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旷日弥久 kuàng rì mí jiǔ

解释: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 《战国策·赵策三》

例句:恐~,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 — 《清史稿·宣统皇帝纪》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旷日离久|

接龙:久经考验

相关:

详解

成语“旷日弥久”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旷日弥久”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时间拖得很久。其中,“旷”字有耽搁、荒废之意,“日”指时间,“弥”意为更加,“久”则是指时间长。综合起来,这个成语就是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状态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且没有明确结束的迹象。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文是:“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耗费时日,拖延很久,我心里感到烦乱,恐怕不能等待片刻。”
三、成语用法
“旷日弥久”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或宾语,且多用于书面语。它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状态拖延了很长时间,表达了对于时间耗费过长的担忧或不满。
四、近义词
“旷日弥久”的近义词有“旷日离久”,也形容时间拖延得很久。
五、示例
在《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中有这样的例子:“恐旷日弥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某件事情拖延过久,给民众带来深重负担的担忧。
综上所述,“旷日弥久”是一个形容时间拖延很久的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在书面语中常用作谓语或宾语,其近义词为“旷日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