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雉” 词语大全
-
万雉
wàn/mò zhì
1.极言城墙周围之广。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借指王城。 -
九雉
jiǔ zhì
犹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长三丈为雉。 -
乳雉
rǔ zhì
幼小的野鸡。 -
五雉
wǔ zhì
相传少皞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预注:"五雉,雉有五种。"孔颖达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洛而南曰翚雉,设五色之工也。" -
千雉
qiān zhì
形容城墙高大。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卢雉
lú zhì
1.古代樗蒲戏中两种贵采之名。 2.泛称掷骰赌博为"卢雉"。 -
喝雉
hē/hè/yè zhì
泛指赌博。雉,骰色的一种。 -
城雉
chéng zhì
城上短墙。亦泛指城墙。 -
宫雉
gōng zhì
1.皇宫的围墙。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2.指皇宫。 -
寇雉
kòu zhì
1.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 2.清郝懿行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莱阳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 -
射雉
shè/yè/yì zhì
1.射猎野鸡。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 2.魏晋以后多以射雉为戏。晋潘岳有《射雉赋》。 3.指春秋时贾大夫以射雉博取其妻言笑的故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后遂以"射雉"为因才艺博得妻室欢心的典故。 -
山雉
shān zhì
鸟名。一名鸐,俗称野鸡。 -
崇雉
chóng zhì
层层的雉墙。 -
斟雉
zhēn zhì
调治雉羹。 -
新雉
xīn zhì
即辛夷。 -
枭雉
xiāo zhì
古代博戏的两种彩名。亦代指博具。 -
楼雉
lóu zhì
城楼与城堞。亦泛指城墙。 -
泽雉
zé/shì zhì
1.生长于沼泽地的野鸡。 2.乐府杂曲名。 -
画雉
huà zhì
1.雉,野鸡。古代王后﹑夫人之服用缯刻画之,缀以为饰。 2.借指后妃。 -
白雉
bái zhì
1.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2.白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白鹇》。 -
百雉
bǎi zhì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3.借指城墙。 -
矲雉
bà zhì
身材短矮。 -
禾雉
hé zhì
即禾鸡。 -
科雉
kē zhì
刚出窠之雉﹐幼雉。 -
秭雉
zǐ zhì
鸟名。即子规。 -
穷雉
qióng zhì
指偏僻的城邑。雉﹐指城。 -
素雉
sù zhì
白色野鸡。古代以为祥瑞之兆。 -
翟雉
dí/zhái zhì
鸟名。 -
角雉
jiǎo/jué zhì
雉的一种。身体肥大,尾巴较短。雄的头部有肉质的角状突起,喉部有肉垂,故名。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
贡雉
gòng zhì
指古越裳国进贡白雉事。喻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语出《后汉书.南蛮传》:"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