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记” 词语大全
-
一记
yī jì
方言。表数量。犹一下,一次。多用于打﹑拍﹑踢等动作。 -
上记
shàng/shǎng jì
古代典籍。 -
下记
xià jì
古代上级给下级的文书谓下记。 -
主记
zhǔ jì
1.主管记录。 2.犹记室。掌管文书的官吏。 3.指担任财物出纳工作的人员。 -
书记
shū jì
①指书籍、书牍等:闭户读书记|数通书记相报谢。②旧时指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他在当书记。③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团结好委员会中一班人;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书记和委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通过表决决定。 -
佛记
fó/fú/bì/bó jì
佛的悬记,即佛的预言。 -
侧记
cè jì
非当事人对某一事件从旁所作的记载﹑报道。 -
偏记
piān jì
1.亦作"偏纪"。唐刘知几谓史书除编年﹑纪传二体外,还有十流。其一为偏纪,是记近事的短篇,如汉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公载记》等。见《史通.杂述》。 2.犹最忆。 -
典记
diǎn jì
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
凭记
píng jì
文凭,证书。 -
切记
qiē/qiè jì
1.谓务必牢记。 2.谓清楚地记得。 -
刻记
kè jì
1.牢牢记住。如:刻记在心。2.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
前记
qián jì
1.以前的记载。 2.编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说明﹑介绍一类文字。 -
劄记
zhā/zhá jì
读书笔记。 -
印记
yìn jì
1.公章;图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叙古今公私印记》。 2.盖章的印迹。 3.痕迹;标记。 -
受记
shòu jì
1.亦作"受纪"。指接受祭享。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
古记
gǔ jì
1.记载古事的书籍。 2.旧时留下的记号。 3.旧话;故事。 -
史记
shǐ jì
书名。原名《太史公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后褚少孙补撰部分内容。全书一百三十篇。记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述制度沿革,列十表通史事脉络。在史学、文学上都有很高价值。 -
后记
hòu jì
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 -
嘿记
hēi/mò jì
不出声地记在心里。 -
国记
guó jì
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 -
图记
tú jì
1.方志。 2.印章的一种。 3.犹图谶。 4.标志。 -
场记
chǎng jì
指摄制影片或排演话剧时,记录摄影情况或排演情况的工作。也指做这项工作的人。 -
地记
dì/de jì
有关地理的记载。 -
坟记
fén jì
古代的典籍和记载。 -
壁记
bì jì
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
失记
shī jì
1.谓记载遗漏。 2.忘记;遗忘。 -
奏记
zòu jì
1.汉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 2.用书面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 -
存记
cún jì
1.关注;挂念。 2.犹登记。 -
密记
mì jì
秘密书信。 -
封记
fēng jì
封缄标记。 -
应记
yīng/yìng jì
谓与所记的符合。 -
山记
shān jì
记述山景的文章。 -
帝记
dì jì
指帝王的传记。 -
府记
fǔ jì
官府宣示命令的文书。 -
强记
qiáng/qiǎng/jiàng jì
记忆力强。 -
彼记
bǐ jì
见"彼其"。 -
徽记
huī jì
标志:飞机上的~。 -
忆记
yì jì
记忆。宋梅尧臣有诗,题为"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于峻极院赋诗,及觉,犹能忆记。俄而仆夫自洛来,云永叔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韵。" -
志记
zhì jì
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
忘记
wàng jì
1.不记得。 2.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去做。 3.没有感觉到。 -
念记
niàn jì
想念,记挂。 -
悬记
xuán jì
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 -
惦记
diàn jì
(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老人孩子有我照顾,你什么也不要~。 -
戳记
chuō jì
图章的印记:合同上的戳记。 -
手记
shǒu jì
1.亲笔写的书信﹑日记﹑笔记等。 2.指环﹑戒指的别称。语本《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着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 -
扎记
zā/zhā/zhá jì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 -
撮记
cuō/zuǒ jì
撮要记述。 -
掌记
zhǎng jì
1.掌管记载。 2.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3.唐代官名。宫官的属官。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
挂记
guà jì
挂念;惦记:你安心工作,家里的事用不着~。 -
授记
shòu jì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 -
摘记
zhāi jì
摘要记录;摘录。 -
故记
gù jì
古书。 -
散记
sàn/sǎn jì
零散﹑片断的记录。 -
日记
rì jì
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后称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为"日记"。 -
文记
wén jì
犹文奏。 -
斗记
dǒu ji
指印,因指纹有斗有箕,所以把指印叫做“斗箕”,也叫“斗记”。 -
无记
wú jì
佛教语。谓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 -
暗记
àn jì
1.默记。 2.秘密的记号。 -
札记
zhá jì
文体名。指读书时摘记要点、心得或随时记录所闻所见的文字。古时称小木简为札,将文字一条一条记在札上,称为札记。清代姜宸英有《湛园札记》,卢文弨有《龙城札记》,赵翼有《廿二史札记》等。 -
朱记
zhū jì
1.红色印记。古代以胶泥封公文书简,隋唐后改用红色颜料涂印面,钤于封口,称"朱记"。 2.宋时官印的一种。 -
杂记
zá jì
①记载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杂记一体,所包甚广。②混杂的、零碎的记录:学习杂记。 -
杖记
zhàng jì
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
条记
tiáo/tiāo jì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
枉记
wǎng jì
屈尊上书。称人对己上书的敬辞。 -
标记
biāo jì
标志;记号。 -
案记
àn jì
1.卷宗文录。 2.登记。 -
注记
zhù jì
记载;记录。 -
浮记
fú jì
商店把账目暂时记在水牌上,泛指账目没有切实结算而暂时记上。 -
游记
yóu jì
文学体裁名。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
火记
huǒ jì
《火记》为古之丹书,专述火候功用,后因用以指炼丹的火候。 -
照记
zhào jì
昭告。 -
熟记
shú jì
牢牢记住。 -
疏记
shū jì
1.分条记载。 2.犹记叙。 -
片记
piàn/piān jì
片面的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
牌记
pái jì
题有文字的板状标志。如匾额﹑牌号等。 -
牢记
láo jì
牢牢地记住:~在心ㄧ~老师的教导。 -
牵记
qiān jì
方言。牵挂,思念。 -
玄记
xuán jì
悬记,预言。玄,通"悬"。 -
琐记
suǒ jì
记述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如清梁章巨有《归田琐记》;鲁迅《朝花夕拾》有散文《琐记》﹑《花边文学》有杂文《看书琐记》等。 -
登记
dēng jì
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 -
票记
piào/piāo jì
明代帝王御笔批条。 -
白记
bái jì
汉时下对上陈述意见的奏记。 -
省记
shěng/xǐng jì
记忆;回忆。 -
睹记
dǔ jì
见闻与记忆。 -
石记
shí/dàn jì
刻在石上的传记。 -
硕记
shuò/shí jì
广博的记载。 -
硬记
yìng jì
强记;死记。 -
碑记
bēi jì
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
礼记
lǐ jì
亦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大都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由西汉戴圣编纂。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
私记
sī jì
指私家的记载。 -
秘记
mì/bì jì
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如谶纬之类。《汉书.艺文志》"天文家"有"图书秘记十七篇"。 -
移记
yí jì
转达记录文书。 -
稗记
bài jì
犹笔记。 -
稳记
wěn jì
犹牢记。 -
笔记
bǐ jì
①用笔记录:老人口述,请人~下来,整理成文。②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读书~|课堂~。③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小说。 -
符记
fú jì
符号;标记。 -
笺记
jiān jì
古代文体之一。给长官的书启。 -
答记
dá/dā jì
解答问题的书牍。 -
签记
qiān jì
1.题署签条。 2.指短小的诗文。 -
简记
jiǎn jì
1.亦作"?记"。 2.文书簿册。 -
管记
guǎn jì
古代对书记﹑记室参军等文翰职官的通称。 -
篆记
zhuàn jì
篆体印章。 -
篇记
piān jì
犹篇章。 -
簿记
bù jì
会计中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结计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的总称。是汇总财务信息的基础工作。簿记有时也用作为会计的同义语。 -
籍记
jí jì
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
精记
jīng jì
精明强记。 -
结记
jié/jiē jì
惦记。 -
署记
shǔ jì
记录。 -
耳记
ěr jì
在耳上作的,尤其在家畜的耳上作的辨认记号(如剪出的或划割的)。 -
聪记
cōng jì
强于记忆。 -
胎记
tāi jì
人体上天生的深色印记。 -
腹记
fù jì
暗记在心。 -
茔记
yíng jì
墓志的一种。 -
行记
xíng/háng jì
指记述游览的文章。 -
补记
bǔ jì
事后的想法,回想。如:在每一页上都要留出写补记的地方。 -
表记
biǎo jì
作为纪念品或信物而赠送给人的东西。 -
谨记
jǐn jì
1.谓慎重地叙而记之。 2.牢记。 -
记点
jì diǎn
惦念。 -
记珠
jì zhū
念珠。 -
记心
jì xīn
1.记在心里﹔放在心上。 2.记性﹔记忆力。 -
记清
jì qīng
1.记忆清楚。 2.记录清楚。 -
记分
jì fēn/fèn
(~儿)记录工作、比赛、游戏中得到的分数:~员。 -
记录
jì lù
①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在案。②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会议~。③做记录的人:推举他当~。④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打破~ㄧ创造新的世界~。‖也作纪录。 -
记书
jì shū
指传记及诸家之书。 -
记人
jì rén
指为《礼经》作记的人。 -
记住
jì zhù
留在记忆中。如:考试前要记住那些日期。 -
记目
jì mù
谓记忆犹新﹐如在目前。 -
记取
jì qǔ
记住(教训、嘱咐等)。 -
记牒
jì dié
1.亦作"记谍"。 2.史册﹔文字记录。 -
记工
jì gōng
记录工作时间或工作量。 -
记曹
jì cáo
掌表章文檄书记的官署或官员。 -
记会
jì huì/kuài
思虑盘算。 -
记功
jì gōng
登记功绩,作为一种奖励:~一次。 -
记怀
jì huái
记在心中。 -
记刻
jì kè
谓铭刻于心。 -
记意
jì yì
犹寄意。 -
记动
jì dòng
犹记事。 -
记仇
jì chóu/qiú
把对别人的仇恨记在心里:他这个人从来不~ ㄧ我说了他几句,他就记了仇。 -
记故
jì gù
史事﹐故实。 -
记别
jì bié/biè
1.亦作"记莂"。 2.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 -
记得
jì dé/děi/de
想得起来;没有忘掉:他说的话我还~ㄧ这件事不~是在哪一年了。 -
记传
jì chuán/zhuàn
历史传记。 -
记存
jì cún
挂念关注。 -
记号
jì hào/háo
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成的标记:联络~ㄧ有错别字的地方,请你做个~。 -
记恚
jì huì
怀恨﹐心中怨恨。 -
记念
jì niàn
同‘纪念 ’。 -
记当
jì dāng/dàng
犹记着﹐记住。 -
记忆
jì yì
①记住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些还能~起来。②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犹新。 -
记列
jì liè
记述﹑列举。 -
记月
jì yuè
标志日月。 -
记叙
jì xù
记述:~文ㄧ~体。 -
记室
jì shì
1.官名。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2.秘书的代称。 -
记思
jì sī/sāi
谓寄托哀思。 -
记省
jì shěng/xǐng
1.记志省识。 2.回忆﹔记心。 -
记殿
jì diàn
谓考绩记成末等。 -
记帐
jì zhàng
1.亦作"记账"。 2.登记账册。 3.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
记史
jì shǐ
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
记曲
jì qū/qǔ
指唐善歌者张红红隔屏以小豆记乐曲节拍之事。常用作咏吟善歌者的典故。 -
记事
jì shì
①把事情记录下来:~册。②记述历史经过。 -
记歇
jì xiē
方言。犹此刻。 -
记志
jì zhì
犹留念。 -
记想
jì xiǎng
记挂想念。 -
记乘
jì chéng/shèng
野记史乘。 -
记名
jì míng
记载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证券 ㄧ无~投票。 -
记印
jì yìn
1.印章。 2.印记﹐印痕。 -
记序
jì xù
见"记叙"。 -
记实
jì shí
真实的记录。如:记实小说。 -
记游
jì yóu
指题名以记游踪。 -
记家
jì jiā/gū/jie
指为《礼经》作记的儒生。 -
记元
jì yuán
纪元﹐纪年的开始。 -
记下
jì xià
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如:记下他的错误。 -
记将
jì jiāng/jiàng
犹记着。将﹐助词。 -
记年
jì nián
1.编年记事。 2.记得年月。 -
记挂
jì guà
〈方〉惦念;挂念:好好养病,不要 ~厂里的事。 -
记注
jì zhù
1.记录史实。周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 2.起居注﹔编年实录。 3.记述﹑注释。 4.挂怀﹐关注。 -
记恨
jì hèn
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在心ㄧ咱们俩谁也别~谁。 -
记疏
jì shū
整理记录。 -
记怜
jì lián
记念和怜爱。 -
记府
jì fǔ
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
记性
jì xìng
记忆力:~好ㄧ没~。 -
讯记
xùn jì
问候的书信。 -
记持
jì chí
犹言记存在心。 -
记奏
jì zòu
古代州郡僚佐向长官或百姓向州郡上书陈事。 -
记莂
jì bié
见"记别"。 -
记览
jì lǎn
记诵阅览。 -
记纂
jì zuǎn
记录编辑。 -
记轸
jì zhěn
犹纪念。 -
记着
jì zhuó/zháo/zhāo/zhe
犹记得﹔记住。 -
记词
jì cí
记言。 -
记真
jì zhēn
记得真切。 -
记算
jì suàn
记帐和算账。 -
记说
jì shuō/shuì/yuè
1.记其所说。 2.记诵讲说。 -
记账
jì zhàng
见"记帐"。 -
记载
jì zài/zǎi
①把事情写下来:据实~ㄧ回忆录~了当年的战斗历程。②记载事情的文章:我读过一篇当时写下的~。 -
记者
jì zhě
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 -
记里
jì lǐ
标记里程。 -
记述
jì shù
用文字叙述;记载:~往事ㄧ那篇文章对此事有翔实的~。 -
记诵
jì sòng
默记和背诵;熟读:他从小就~了许多古代诗文。 -
记罣
jì guà
见"记挂"。 -
记籍
jì jí
1.计籍﹔簿书。 2.指记于簿籍。 3.典籍。 4.登记在册。 -
记辨
jì biàn
记览和辩给。辨﹐通"辩"。 -
记谘
jì zī
宋代的官场文书用语。谓记录并向上禀报。 -
记睹
jì dǔ
犹心目。 -
记録
jì lù
1.载录﹐记载。 2.史册﹔记载的材料。 3.指记名在册﹐以备录用或治罪。 4.做记录的人。 5.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
记问
jì wèn
1.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 2.通书信问候。 3.记挂问讯。 -
记色
jì sè/shǎi
指可做证明的物件。 -
记识
jì shí/zhì
1.记下﹔记住﹔记得。 2.指记忆。 3.加标记。 4.指簿记。 -
记谍
jì dié
见"记牒"。 -
记要
jì yào/yāo
同‘纪要’。 -
记迹
jì jì
1.记录考实。 2.记下行实。 -
记闻
jì wén
1.记述所闻。 2.记事与见闻。 -
记认
jì rèn
①辨认:她穿着一条黄裙子,最好~ㄧ这个字形体特别,容易~。②〈方〉指便于记住和识别的标志:借来各家的椅子要做个~,将来不要还错了。 -
记过
jì guò/guo
登记过失,作为一种处分:记了一次过。 -
记结
jì jié/jiē
方言。犹言搁在心上。 -
记臆
jì yì
记于胸中。 -
记验
jì yàn
1.记识验证。 2.指记识验证之物。 -
记言
jì yán
记录言论。 -
论记
lùn/lún jì
1.记述。 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
识记
shí/zhì jì
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
诏记
zhào jì
皇帝亲自撰写的诏书。 -
诗记
shī jì
两种文学体裁"诗"和"记"的并称。 -
说记
shuō/shuì/yuè jì
解释经的著作。 -
诵记
sòng jì
背诵和记忆。 -
读记
dú/dòu jì
阅读书籍。 -
谍记
dié jì
记载帝王世系及谥号的书。谍﹐通"牒"。 -
谙记
ān jì
熟记。 -
谱记
pǔ jì
见"谱纪"。 -
谶记
chèn jì
1.亦作"?记"。 2.即谶书。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