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纸” 词语大全
-
一纸
yī zhǐ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 -
上纸
shàng/shǎng zhǐ
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
临纸
lín zhǐ
谓面对纸张书写之时。 -
云纸
yún zhǐ
有云状花纹的纸。 -
仿纸
fǎng zhǐ
练习拿毛笔写大字用的纸,多印有格子。 -
信纸
xìn/shēn zhǐ
供写信用的纸。 -
借纸
jiè zhǐ
借据。 -
写纸
xiě zhǐ
指订契约。 -
冥纸
míng zhǐ
为鬼神或已殁之人焚化的纸钱。 -
凤纸
fèng zhǐ
绘有金凤的名纸。唐时文武官诰及道家青词用之。 -
刺纸
cì/cī zhǐ
犹名片。 -
刻纸
kè zhǐ
1.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用剪刀剪制花样,称为"剪纸";用刻刀刻制,则称为"刻纸"。 2.指剪刻成的作品。 -
剡纸
yǎn/shàn zhǐ
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
剪纸
jiǎn zhǐ
民间工艺,用纸剪成人物、花草、鸟兽等的形象。也指剪成的工艺品。 -
化纸
huà/huā zhǐ
焚烧纸钱﹑纸锭。迷信认为,可供鬼神在冥间当货币使用。 -
匹纸
pǐ zhǐ
我国古代一种供作画写字用的优质纸。 -
匮纸
kuì/guì zhǐ
纸名。 -
半纸
bàn zhǐ
片纸。 -
卡纸
qiǎ/kǎ zhǐ
每平方米重约二百克,厚度在纸与纸版之间的一种厚纸。用来制作明信片﹑卡片﹑画册衬纸等。 -
印纸
yìn zhǐ
旧时官府印发的各种表﹑簿以及证件等。 -
号纸
hào/háo zhǐ
明清时代政府所颁记载土司袭位者职衔﹐世系﹑承袭年月的书状。 -
吊纸
diào zhǐ
吊丧。旧时吊丧时要自带纸钱,故有此称。 -
名纸
míng zhǐ
犹名片。 -
呈纸
chéng zhǐ
即呈文。 -
图纸
tú zhǐ
画了图样的纸;设计图。 -
土纸
tǔ zhǐ
古代的一种粗纸。 -
墙纸
qiáng zhǐ
又称“壁纸”。裱糊墙面的纸张。分三类:(1)塑料墙纸。在原纸上涂一层塑料而成;(2)金属墙纸。在原纸上涂塑并印铜、铅等色后压花而成,具有金属光泽;(3)木纹墙纸。在原纸上印刷木纹而成。 -
壁纸
bì zhǐ
贴在室内墙上做装饰用的纸。 -
契纸
qì/qiè/xiè zhǐ
即契书。 -
字纸
zì zhǐ
1.写有文字的纸条或纸片。 2.指写过字的废纸。 -
官纸
guān zhǐ
官府公用的纸张。 -
宣纸
xuān zhǐ
一种书画用纸。用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原产于唐代宣州(今安徽泾县),故名。纸质洁白、细致、柔软,宜书宜画,也用于雕版印刷。原有渗化性能的,称“生纸”;煮捶或上蜡砑光的,称“熟纸”。 -
寄纸
jì zhǐ
指寄书信。 -
寸纸
cùn zhǐ
短纸。借指信札。 -
尺纸
chǐ zhǐ
1.信函。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3.小幅纸张。 -
峡纸
xiá zhǐ
古代峡州所产的纸。质坚韧,久藏不损。 -
幡纸
fān zhǐ
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
年纸
nián zhǐ
指旧俗过年所用的黄钱﹑挂钱﹑神马等纸做之物。 -
度纸
dù/duó zhǐ
指读书跳页。 -
手纸
shǒu zhǐ
大便用纸。 -
托纸
tuō zhǐ
衬垫之纸。 -
抄纸
chāo zhǐ
造纸的主要过程之一。将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烘干,称为"机制纸"。手工纸则用竹帘的框架抄造。 -
折纸
zhē/zhé/shé zhǐ
用纸折叠成各种物体的形状,如车、船、桌、椅、鸟、猴等。是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启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手工活动。 -
报纸
bào zhǐ
①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一般指日报。②纸张的一种,用来印报或一般书刊。也叫白报纸或新闻纸。 -
招纸
zhāo zhǐ
招贴。 -
故纸
gù zhǐ
1.旧纸。 2.指积年的文牍簿册。 3.指古书旧籍。 -
染纸
rǎn zhǐ
谓印刷。 -
棉纸
mián zhǐ
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的纸,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棉,故称棉纸。 -
楮纸
chǔ zhǐ
楮皮所制之纸。 -
榖纸
gǔ zhǐ
榖皮纸。 -
油纸
yóu zhǐ
加工纸的一种。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供制雨伞﹑糊窗户或作各种防水﹑防湿包装之用。 -
洋纸
yáng zhǐ
旧时指从国外进口的纸张。 -
港纸
gǎng/jiǎng zhǐ
〈方〉港币。 -
滤纸
lǜ zhǐ
滤清溶液用的纸。以纯净纤维制成,质地疏松,一般裁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用时卷成锥形放在漏斗中,溶液通过滤纸可去掉杂质。 -
潢纸
huáng/guāng zhǐ
用黄檗汁染的纸,古代用于书画,有防蛀的作用。 -
火纸
huǒ zhǐ
①涂着硝的纸,容易燃烧,多用做火煤儿。②〈方〉迷信的人祭奠死人时烧的纸。 -
灾纸
zāi zhǐ
谓徒然损耗纸张。 -
炭纸
tàn zhǐ
即炭精纸。参见"炭精纸"。 -
点纸
diǎn zhǐ
在契约或供词上盖章或捺指模。 -
烂纸
làn zhǐ
废纸;破纸。 -
烧纸
shāo zhǐ
1.亦作"烧纸钱"。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 2.指供人焚化以敬鬼神的纸钱。 3.引火用的纸卷。 -
熟纸
shú zhǐ
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 -
片纸
piàn/piān zhǐ
1.一小张纸。 2.指简短的文字。 3.指便条。 -
状纸
zhuàng zhǐ
1.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2.诉状。 -
生纸
shēng zhǐ
未经煮硾或涂蜡之纸。 -
界纸
jiè zhǐ
画有直行的纸。 -
番纸
fān/pān zhǐ
古时纸之量词为番,故称供书写用的缣帛为番纸。 -
白纸
bái zhǐ
1.白色的纸。 2.旧时迷信﹐焚化给死人用的钱钞。 3.比喻一片空白。 -
票纸
piào/piāo zhǐ
清代商办金融机构票号所出,用以兑付现银的纸面凭证。 -
皮纸
pí zhǐ
1.用皮做的纸。佛教传说如来修菩萨行﹐曾剥皮为纸﹐拆骨为笔以书写经典。 2.用桑树皮﹑楮树皮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 -
皱纸
zhòu zhǐ
将原纸经湿法起皱或干法起皱制成的加工纸。如用软质吸水性强的薄型原纸制成的卫生纸、餐巾纸等;用彩色原纸制成的装饰用皱纸等。 -
相纸
xiàng zhǐ
感光印纸。 -
矮纸
ǎi zhǐ
短纸。 -
砂纸
shā zhǐ
1.在一面用胶粘上砂子或其他磨料的纸,用于磨光和抛光。2.粘有玻璃粉的纸,用来打磨竹木。 -
砑纸
yà zhǐ
压实磨光的纸。 -
硾纸
zhuì/chuí/duǒ zhǐ
即砑光纸。 -
磅纸
bàng zhǐ
一种比较高级的纸。 -
稿纸
gǎo zhǐ
供写稿用的纸,多印有一行行的直线或小方格儿。 -
穴纸
xué zhǐ
谓穿破窗纸。 -
窗纸
chuāng zhǐ
糊在窗上的纸。 -
竹纸
zhú zhǐ
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纸。 -
笔纸
bǐ zhǐ
笔和纸。泛指文具。 -
笺纸
jiān zhǐ
1.用于写信﹑题写诗文的特制纸张。 2.泛指优质精美的纸张。 -
简纸
jiǎn zhǐ
1.竹简和纸。亦指各种书写用品。 2.笺纸;信纸。 -
经纸
jīng zhǐ
道教﹑佛教用于经籍﹑符咒的黄色纸张。 -
糖纸
táng zhǐ
包在糖果外的纸,多印有图案。 -
累纸
léi/lěi/lèi zhǐ
接连许多张纸。多用于书信。 -
纸冠
zhǐ guān/guàn
纸糊的帽子。喻名不副实的称号。 -
纸墨
zhǐ mò
1.纸和墨。书写用具。 2.借指文字。 -
纸头
zhǐ tóu/tou
纸的俗称。 -
纸媒
zhǐ méi
即纸煤。 -
纸宝
zhǐ bǎo
见"纸元宝"。 -
纸型
zhǐ xíng
印刷用的浇铸铅版的模型。用多层特制的纸沾湿后覆于活字版上压制而成。 -
纸币
zhǐ bì
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一般由国家银行或国家指定的银行发行。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可代替足值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
纸尾
zhǐ wěi/yǐ
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
纸巾
zhǐ jīn
一种像手绢那样大小用来擦脸、手等的质地柔软的纸片。 -
纸婚
zhǐ hūn
结婚一周年纪念。 -
纸吹
zhǐ chuī
即纸煤。 -
纸夹
zhǐ jiā/jiá/gā/xiá
由一条弯成环圈的金属丝构成的器具,轻压即可分开,能把几张纸夹在一起。 -
纸镪
zhǐ qiāng/qiǎng
成串的纸钱。 -
纸帊
zhǐ pà
铺垫或覆盖盛器的纸片。 -
纸札
zhǐ zhá
1.纸张。 2.指纸做的冥器。 -
纸帐
zhǐ zhàng
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
纸签
zhǐ qiān
纸制的小签条。 -
纸灰
zhǐ huī
指纸钱烧化的灰。 -
纸花
zhǐ huā
1.纸制花朵。 2.备杂用的纸片。 -
纸张
zhǐ zhāng
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故称。 -
纸样
zhǐ yàng
一批纸张中的代表纸页。 -
纸虎
zhǐ hǔ
纸扎的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
纸阁
zhǐ gé
用纸糊贴窗﹑壁的房屋。多为清贫者所居。 -
纸票
zhǐ piào/piāo
1.指字据。 2.指纸币。 -
纸火
zhǐ huǒ
香烛纸锭之类的迷信品。 -
纸烛
zhǐ zhú
1.蘸油的纸捻。点燃起来可以照明,故称。 2.泛称香烛纸钱之类的迷信用品。 -
纸板
zhǐ bǎn
见"纸版"。 -
纸帛
zhǐ bó
见"纸缯"。 -
纸铤
zhǐ tǐng/dìng
见"纸锭"。 -
纸背
zhǐ bèi/bēi
纸的反面。 -
纸捻
zhǐ niǎn/niē
1.用表芯纸搓成的细纸卷儿,用以点火或吸水烟。又称纸煤或纸媒。 2.以坚韧的纸条搓成的细纸绳,用以装订簿册。 -
纸被
zhǐ bèi
古时用藤纤维纸制成的一种被子。宋刘子翚有《吕居仁惠建昌纸被》诗,其中"尝闻旴江藤,苍崖走虬屈。斩之霜露秋,沤以沧浪色,粉身从澼絖,蜕骨齐丽密"数句,叙纸被原料来源及制作过程。 -
纸镇
zhǐ zhèn
即镇纸。压纸的文具。 -
纸鱼
zhǐ yú
蠹鱼的别名。蛀蚀衣物书籍的害虫。 -
纸驴
zhǐ lǘ
《太平广记》卷三十引唐张读《宣室志·张果》:"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迭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事亦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按,张果,新﹑旧《唐书》皆有传,俗称张果老,传狵Y八仙之一。因以"纸驴"为仙家坐骑的代称。 -
纸甲
zhǐ jiǎ
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
纸笔
zhǐ bǐ
1.纸和笔。书写用具。 2.指文章;文字。 3.指字据。 -
纸袄
zhǐ ǎo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
纸鸱
zhǐ chī
即纸鸢。 -
纸锭
zhǐ dìng
1.亦作"纸铤"。 2.用锡箔糊制成银锭状的冥钱。迷信认为焚化给死者,可供其当钱用。 -
纸铠
zhǐ kǎi
即纸甲。用布帛裱糊实以纸筋的铠甲。古时战争时用以护身。 -
纸素
zhǐ sù
1.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2.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
纸盆
zhǐ pén
扬声器的锥形纸质或纤维质膜片。 -
纸缯
zhǐ zēng/zèng
1.亦作"纸帛"。 2.纸做的缯帛。丧祭所用。缯帛,古人馈赠用的礼物。 -
纸枚
zhǐ méi
即纸煤。 -
纸牌
zhǐ pái
1.用硬纸制成的博戏之具。印有各种点子﹑图案或文字,形式多样,用法各异。 2.旧时下行公文名。 -
纸马
zhǐ mǎ
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古代祭祀用牲币,秦俗用马,后演变为用木马。唐王玙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神佛像出售,名曰纸马。或谓旧时所绘神像,皆画马其上,以为神佛乘骑之用,故称纸马。又称甲马。 -
纸煤
zhǐ méi
用易于引火的纸搓成的细纸卷,点着后一吹即燃,多作点火﹑燃水烟之用。 -
纸版
zhǐ bǎn
1.用作衬底的硬厚纸张。 2.亦作"纸板"。印刷用的纸型。 -
纸本
zhǐ běn
以纸为底的字画。有别于绢本。 -
纸锞
zhǐ kè
即纸锭。 -
纸田
zhǐ tián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后以"纸田"喻从事文字生涯。 -
纸钱
zhǐ qián
钱状的纸锭之类,祭祀时给死者烧化:捷报飞来当纸钱。 -
纸鸢
zhǐ yuān
即“风筝”。 -
纸窗
zhǐ chuāng
糊纸的窗户。 -
纸引
zhǐ yǐn
见"纸幡"。 -
纸扎
zhǐ zā/zhā/zhá
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 -
纸浆
zhǐ jiāng/jiàng
草、木、棉、麻等纤维原料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处理成浆状的纤维物质。是造纸的原料。可分为机械浆、化学浆和半化学浆等。机械浆几乎含有植物的全部成分。化学浆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包括亚硫酸盐纸浆、硫酸盐纸浆等。半化学浆比化学浆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
纸幡
zhǐ fān
1.亦称"纸引"。 2.纸制的招魂幡。旧时丧家用纸作旗幡,上书死者名讳及生卒年月日,谓之招魂幡。 -
纸带
zhǐ dài
通过部分或全部穿孔来表示数据的纸条。 -
纸鹞
zhǐ yào
即纸鸢。 -
纸条
zhǐ tiáo/tiāo
1.长条形的纸。 2.指字条。 -
纸贵
zhǐ guì
见"纸贵洛阳"。 -
纸衣
zhǐ yī/yì
1.纸制的衣服。 2.古代的一种纸制的简朴殓服。 3.迷信用品。旧俗为死者焚化之纸制衣服。 -
纸衾
zhǐ qīn
即纸被。 -
纸鸦
zhǐ yā
即纸鸢。 -
纸烟
zhǐ yān
1.焚烧纸钱的烟。 2.香烟。 -
终纸
zhōng zhǐ
终竟一纸。 -
绉纸
zhòu zhǐ
一种有皱纹的薄纸。 -
绵纸
mián zhǐ
一种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成的纸。色白柔韧,纤维细长如绵,故称。 -
罗纸
luó zhǐ
用绫﹑绢装裱的纸。 -
翰纸
hàn zhǐ
笔和纸。借指文书典籍。 -
苔纸
tái zhǐ
用水苔(藻类)制成的纸。亦名侧理纸或陟里纸。 -
茧纸
jiǎn zhǐ
用蚕茧制作的纸。 -
草纸
cǎo zhǐ
1.稿子;草稿。 2.用稻草等为原料制成的纸,质地粗糙,多用来做包装纸或做卫生用纸。 -
落纸
luò/là zhǐ
落笔。 -
藤纸
téng zhǐ
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 -
蚕纸
cán zhǐ
即蚕连。 -
蛮纸
mán zhǐ
蛮方产的纸。 -
蜀纸
shǔ zhǐ
犹蜀笺。 -
蜡纸
là/zhà zhǐ
①表面涂蜡的纸,用来包裹东西,可以防潮。②用蜡浸过的纸,刻写或打字后用来做油印底版。 -
蟠纸
pán zhǐ
指卷叠的绢帛。 -
蠒纸
jiǎn zhǐ
古代书画用纸之一。传说晋王羲之用它写《兰亭序》。 -
蠲纸
juān zhǐ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
衬纸
chèn zhǐ
1.加在新印的印页之间防蹭脏的纸张。2.在下面垫纸。 -
表纸
biǎo zhǐ
裱禙书画用的衬纸。 -
裂纸
liè/liě zhǐ
谓烧化纸钱或纸马。旧俗祭祖祈禳时,以此表示敬诚。 -
讣纸
fù zhǐ
即讣帖。 -
词纸
cí zhǐ
诉状。 -
诏纸
zhào zhǐ
即诏书。 -
试纸
shì zhǐ
用指示剂或试剂浸过的干纸条。可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某种化合物、原子、离子的存在。如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广范ph试纸等。 -
谏纸
jiàn zhǐ
1.书写谏章的稿纸。 2.借指谏书。 -
谢纸
xiè zhǐ
旧时吊唁者携带锡箔﹑纸钱之类往丧家吊唁﹐死者殡葬以后﹐丧家的孝子或长孙向吊唁者登门叩谢﹐称"谢纸"。 -
败纸
bài zhǐ
破旧的纸。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