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倾危之士 qīng wēi zhī shì

解释:倾:危,邪。诡辩、阴险、奸诈。比喻对国家和人民有很大危险的人。

出处: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 《史记·张仪列传》

接龙:士马精强

相关:

  • 一目之士 -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 不羁之士 - 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 久役之士 - 役:服兵役。指长期出征在外的兵士。
  • 乘人之危 - 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岩居之士 - 岩居:住在山洞里。指隐士。
  • 岩穴之士 -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 方外之士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有识之士 - 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 有道之士 - 明白事理的人。
  • 江海之士 - 旧指隐居不愿出来做官的人。
  • 熊虎之士 - 形容勇猛的人。
  • 白屋之士 - 指贫寒的士人。
  • 百金之士 - 指有都能有作为的人。也指有功而受到重赏的人。
  • 累卵之危 - 累:堆积。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 缀文之士 - 缀文:作文。指从事写作的人。
  • 缀辞之士 - 缀辞:写书作文。指著书立说的人。
  • 缙绅之士 - 绅:大带。指做过官的大人先生。
  • 跅驰之士 - 跅驰:放逸不羁。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的人。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详解

成语“倾危之士”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拼写
* 读音:qīng wēi zhī shì
* 拼写:倾危之士
二、基本解释
“倾危之士”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对国家和人民有很大危险的人。其中,“倾”和“危”都表达了危险、邪恶的含义,而“士”则指的是人。因此,“倾危之士”整体上形容那些具有诡辩、阴险、奸诈特性,且可能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人。
三、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原文中描述张仪和苏秦的行事风格与性格特点,指出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行事诡秘、阴险,对国家和人民可能带来危害。因此,作者将他们形容为“倾危之士”。具体原文为:“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在句子中,“倾危之士”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某个人的特性或对某类人的评价。
* 示例: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一些政治家因个人野心而罔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可以被形容为“倾危之士”。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虽然“倾危之士”没有直接的近义词,但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其他表达类似含义的词语,如“危险人物”、“奸诈之徒”等。
* 反义词:与“倾危之士”相反的词语可以是“忠良之士”、“正直之人”等,形容那些对国家和人民忠诚、正直的人。
综上所述,“倾危之士”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可能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