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解释: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出处: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例句: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

反义:史无前例|

接龙:书通二酉

相关:

  • 不绝如带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不绝如线 - 原作“不绝若线”。①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②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 不绝如缕 -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不绝若线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 书不尽意 -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书不尽言 -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传诵不绝 -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 劳问不绝 - 劳问:慰问。慰问的人接连不断。
  • 千里不绝 - 绝:断,断绝。千里不断。比喻道路绵延不断,非常漫长。
  • 络绎不绝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 络驿不绝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 绝不护短 - 护短:自讳过失。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
  • 贞不绝俗 -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 赞不绝口 - 不住口地称赞。
  • 赞口不绝 - 不住口地称赞。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青史不泯 -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史,故用以称史书。比喻永载史册,永不泯灭。
  • 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骆驿不绝 - 骆驿:往来不断,前后相继。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详解

成语“史不绝书”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史不绝书
-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
2. 成语解释:
- “史不绝书”意指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过去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其中,“书”在这里指的是记载或记录。
3.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原文为:“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这段话描述了鲁国与晋国之间的交往频繁,公卿大夫们接连不断地在朝廷中往来,而这些事情在史书上都有不断的记载。
4. 用法与示例:
- 成语“史不绝书”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或分句使用,用来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 示例:在古代社会中,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情,史不绝书。
5. 相关词汇:
- 反义词:史无前例(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例)。
综上所述,“史不绝书”是一个形容历史上同类事件频繁发生并在史书中不断被记载的成语。它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并常用来描述历史上经常发生的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