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其貌不扬 qí mào bù yáng

解释: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

例句:别看他~,可学习特别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长相

典故: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近义:贼眉鼠眼|獐头鼠目|

反义: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接龙:扬名显亲

相关:

  • 不厌其烦 - 厌:嫌。不嫌麻烦。
  • 不厌其繁 - 厌:嫌。不嫌繁杂;不嫌麻烦。
  • 不厌其详 - 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得其死 - 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 不知其详 - 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 不私其利 - 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 不胜其烦 - 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 不胜其苦 - 不能忍受那种苦楚。
  • 不计其数 -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乘其不备 - 乘:趁。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去侵害对方。
  • 其乐不穷 - 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 出其不备 -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出其不意 -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 出其不虞 - 犹言出其不意。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张扬其事 - 张扬:宣扬。把事情加以宣扬。
  • 掩其不备 - 掩:掩袭。备:防备。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亦作“掩其无备”。
  • 攻其不备 -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 水不扬波 - 扬:高举,往上升;波:波澜。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 海不扬波 - 扬:升起,翻腾。海上不起波浪。比喻天下太平无事。

详解

成语“其貌不扬”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来源
“其貌不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文是:“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这里指的是人的面貌不突出,不引人注目。
二、成语含义
“其貌不扬”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外貌丑陋、难看。在句子中,它通常充当谓语或定语,并带有贬义色彩。然而,这个成语也蕴含了更深层的寓意,即外表的丑与美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标准,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三、成语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其貌不扬”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外表虽不起眼,但内在品质出众的人物。例如,在唐朝末年,有一位文人皮日休,他身材不高,相貌难看,但为人正直且博学多才。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因此在全襄阳出了名。当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初次见到他时,虽然对他的才华大加赞赏,但也因其外貌而对他有所轻视。然而,皮日休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与“其貌不扬”意思相近的成语有“贼眉鼠眼”、“獐头鼠目”等,它们都带有贬义色彩,用来形容人的外貌不佳。而与之意思相反的成语则有“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等,用来形容人的外貌俊美、出众。
五、成语启示
“其貌不扬”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只看重外表,更应该关注其内在的品德和才华。相貌丑陋的人如果有道德、有修养、有学识,一样可以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一个只重外表而毫无德行的人,势必会受到大家的排斥。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看待和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