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河” 词语大全
-
一河
yī hé
1.一条河流。 2.满河。 -
三河
sān hé
①汉代指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今河南洛阳黄河南北一带: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②指黄河、淮河、洛河。也泛指许多的河流:地动三河铁臂摇。 -
东河
dōng hé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东河。与晋陕间北南流向一段称西河相对。 2.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
两河
liǎng hé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 2.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3.宋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 -
中河
zhōnɡ hé
1.河的中央;河中。 2.指黄河中游。 -
云河
yún hé
银河﹐天河。 -
五河
wǔ hé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沱,东南有漴,东北有潼。 -
倾河
qīng hé
1.谓吸尽河水。 2.谓河水倾泻直下。形容文词流畅奔放。 3.指银河。 -
先河
xiān hé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唐代传奇开后代小说的先河。 -
关河
guān hé
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 2.关山河川。 -
内河
nèi/nà hé
处于一个国家之中的河流,叫作该国家的"内河"。 -
冯河
féng/píng hé
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 -
冰河
bīng hé
1.结冰的河流。 2.即冰川。 -
减河
jiǎn hé
为了减少河流的水量,在原来河道之外另开的通入海洋、湖泊、洼地或别的河流的河道。 -
凭河
píng hé
1.徒涉过河。 2.背靠河岸。 -
北河
běi hé
1.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当今乌加河,时为黄河正流,对南支而言,称北河。 2.清雍正八年置直隶河道总督,掌防治直隶(今河北省)境内的南北运河﹑永定﹑大清﹑子牙﹑滹沱等河,时称总督为北河总督,所管诸河为北河。乾隆十四年后北河总督例由直隶总督兼理。 3.星官名,属井宿。 -
匼河
kē/qià hé
地名,在山西。 -
南河
nán/nā hé
1.古代称黄河自今潼关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为南河。 2.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巴彦高勒镇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黄河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南河。参见"北河"。 3.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江南河道总督,掌管防治江南(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的黄河﹑运河﹑洪泽湖﹑海口等。时称总督为南河总督,所管理诸河为南河。参见"北河"﹑"东河"。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 -
城河
chéng hé
护城河。 -
填河
tián/zhèn hé
1.亦称"填桥"。 2.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
大河
dà hé
即黄河。 -
天河
tiān hé
1.即银河。 2.星名。 -
奈河
nài hé
佛教所传地狱中之河名。 -
官河
guān hé
运河。 -
封河
fēng hé
冰封闭了河面:~期。 -
小河
xiǎo hé
诗歌。周作人作。1919年发表。一个农夫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小河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展开了对堰的冲击。稻、桑、草和虾蟆对小河既深表同情,又抱着深深的忧虑。作品暗喻个性发展被一种社会势力扼杀的痛苦。 -
山河
shān hé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胜:锦绣山河。②疆域;国土: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 -
川河
chuān hé
河流。 -
干河
gān/gàn hé
主干河流。 -
开河
kāi hé
开河1河流解冻。 开河2 [kāi∥hé]开辟河道。 -
引河
yǐn hé
用人工导引黄河之水。后泛称人工开挖的支流。 -
徒河
tú hé
见"徒何"。 -
御河
yù hé
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
总河
zǒng hé
明清总理河道的官名。明设总河侍郎。清初称河道总督,雍正时改称总河。 -
恒河
héng hé
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经印度等国,注入孟加拉湾。长2580千米,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千米。下游同布拉马普特拉河会流后,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恒河三角洲。水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匀,7-9月常泛滥成灾。 -
悬河
xuán hé
1.指瀑布。 2.谓倾泻不止。 3.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4.指高出地面的河。 -
拔河
bá hé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源于古时水乡拉纤和水军操练活动。比赛时地上划两平行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执长绳的一端分站河界两边。绳中段扎一红带为标志,垂直于河中央。双方奋力拉绳,以把标志拉过己方河界者为胜。欧、美各地亦盛行。 -
断河
duàn hé
前面不能通航的河道。 -
明河
míng hé
天河,银河。 -
星河
xīng hé
银河。 -
晓河
xiǎo hé
拂晓时的银河。 -
晴河
qíng hé
银河。 -
暗河
àn hé
地下河。 -
曙河
shǔ hé
拂晓的银河。 -
月河
yuè hé
为减杀水力﹐开凿成的偃月形的河道。 -
朔河
shuò hé
指河套地区。 -
枕河
zhěn hé
1.临河。 2.指临银河。 -
枝河
zhī/qí hé
支流。 -
枯河
kū hé
干涸的河。 -
柰河
nài hé
即奈河。 -
梗河
gěng hé
中国古代星座名。在牧夫座。 -
梯河
tī hé
在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修筑若干拦河坝,因而水流形成阶梯,有这种水工建筑的河流称梯河。 -
河沙
hé shā/shà
恒河沙数。佛教以为佛世界如恒河沙数,多至不可胜数。见《金刚经.一体同观分》。唐黄滔《丈六金身碑》:"谓之为有﹐则河沙﹑芥子之说﹐虚诞难测;谓之为无﹐则应现感通之事﹐寻常立验。"后用以形容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
河平
hé píng
河患平复。多特指黄河水患而言。 -
河帅
hé shuài
河道总督的别称。 -
河槽
hé cáo
河床。 -
河梁
hé liáng
1.桥梁。 2.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
河星
hé xīng
银河中的星星。 -
河柳
hé liǔ
即柽柳。 -
河汉
hé hàn
〈书〉①银河。②比喻不着边际、不可凭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幸毋~斯言。 -
河床
hé chuáng
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
河市
hé shì
1.指宋代开封城南到汴河之间的沿河市区,为乐舞谐戏艺人聚集的地方。 2.指河市乐。唐已有之。 -
河汾
hé fén
1.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 2.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受业者达千馀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王通及其学术流派。 -
河巫
hé wū
祭黄河河神的女巫。 -
河心
hé xīn
河中央。 -
河沟
hé gōu
小水道。 -
河干
hé gān/gàn
河边;河岸。 -
河曲
hé qū/qǔ
河流弯曲的地方。 -
河水
hé shuǐ
1.指黄河之水。 2.专指黄河。 3.指河神。 -
河池
hé chí
水池;池塘。 -
河汊
hé chà
大河旁出的小河。 -
河幅
hé fú
指河流两岸之间的宽度。 -
河役
hé yì
1.指治理黄河的夫役。 2.谓治理黄河之劳役。 -
河政
hé zhèng
指治理河流之事。 -
河朔
hé shuò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2.见"河朔飮"。 -
河房
hé fáng
1.河龙。古代传说中的黄河龙马。房,房星。旧谓马为房星之精,故云。 2.河﹑湖旁边的房屋。多指南京秦淮河两旁的房舍。 -
河步
hé bù
1.亦作"河埠"。 2.步,通"埠"。河流中船舶停靠处或渡口。 -
河段
hé duàn
1.两个标示支流汇合点之间的那一部分水道。2.河流的某一段。 -
河庭
hé tíng
河伯的住所。 -
河桥
hé qiáo
1.古代桥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大庆关与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之间黄河上。战国秦昭襄王建。黄河上建桥始于此。唐通称蒲津桥。 2.古代桥名。故址在今青海省贵德县南黄河上。 3.古代桥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孟津县东北黄河上。晋泰始中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世称河桥。唐通称河阳桥。 4.桥梁。 -
河底
hé dǐ/de
河床的底部。 -
河涌
hé yǒng/chōng
方言。河汊。 -
河洲
hé zhōu
1.河中可居的陆地。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唐卢照邻《中和乐.歌中宫》:"河洲在咏,风化攸归。"亦用为男女爱恋之典。 -
河润
hé rùn
1.谓恩泽及人,如河水之滋润土地。 2.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 -
河泲
hé jǐ
见"河济"。 -
河浒
hé hǔ/xǔ
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
河淤
hé yū
1.亦作"河"。河流泥沙冲积成的土地。 2.河泥。 -
河济
hé jì/jǐ
1.亦作"河泲"。 2.黄河与济水的并称。与长江﹑淮河合称四渎。 -
河浜
hé bāng
〈方〉小河。 -
河洛
hé luò
1.亦作"河雒"。 2.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3.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 4.指洛阳。 5.指洛水。 6.河图洛书的简称。 7.亦作"河落"。即饸饹。 -
河沿
hé yán
(~儿)河流的边沿。 -
河泥
hé ní/nì
江河﹑湖泊或池塘中的淤泥。 -
河津
hé jīn
1.河边的渡口。 2.天河的津渡。 -
河泽
hé zé/shì
古泽名。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 -
河流
hé liú
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如江、河等)的统称。 -
河清
hé qīng
1.河水变清。多指黄河水清。 2.黄河水浊,少有清时,古人以"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 3.古称黄河千年一清,因以"河清"比喻时机难遇。 4.极言历时之久。 -
河涩
hé sè
河道阻塞。 -
死河
sǐ hé
由河流分引出来的死水河槽。 -
残河
cán hé
指拂晓前将隐没的银河。 -
江河
jiāng hé
1.长江和黄河。 2.指大河流。 3.犹江山,山河。 4.犹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汊河
chà hé
河流被沙洲或岛屿分成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水流,其宽度﹑深度和流量较小的称做汊河。 -
汦河
zhǐ hé
水名,在河北。 -
汾河
fén hé
黄河中游支流。源于管涔山,纵贯山西境内。长693.8千米。中下游为断陷盆地区,农业发达。 -
沈河
shěn/chén hé
谓投河自尽。指殷之申徒狄因慕务光﹑纪他高义,自沉于河之事。见《庄子.外物》。 -
河上
hé shàng/shǎng
1.黄河边。 2.即河上公。 -
河隍
hé huáng
见"河湟"。 -
河门
hé mén
控制河流水势的闸门。 -
河防
hé fáng
①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特指黄河的河防:~工程。②指黄河的军事防御:~部队丨~主力。 -
河鲜
hé xiān/xiǎn
供食用的新鲜的河鱼、河虾等。 -
河塘
hé táng
河堤。 -
河渎
hé dú/dòu
河川。 -
河渠
hé qú/jǔ
河和渠。泛指水道:兴水利,开~。 -
河身
hé shēn
河床。 -
河豕
hé shǐ
据《吕氏春秋.察传》载,卫人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以为"三豕"当是"己亥"之误,两者形似,因而致误。后因以"河豕"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因文字形近而造成的错误。 -
河濆
hé fén/pēn
河边,沿河的高地。 -
河网
hé wǎng
纵横交错的许多水道所构成的整体:~化丨~如织。 -
河陇
hé lǒng
古代指河西与陇右。相当今甘肃省西部地区。 -
河滩
hé tān
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 -
河埽
hé sào/sǎo
古代治河工程中所用的埽料。亦指用埽料修成的堤坝。 -
河员
hé yuán
治河官员。 -
河漘
hé chún
1.亦作"河唇"。亦作"河唇"。 2.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
河肥
hé féi
做肥料用的江河、湖泊或池塘中的淤泥。 -
河堑
hé qiàn/zàn/jiàn
指护城河。 -
河北
hé běi/bèi
1.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2.省名。别称冀。省会石家庄市。 -
河右
hé yòu
河西的别称。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
河传
hé chuán/zhuàn
词牌名。《河传》之名始于隋代,传为炀帝去江都时所作,今已不传。今所见者以唐温庭筠之作为最早。《花间集》所收各词,双调自五十一字至五十五字不等,句式颇不一致,叶韵亦有参差:其上下阕均仄韵转平韵共四换韵者,如温庭筠的《湖上》词等;其上阕仄韵﹑下阕仄韵平韵者﹐如孙光宪的《风飐》词等;其上下阕皆仄韵者,如张泌的《渺莽》词。 -
河华
hé huá/huà/huā
黄河与华山的并称。 -
河东
hé dōng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
河台
hé tái/tāi
清代河道总督的俗称。 -
河满
hé mǎn
见"河满子"。 -
河狸
hé lí
哺乳动物。体肥胖,后肢发达,毛长而密。穴居森林地区河边,善游泳,以树皮及草木植物为食。雄性能分泌河狸香。主要分布在苏联和北美洲,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亦产。毛皮与河狸香均极为珍贵。 -
河献
hé xiàn
指汉河间献王刘德。 -
河岸
hé àn
河流的边。如:在河岸上水仅部分地被排掉。 -
河漕
hé cáo
1.犹河运。 2.清代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并称。 3.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运。 -
河图
hé tú
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 -
河伯
hé bó
中国神话人物。即“黄河水神”。又名冯夷。相传他在渡黄河时淹死,被天帝封为水神。曾娶妇害民,又使黄河泛滥。后化为白龙在水上游,被后羿射瞎了左眼。 -
河鱼
hé yú
生活在河里的鱼,如鲫鱼、鲢鱼、鲤鱼等。 -
河督
hé dū
河道总督的省称。 -
河壖
hé ruán
1.亦作"河堧"。 2.河边地。 -
河灯
hé dēng
旧时北京中元节夜沿运河所放之灯。 -
河蚌
hé bàng/bèng
双壳纲,珠蚌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外形为椭圆或卵圆形。壳薄易碎。胶合部窄,无齿。雌雄异体。肉可供食用,或作饲料。有的能用来淡水育珠,如背角无齿蚌。 -
河精
hé jīng
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
河云
hé yún
指银河。 -
河激
hé jī
古歌名。春秋赵女娟所作。 -
河夫
hé fū/fú
治理河道的夫役。 -
河原
hé yuán
见"河源"。 -
河脉
hé mài/mò
指黄河的水脉。 -
河落
hé luò/là
见"河洛"。 -
河势
hé shì
河水的流势,包括流量和流向。 -
河堤
hé dī
亦作“河隄”。沿河的挡水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古多指 黄河 河堤。 -
河宿
hé sù/xiǔ/xiù
河星。 -
河矦
hé hóu/hòu
见"河侯"。 -
河事
hé shì
治理河流的事宜。多指治理黄河。 -
河冲
hé chōng/chòng
1.江河流水湍急处。 2.方言。小河。 -
河边
hé biān
1.靠近河流的地方。 2.河畔,位于河岸上。 -
河运
hé yùn
内河运输。 -
河源
hé yuán
河流补给的源头。通常是溪、泉、冰川、融雪、沼泽或湖泊。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河源可不断向上移动或改变位置。 -
河典
hé diǎn
祭祀河神的典礼。 -
河厅
hé tīng
河泊所官长的别称。 -
河皷
hé gǔ
见"河鼓"。 -
河渭
hé wèi
黄河与渭水的并称。亦指河渭两水之间的地区。 -
河叉
hé chā/chá/chǎ
一个支流进入一个较大的水流或水域的地方。 -
河魁
hé kuí
1.古代主将设置军帐的方位。 2.丛辰名﹐月中的凶神。据星命术士的说法,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则相反,这一天诸事宜避。 -
河女
hé nǚ/rǔ
即织女。 -
河唇
hé chún
见"河漘"。 -
河雒
hé luò
见"河洛"。 -
河湾
hé wān
河流迂曲处。 -
河埠
hé bù
见"河步"。 -
河岳
hé yuè
亦作“河嶽”。黄河 和五岳的并称。语本《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嶽。” 毛 传:“乔,高也。高岳, 岱宗 也。” 孔颖达 疏:“言高岳 岱宗 者,以巡守之礼必始于东方,故以 岱宗 言之,其实理兼四岳。”后泛指山川。 -
河鼓
hé gǔ
1.亦作"河皷"。 2.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一说即牵牛。 -
河豚
hé tún
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也叫鲀(tún)。 -
河鳗
hé mán
即“鳗鲡”。 -
河仓
hé cāng
贮放漕运物资的公仓。 -
河道
hé dào
河流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疏通~。 -
河路
hé lù
河道,水路。 -
河侯
hé hóu/hòu
1.亦作"河矦"。 2.传说中的河神。 -
河阳
hé yáng
1.黄河北岸。 2.晋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 -
河套
hé tào
①围成大半个圈的河道。也指这样的河道围着的地方。②(Hétào)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到陕西府谷的一段。过去也指黄河的这一段围着的地区;现在则指黄河的这一段和贺兰山、狼山、大青山之间的地区。 -
河间
hé jiān/jiàn
1.古代神话传说人物玄俗的别称。 2.指汉河间献王刘德。 3.指金代名医刘完素。刘系河间人,故称。 4.指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纪系河间人,故称。 5.见"河间妇"。 -
河外
hé wài
1.春秋晋人称河西与河南为河外。 2.赵人指河南。 -
河阴
hé yīn
黄河南岸之地。 -
河纪
hé jì/jǐ
指河图。 -
河目
hé mù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古以为圣贤相貌。 -
河蟹
hé xiè
通称“螃蟹”,又称“毛蟹”、“绒螯蟹”、“清水蟹”。节肢动物,软甲纲,十足目,方蟹科。中国南北沿海各地都产。头胸甲方圆形。螯足较大,密生绒毛。穴居江、河、湖的泥岸中。肉味鲜美,是著名的淡水蟹类。 -
河港
hé gǎng/jiǎng
1.泛指河流﹑港汊。 2.江河沿岸的港口。如长江之南通﹑芜湖﹑九江等。 -
河关
hé guān
河流和关隘。 -
河街
hé jiē
沿河的街道。 -
河工
hé gōng
①治理河道、防止水患的工程。特指治理黄河的工程。②治河工人。 -
沸河
fèi hé
见"沸波"。 -
河湟
hé huáng
1.亦作"河隍"。 2.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亦指河湟两水之间的地区。 -
河川
hé chuān
大小河流的统称。 -
河马
hé mǎ
哺乳动物,身体肥大,头大,长方形,嘴宽而大,尾巴短,皮厚无毛,黑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产于非洲。 -
河公
hé gōng
即河伯。 -
河宗
hé zōng
1.古代以黄河为四渎之宗,因称黄河为"河宗"。亦借指黄河中流一带。 2.指黄河的水神。即河伯。 -
河坎
hé kǎn
成台阶状或斜坡状的河岸。 -
河系
hé xì
江河水网系统。 -
河漏
hé lòu
见[饸饹] -
河鲀
hé tún
见"河豚"。 -
河务
hé wù
清代指疏治河道﹑修筑堤岸等治水事务。多指治理黄河。 -
河宫
hé gōng
神话传说中河神居住的宫殿。 -
河漳
hé zhāng
1.即漳河。 2.黄河与漳河的并称。 -
河内
hé nèi/nà
越南首都和最大的内河港。人口350万(1992年)。因被环抱在红河大堤之内而得名。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有机器、建材、纺织等。有科研机构、博物馆和河内大学等高校,还有还剑湖、独柱寺、巴亭广场等名胜古迹。 -
河龙
hé lóng
古代传说中的黄河龙马。 -
河塞
hé sāi/sài/sè
黄河流域和北方边境之地。 -
河西
hé xī
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 -
河滨
hé bīn
[方]∶小河。 -
河兖
hé yǎn
济河与兖州的并称。 -
河章
hé zhāng
见"河女之章"。 -
河尾
hé wěi/yǐ
指黄河下游近河口处的河段。 -
河冀
hé jì
古指黄河流域冀州一带。 -
河山
hé shān
指国家的疆土:锦绣~丨大好~。 -
河谷
hé gǔ/gǔ/yù
河流两岸之间低于地平面的部分,包括河床和两边的坡地。 -
河堧
hé ruán
见"河壖"。 -
河煎
hé jiān
草名。 -
河神
hé shén
传说中掌管河流的水神。 -
河渡
hé dù
渡口。 -
河冯
hé féng/píng
即冯夷。因系河神,故称。 -
河口
hé kǒu
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 -
河南
hé nán/nā
1.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2.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 3.省名,别称豫。省会郑州市。 -
河臣
hé chén
指河道总督。 -
河车
hé chē/jú
1.指铅。道士炼丹的原料。 2.即紫河车。中药"人胞"的别名。 -
河灵
hé líng
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巨灵。亦泛指河川之精灵。 -
泃河
jú hé
即泃水。 -
沿河
yán hé
1.靠河地带。 2.顺着河道。 -
泰河
tài hé
大河。 -
泪河
lèi hé
泪流如河。形容悲痛之极。 -
洪河
hóng hé
大河。古时多指黄河。 -
洱河
ěr hé
即今云南省的西洱河。 -
洮河
táo hé
1.水名。在甘肃省西南。 2.借指洮砚。 -
浊河
zhuó hé
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 -
浙河
zhè hé
即浙江。 -
海河
hǎi hé
中国华北地区大河。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上游为卫河)五大支流在天津市区及其附近先后汇合而成,自西向东流入渤海。干流长73千米。长约1090千米。流域面积26.4万平方千米。含沙量大。流域内夏多暴雨,下游泄水不畅。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全面治理。 -
淘河
táo hé
鹈鹕的别名。 -
淮河
huái hé
中国东部地区大河。源于河南桐柏山,经豫、皖两省入洪泽湖。主流出湖后过高邮湖,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部分河水经苏北灌溉总渠直接入黄海。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中下游洪涝灾害较频繁。20世纪50年代起全面治理。 -
清河
qīng hé
指陆云,他曾做过清河内史。如: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如:清河曰。。 -
渡河
dù hé
通过江河。 -
渭河
wèi hé
黄河最大支流。源于甘肃省东部,横贯陕西全境,在潼关附近注入黄河。全长818千米。长度、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黄河各支流之首。渭河谷地农业发达,并为中国东部地区通往西北的陆上交通要道。 -
湴河
bàn hé
谓陷入泥淖之中。星命家用来比喻遭逢厄运。 -
溪河
xī hé
山间溪水汇成的小河。 -
漕河
cáo hé
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 -
漯河
luò/tà hé
市名。在河南省中部偏南、京广铁路线上,滨临沙、澧两河。 -
濒河
bīn hé
靠近大河或河流的边上。 -
瀍河
chán hé
中国河南省北部的一条河,向东流入洛河。 -
灵河
líng hé
即银河。 -
爱河
ài hé
指爱情(佛教认为爱情像河流一样,人沉溺其中,就不能自拔)。 -
玉河
yù hé
1.天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
珠河
zhū hé
比喻文辞丰赡,若河流不竭。 -
界河
jiè hé
两国或两地区分界的河流。 -
白河
bái hé
银河;天河。 -
九河
jiǔ hé
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2.泛指黄河。 3.银河。 -
监河
jiān/jiàn hé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后因以"监河"或"监河侯"泛指出贷钱物的人。 -
祥河
xiáng hé
吉祥的河。 -
禅河
chán hé
亦称熙连禅河﹑希尼河﹑阿恃多伐底河。古印度之河名。佛教对此河名颇多异说。或译有金河,或译无胜河,无定称。佛经中传说佛在涅盘前曾入此河沐浴。后因以谓修习禅定的境界。 -
秋河
qiū hé
即银河。 -
签河
qiān hé
为分水护堤而开筑的引河。 -
筹河
chóu hé
特指筹划治理黄河水利。 -
绳河
shéng hé
银河。又名天河。 -
红河
hóng hé
越南北部最大河流。源于中国,称元江。经河内注入北部湾。因流经热带红土区,水呈土红色而得名。全长1280千米,在越南境内长508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夏季洪水位常高出两岸平原,沿河筑有高大堤坝。具有重要的航运和灌溉价值。 -
绛河
jiàng hé
1.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古代观天象者以北极为基准,天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称之。 2.传说中南海河名。 -
苦河
kǔ hé
佛教语。指苦难的遭遇。 -
行河
xíng/háng hé
巡行黄河河道。河,黄河。 -
西河
xī hé
1.河名。古称黄河南北流向的部分为西河。 2.古地区名。春秋时卫地。指卫之西境的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 3.古地区名。战国时魏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一说在今山陕间黄河左右﹐又分为陕西大荔﹑韩城和山西汾阳等说﹐又说在今河南安阳﹐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 4.《礼记.檀弓上》:"﹝子夏﹞退而老于西河之上。"后即以"西河"为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
观河
guān/guàn hé
1.古传说禹临河而得《河图》。 2.佛教故事。谓波斯匿王观看恒河,自伤发白面皱,而恒河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 -
负河
fù hé
1.依傍黄河。 2.指神兽背负《河图》。 -
运河
yùn hé
为沟通不同河流或不同海洋,以发展水上运输、综合利用水利资源而开挖的人工河道。如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 -
贴河
tiē hé
沿河;靠河。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