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灰” 词语大全
-
候灰
hòu huī
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以占节气变化,谓之"候灰"。又名葭灰。 -
兔灰
tù huī
灰色的一种。类灰兔之毛色。 -
冬灰
dōng huī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 2.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
劫灰
jié huī
指遭刀兵水火等毁坏后的残余:陈迹关心已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
印灰
yìn huī
香灰。 -
叉灰
chā huī
蛤壳制成的白灰。 -
同灰
tóng/tòng huī
语本李白《长干行》:"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同灰,谓一起化成灰。形容爱情坚贞不渝。 -
吹灰
chuī huī
1.吹扬灰烬。 2.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新节气至,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上》。后遂以吹灰表示节气变换。 3.喻用力极小。 -
塔灰
tǎ huī
方言。室内房顶上或墙上的灰尘,多指从房顶上垂下来的线状的灰尘。 -
土灰
tǔ huī
1.灰和土。 2.见"土炭"。 -
垩灰
è huī
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石灰》。 -
墨灰
mò huī
黑灰色。 -
委灰
wěi huī
1.犹灰烬。 2.比喻衰败,衰落。 -
寒灰
hán huī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4.谦辞。谓己无用。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
尘灰
chén huī
灰尘,尘土。 -
库灰
kù huī
一种灰色织品,曾为清内务府库藏之物,故名。 -
弃灰
qì huī
把灰烬弃在路上。殷代对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商君对弃灰于道者处黥刑用以立威治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汉桓宽《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千钧之重,人不轻举。商君刑弃灰于道,而秦民治。"宋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或曰刑弃灰于道者,用以保马,以利耕战。 -
彩灰
cǎi huī
见"彩灰酒"。 -
心灰
xīn huī
1.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 2.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
惊灰
jīng huī
灰从律管内迸出。古代用以候气之法。 -
惨灰
cǎn huī
淡灰色。 -
扒灰
pá huī
谓公公淫于儿媳。 -
抹灰
mǒ/mò/mā huī
涂灰。比喻使之不光彩。 -
捐灰
juān huī
弃灰。商鞅立法,弃灰于道者受刑。后因以"捐灰"为典,指刑罚苛刻。 -
新灰
xīn huī
律管中与节候相应新飞之灰。 -
洋灰
yáng huī
水泥的俗称。 -
死灰
sǐ huī
1.火灭后的冷灰。形容消沉﹑失望的心情。 2.形容颜色惨白。 3.比喻败亡的人或事。 -
池灰
chí huī
《三辅黄图.池沼》:"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后因以"池灰"指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
沈灰
shěn/chén huī
1.指沉埋于昆明池底的黑灰。附会为佛教所谓"劫灰"。语出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2.犹死灰。已熄灭的灰烬。 -
油灰
yóu huī
1.油漆施工中填嵌缝隙﹑平整表面的膏状材料。一般以熟桐油与石灰或石膏调拌而成。也常用于固定门窗玻璃等。 2.谓沾着油污和尘垢。 -
泥灰
ní/nì huī
1.灰土。 2.石灰﹑黏土等混和而成的建筑材料。 -
浸灰
jìn huī
沉浸在石灰溶液中以除去毛发(如鞣皮)或溶解蛋白质(如制动物胶)。 -
烟灰
yān huī
烟吸完后剩下的灰。 -
淋灰
lín/lìn huī
谓水淋灰中,瞬息即干。用以喻饮酒快速。 -
漆灰
qī huī
犹黑灰。 -
灰泯
huī mǐn
如灰之泯灭。谓消亡。 -
灰沙
huī shā/shà
草木灰和细沙土。 -
灰分
huī fēn/fèn
物质燃烧后剩下的灰的重量与原物质重量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灰分。如100千克的煤,燃烧后剩灰25千克,这种煤的灰分就是25%。 -
灰市
huī shì
犹黑市。暗中进行不合法买卖的市场。 -
灰尘
huī chén
尘土:打扫~。 -
灰汁
huī zhī
植物灰浸泡过滤后所得之汁。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呈碱性,可供洗濯用。 -
灰墨
huī mò
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烬。 -
灰律
huī lǜ
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
灰冷
huī lěng
1.心灰意冷。 2.谓冷漠。 -
灰僇
huī lù
1.亦作"灰戮"。 2.古代对烧灰违时有妨农事的人处以刑戮。 3.泛指杀身。 -
灰吹
huī chuī
犹灰动。 -
灰末
huī mò
灰,灰粉。 -
灰木
huī mù
1.《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遂以"灰木"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 2.植物名。即白檀。 -
灰汤
huī tāng/shāng
即灰汁。 -
灰壤
huī rǎng
1.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 2.尘埃。 3.指人死后的葬处。 -
灰朽
huī xiǔ
灰烬和腐木。喻消亡。 -
灰念
huī niàn
犹灰心。 -
灰烂
huī làn
形容朽腐之极。 -
灰槁
huī gǎo
见"灰心槁形"。 -
灰榇
huī chèn
1.亦作"灰儭"。 2.骨灰盒。 -
灰心
huī xīn
(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丧气 ㄧ不怕失败,只怕~。 -
灰浆
huī jiāng/jiàng
①石灰、水泥或青灰等加水拌和而成的浆,用来粉刷墙壁。②见〖砂浆〗。 -
灰炮
huī páo/bāo/pào
古代一种战具。类似灰瓶。 -
灰动
huī dòng
指葭莩之灰飞动。灰动则节候更易。 -
灰人
huī rén
1.泥塑的人像。古人祭拜祈晴时所用。 2.愚昧无知的人。 -
灰劫
huī jié
1.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2.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
灰炉
huī lú
火炉。 -
灰戮
huī lù
见"灰僇"。 -
灰匙
huī chí/shi
舀灰的小勺。 -
灰惨
huī cǎn
见"灰黪"。 -
灰沉
huī chén
犹灰灭。 -
灰没
huī méi/mò
1.犹灰灭。 2.覆没的大灾难。 -
灰灭
huī miè
如灰烬之消散泯灭。 -
灰渣
huī zhā
1.可燃物质(如煤)充分燃烧后余下的矿物渣滓。2.炉灰和石灰的混合物。 -
灰死
huī sǐ
1.火灰熄灭。《史记.韩长孺列传》:"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2.火灰熄灭。《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谓心境枯寂不动。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3.烧死。 4.谓灰白无人色。 -
灰滞
huī zhì
灰暗无生气貌。 -
灰化
huī huà
1.使之转化为灰壤。 2.化学分析中将样品转化成灰。 -
灰灺
huī xiè
灯烛或炉火的残灰。 -
灰弭
huī mǐ
犹灰灭。 -
灰志
huī zhì
谓意志消沉。 -
灰儭
huī chèn
见"灰榇"。 -
灰土
huī tǔ
尘土:车后卷起一片~。 -
灰埃
huī āi
尘土。 -
灰气
huī qì
犹丧气。 -
灰坑
huī kēng
容纳灰的坑,尤指炉格下容炉灰的坑。 -
灰布
huī bù
油漆打底的用料;油灰。 -
灰火
huī huǒ
1.火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 2.葭灰与燧火。指岁月﹑节候。 -
灰寂
huī jì
死寂如灰。 -
灰哑
huī yǎ/yā
阴暗沉寂。 -
灰垢
huī gòu
尘垢。 -
灰光
huī guāng
农历每月月初,月球被地球阴影遮住的部分现出的微光。灰光是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照亮了月球,再反射回地球而形成的。发灰光的部分和娥眉月形成一个整圆。 -
灰炭
huī tàn
1.火后余烬。 2.犹尘灰。 -
灰暗
huī àn
灰蒙暗淡,不鲜明。如:灰暗的天空。 -
灰殒
huī yǔn
1.亦作"灰陨"。 2.犹言粉身碎骨。 -
灰烬
huī jìn
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化为~。 -
灰糜
huī mí/méi
1.亦作"灰靡"。 2.化为灰烬和齑粉。指销铄与死亡。 -
灰棚
huī péng
〈方〉①堆草木灰的矮小的房子。②(~儿)灰顶的小房子。 -
灰燧
huī suì
葭灰与燧火。借指岁月。 -
灰瓶
huī píng
古代战具。一种装有石灰的瓶,用以临阵击敌,使敌不能张目。 -
灰膏
huī gāo/gào
除去渣滓沉淀后呈膏状的熟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
灰管
huī guǎn
亦作“灰琯”。1.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2.指时序;节候。 -
灰黑
huī hēi
浅黑色。 -
灰焚
huī fén
焚烧成灰,烧光。 -
灰质
huī zhì
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 -
灰蝶
huī dié
1.亦作"灰蜨"。 2.指飞舞像蝶的纸灰。 -
灰败
huī bài
1.形容惨淡。 2.引申为失意颓废。 -
灰酒
huī jiǔ
酒初熟时,下石灰水少许,使之澄清,所得之清酒称"灰酒"。 -
灰靡
huī mǐ/mí
见"灰糜"。 -
灰罐
huī guàn
1.亦作"灰礶"。 2.古时书写用的墨罐子。 -
灰除
huī chú
犹灰动。 -
灰鹤
huī hè
鸟名。又称玄鹤。喙﹑颈和跗跖都长。体羽呈灰色,颈下黑色。尾羽可作饰品。 -
灰窑
huī yáo
一种制造玻璃用耐火材料做的焙窑或炉。 -
灰菰
huī gū
中草药名。马勃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马勃》。 -
灰鬲
huī lì/gé
旧时墓穴内加固用的灰泥构筑。 -
灰粪
huī fèn
1.草木灰和牲畜粪混成的大田粪料。2. [方]∶秋天烧荒的草木灰。 -
灰鼠
huī shǔ
松鼠的一种。古代叫做鼲。毛灰褐色,颈下和腹下的毛白色。多生活在我国东北森林中。毛皮珍贵,可以制裘。 -
灰骨
huī gǔ/gū
1.焚骨成灰。谓身死。 2.骨灰。 -
灰蜨
huī dié
见"灰蝶"。 -
灰色
huī sè/shǎi
①像木柴灰的颜色。②比喻颓废和失望:~的作品 ㄧ~的心情。③比喻态度暧昧。 -
灰然
huī rán
1.死灰复燃。喻死而复生。 2.死灰复燃。喻失势者重新得势。 -
灰颓
huī tuí
1.灰心颓丧。 2.谓使颓丧。 -
灰礶
huī guàn
见"灰罐"。 -
灰陨
huī yǔn
见"灰殒"。 -
灰粉
huī fěn
谓粉身碎骨。 -
灰黪
huī cǎn
1.亦作"灰惨"。 2.暗灰色。 -
灰躯
huī qū
犹灰身。 -
灰熛
huī biāo
燃烧着的火焰。 -
灰钉
huī dīng/dìng
石灰和铁钉,用作敛尸封棺。借指身死。 -
灰顶
huī dǐng
抹(mò)石灰而不盖瓦的房顶。 -
灰笔
huī bǐ
毛笔,墨笔。 -
灰货
huī huò
方言。詈词。谓不成器。 -
灰白
huī bái
浅灰色:~的炊烟 ㄧ头发~。 -
灰身
huī shēn
犹言粉身碎骨。 -
炉灰
lú huī
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 -
炮灰
páo/bāo/pào huī
比喻在非正义战争中丧命的士兵:被抓去当壮丁,充炮灰。 -
烧灰
shāo huī
1.焚物使成灰。 2.焚烧后的灰烬。喻僧人遗迹。 -
烬灰
jìn huī
灰烬。 -
热灰
rè huī
有馀热的灰烬。 -
焰灰
yàn huī
物体燃烧后的馀烬。 -
然灰
rán huī
谓死灰复燃。 -
煻灰
táng huī
热灰。 -
熸灰
jiān huī
犹灰烬。 -
燃灰
rán huī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或失位者重新得势﹑得官。 -
爬灰
pá huī
1.偷媳的隐语。 2.一说为"污媳"之隐语。 -
画灰
huà huī
1.用棍在灰中拨动。 2.作为暗自思考或秘密议事的辅助方式。 -
白灰
bái huī
1.石灰。 2.白色的炭灰。 3.喻指白雪。 -
石灰
shí/dàn huī
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白色固体,耐火难熔。将碳酸钙含量高的石灰岩在通风的石灰窑中煅烧至900℃以上即得。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或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即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又称“消石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工业上用于鞣制皮革,制造玻璃、漂白粉、冶炼金属和处理污水等。农业上用作间接肥料和用于防治病虫害等。 -
砂灰
shā huī
由砂和石灰混合成。 -
秋灰
qiū huī
古代以苇膜烧制的灰置于律管中以候气﹐至某一节气﹐则灰从中飞出。秋灰﹐指秋季从中飞出的灰﹐谓秋已至。 -
秦灰
qín huī
1.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 2.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 3.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
积灰
jī huī
1.指大火之中。 2.聚积的灰烬。 -
纸灰
zhǐ huī
指纸钱烧化的灰。 -
脂灰
zhī huī
以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 -
草灰
cǎo huī
1.草本植物燃烧后的灰,可供肥田。亦用以比喻微贱。 2.灰黄的颜色。 -
葭灰
jiā huī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
藕灰
ǒu huī
藕色。 -
蛎灰
lì huī
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其功用与石灰相同。 -
蛤灰
gé/há huī
以蚌蛤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
蜃灰
shèn huī
用蜃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