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于心不忍 yú xīn bù rěn

解释: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

出处: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例句:说实在的,这么大的个头儿,让别人背着走,不光是~,可也真有点儿不舒服。 — 刘流《烈火金刚》第四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于心何忍|

反义:铁石心肠|

接龙:忍辱负重

相关:

  • 不得人心 -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不忍释卷 -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不忍释手 - 舍不得放手。形容十分喜爱,
  • 儗不于伦 -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 口不应心 -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 坚忍不拔 - 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 壮心不已 - 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 存心不良 -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 心不由己 - 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 心不由意 - 指不出于本意。
  • 心绪不宁 -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 毫不关心 -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 民心不壹 - 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 漠不关心 -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甘心忍受 - 甘心:情愿。情愿忍受痛苦。
  • 痛不可忍 - 痛苦得不能忍受。
  • 词不悉心 - 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 贪心不足 -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 贼心不死 -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 隐忍不发 - 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详解

成语“于心不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释义:
“于心不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用来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这个成语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描绘了一种对于不幸或受害者的深切怜悯和同情。
二、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这段话展现了对于不公正行为的强烈反感和对于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用法:
“于心不忍”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个人在处理某事时的内心感受。它常用于表达对于不幸事件或受害者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四、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于心不忍”这一成语也经常被使用。例如,在刘流的《烈火金刚》第四回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说实在的,这么大的个头儿,让别人背着走,不光是于心不忍,可也真有点儿不舒服。”这里的“于心不忍”表达了对背负重物者的同情和怜悯。
综上所述,“于心不忍”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成语,它体现了人们内心的善良和对不幸者的同情。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释义、出处、用法和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