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日月不可逾 rì yuè bù kě yú

解释:逾:超越。太阳月亮都不能超过。形容高不可及。

出处: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逾也。 — 《后汉书·孔融传》

接龙:可人风味

相关:

  • 不可侵犯 - 不能侵凌触犯。
  • 不可思议 -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可枚举 - 枚:个。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
  • 不可胜算 - 胜:尽。数量多得不可计算。形容数量极多。
  • 不可辩驳 - 辩驳:提出论据,进行辩论,以反驳对方的论点。指理论精辟,证据确凿,使人无法辩驳。
  • 乐不可极 - 享乐不可过分。
  • 以不济可 - 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 俗不可耐 -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 参辰日月 -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 夏日可畏 -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 巧不可接 - 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 急不可待 -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 悬若日月 -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无施不可 - 用在任何地方均甚得当。
  • 日出不穷 -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 日升月恒 -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 日居月诸 -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 日月合璧 -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 日濡月染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 日积月聚 -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同“日积月累”。

详解

成语“日月不可逾”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形
* 读音:rì yuè bù kě yú
* 字形:日月不可逾(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同)
二、成语解释
* “逾”意为超越。
*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都不能超过,形容某事物高不可及,也可用来比喻神圣不容侵犯或至高无上的尊严。
三、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为:“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逾也。”这段话是在形容天王的尊贵和神圣不可侵犯。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描写至高无上的尊严或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
* 示例:无(具体示例可参考相关古代文献或现代文学作品)
五、相关文化与内涵
* “日月不可逾”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日月被视为天地之间最为尊贵和神圣的象征,因此用日月来比喻某事物的尊贵和不可逾越性,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 同时,该成语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尊重与维护。在封建社会中,尊卑有序、贵贱有别是基本的社会准则,“日月不可逾”则强调了这种秩序的不可逾越性。
综上所述,“日月不可逾”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成语,它描绘了至高无上的尊贵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