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截长补短 jié cháng bǔ duǎn

解释: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孟子·滕文公上》

例句:迨工员报销,~,蕲合成例,言官以浮冒入奏。 — 《清史稿·姚祖同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近义:扬长避短|集思广益|

反义:将错就错|

接龙:短褐不全

相关:

详解

成语“截长补短”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写:
- 拼音:jié cháng bǔ duǎn。
2. 含义:
- 该成语意指截取长的部分来补充短的部分,通常用于比喻用自身的长处来弥补短处,以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
3. 出处:
- “截长补短”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其中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的记述。这表明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或利用优势来弥补劣势,即使是小国也可以变得强大。
4. 用法:
- 成语结构为连动式,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或宾语。
- 示例:在项目管理中,团队成员需要截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扬长避短(意指发扬长处,回避短处)、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 反义词:将错就错(意指对于已经犯下的错误,不加以纠正,任其发展)。
6. 日常应用:
-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们通过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或者通过团队协作中各自优势的互补,来达到最佳效果。它强调了一种优化和整合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