ

解释: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真可谓明见万里,智察秋毫。 —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

例句:老先生台论,可谓~。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有预见性

近义:料事如神|

接龙:里出外进

相关:

  • 一日万里 - 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 万里一息 - 万里远的路程一口气就到了。形容极其迅速。
  • 万里比邻 - 相距虽然很远,但关系却很密切。
  • 万里江山 - 江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 万里河山 - 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万里长征 -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 万里鹏程 - 比喻前程远大。
  • 不远万里 -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 云程万里 - 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 先见之明 - 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 去题万里 - 去:离开。比喻写文章偏离了题目,越扯越远。
  • 封侯万里 - 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取功名。形容有远大志向,气概非凡。
  • 折冲万里 - 折冲:指抵御敌人。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 月明千里 -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 气吞万里 - 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 碧空万里 - 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 离题万里 -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
  • 远见明察 - 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
  • 青云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

详解

成语“明见万里”的详细解释如下:
1. 成语含义:
- “明见万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同时也用来比喻人有预见性。
2.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窦融传》,其中有“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的描述,表明了皇帝对远方情况的明察秋毫。不过,也有资料提到该成语可能出自清·李渔的《比目鱼·征利》。
3. 成语用法:
- “明见万里”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它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对外界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和预见。
4. 示例:
- 例如,在清代小说《好逑传》第13回中,有“老先生台论,可谓明见万里”的表述,用以赞扬老先生的远见卓识。
5. 拼音与繁体:
- 成语的拼音是“míng jiàn wàn lǐ”。
- 其繁体形式为“明見萬裏”。
6. 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该成语属于中性成语,不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但在语境中常含褒义,用于称赞他人的预见能力。
- 在常用程度上,它被视为一个相对生僻的成语。
综上所述,“明见万里”是一个形容对外界有深刻了解和预见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并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