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朱” 词语大全
-
丹朱
dān zhū/shú
1.朱砂。 2.赤色,或指赤色颜料。 3.尧子名。 4.传说中的齿神名。 -
五朱
wǔ zhū/shú
古钱币名。榆荚钱的一种。 -
余朱
yú zhū/shú
剩馀的丹朱。比喻赤诚之心。 -
偃朱
yǎn zhū/shú
地名。相传为舜避尧子丹朱所居之地。 -
公朱
gōng zhū/shú
复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朱高。见《世本.氏姓篇》。 -
印朱
yìn zhū/shú
印泥。 -
土朱
tǔ zhū/shú
亦作“土硃”。即代赭石。一种红色矿石,可作药用,亦可作颜料。 -
尒朱
ěr zhū/shú
复姓。后魏有尒朱荣。见《魏书.尒朱荣传》。 -
尔朱
ěr zhū/shú
1.同"尒朱"。 2.复姓。北魏有尒朱荣。 -
描朱
miáo zhū/shú
1.亦称"描红"。 2.谓儿童初学毛笔字时,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 3.比喻模仿。 -
施朱
shī zhū/shú
1.涂以红色。 2.犹言涂脂抹粉。 -
朱冠
zhū guān/guàn
1.红色的冠。 2.指动物头上的红色冠状物。 -
朱公
zhū gōng
即陶朱公。范蠡的别称。 -
朱云
zhū yún
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
朱仲
zhū zhòng
仲夏。 -
朱兰
zhū lán
兰花的一种。 -
朱于
zhū yú
古乐曲名。传为舜时羲伯所作。 -
朱丝
zhū sī
1.红色的丝绳。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3.借指琴瑟。 -
朱书
zhū shū
用朱墨书写的文字。 -
朱帘
zhū lián
红色帘子。 -
朱夏
zhū xià
夏季。 -
朱橘
zhū jú
橘子。橘成熟后常呈红色,故称。 -
朱尘
zhū chén
1.红色的承尘(天花板)。 2.红尘,俗世。 -
朱帏
zhū wéi
见"朱帷"。 -
朱栊
zhū lóng
朱红色的窗棂。亦代指窗子。 -
朱幩
zhū fén
1.马嚼环两旁的红色扇汗用具。亦用作装饰。 2.引申为华美的车乘。 3.谓赤帜﹑红旗。 -
朱文
zhū wén
与“白文”相对。也称“阳文”。指刻成凸状的印文。因这种印章钤出的印文为红色的,故称。 -
朱扃
zhū jiōng
朱门。 -
朱樱
zhū yīng
1.樱桃之一种。成熟时呈深红色,故称。 2.喻美女之口。 -
朱曦
zhū xī
即朱羲。 -
朱殷
zhū yīn/yān/yǐn
赤黑色。 -
朱口
zhū kǒu
红唇。 -
朱果
zhū guǒ
1.泛指呈红色的水果。 2.特指杮子。 3.《清通志.氏族一》:"我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哩山,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传有天女三浴于池,浴毕,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取而吞之,遂有身。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之故。命曰:'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三姓遂以女妻之,奉为国主,其乱遂定。于是居长白山东鄂多理城,国号满清。"后因以朱果代称清朝。 -
朱印
zhū yìn
朱色印记。 -
朱唇
zhū chún
亦作“朱脣”。红色的口唇。形容貌美。 -
朱柑
zhū gān
柑橘品种之一。果皮朱红色。 -
朱杖
zhū zhàng
红色的木杖。 -
朱光
zhū guāng
1.赤光,红色光亮。 2.日光。 3.指烛光。 4.谓火德。汉以火德兴,因亦借称汉朝。 -
朱干
zhū gān/gàn
红色的盾。 -
朱棹
zhū zhào/zhuō
指华美的船只。 -
朱儿
zhū ér/er
即朱砂。 -
朱槛
zhū jiàn/kǎn
红色栏杆。 -
朱子
zhū zǐ
对宋朱熹的尊称。 -
朱卷
zhū juàn/juǎn
1.明清科举制度,乡﹑会试卷考生用墨笔书写叫墨卷;然后由专门誊录的人用朱笔誊写,不书姓名,只编号码,使阅卷者不能辨认笔迹,叫做朱卷。发榜后朱卷发还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 2.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
朱旄
zhū máo/mào
古代车上的旗饰,用红色旄牛尾制成。 -
朱旗
zhū qí
红旗。多指战旗。 -
朱介
zhū jiè
1.亦作"朱界"。 2.书上分行的红色栏线。 -
朱杨
zhū yáng
即赤杨。一种落叶乔木。 -
朱波
zhū bō
古国名。今缅甸。 -
朱柹
zhū shì/fèi
杮子的一种。 -
朱愚
zhū yú
朱,通"侏"。智术短浅,愚昧迟钝。 -
朱堂
zhū táng
朱红色的殿堂。 -
朱封
zhū fēng
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 -
朱三
zhū sān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排行第三,故称。 -
朱宫
zhū gōng
朱红色的宫殿。 -
朱槿
zhū jǐn
落叶灌木,叶阔卵形,花红﹑白色。为著名观赏植物。又名"佛桑"﹑"扶桑"﹑"赤槿"﹑"日及"。 -
朱亥
zhū hài
战国时侠客,魏大梁人。有勇力,隐于屠肆。秦兵围赵,信陵君既计窃兵符,帅魏军,又虑魏将晋鄙不肯交兵权,遂使,亥以铁椎击杀晋鄙,夺晋鄙军以救赵。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
朱判
zhū pàn
见"朱红标判"。 -
朱屣
zhū xǐ
红丝鞋。 -
朱斑
zhū bān
见"朱班"。 -
朱极
zhū jí
1.红色皮指套。射箭时用以护指。 2.犹紫极。指帝王宫殿。 -
朱天
zhū tiān
指西南方。 -
朱宣
zhū xuān
即少昊(皞)氏。传说中古部落首领名,亦称金天氏。 -
朱儒
zhū rú
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
朱桷
zhū jué
1.红色椽子。 2.泛指屋椽。 -
朱柯
zhū kē
红色的茎干。 -
朱栾
zhū luán
柚的一种。 -
朱丹
zhū dān
1.即朱砂。 2.指用朱砂制的墨。 3.用朱砂作的红色涂料或化妆品。 4.用红色涂料涂饰。 -
朱栈
zhū zhàn
红色栈阁。 -
朱桂
zhū guì
香木名。即丹桂。 -
朱价
zhū jià/jiè/jie
受理呈子时索取的钱财。 -
朱乌
zhū wū
即赤乌。古以为瑞鸟。 -
朱校
zhū xiào/jiào
谓用红笔校改。 -
朱嬴
zhū yíng
菊的别名。 -
朱律
zhū lǜ
指夏季。 -
朱殿
zhū diàn
指红色殿宇。因其外墙多涂以朱色,故称。 -
朱沙
zhū shā/shà
即朱砂。 -
朱棂
zhū líng
红色的窗格。亦指窗。 -
朱幡
zhū fān
见"朱旛"。 -
朱府
zhū fǔ
道教谓神仙的住所。 -
朱凤
zhū fèng
即朱雀。 -
朱垠
zhū yín
指南方极远之地。 -
朱毂
zhū gǔ
即朱轮。 -
朱搨
zhū tà
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或铭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图形。 -
朱字
zhū zì
1.用朱砂写的字。多用以书写道经﹑符箓等。 2.指用朱砂书写的符咒。 -
朱旆
zhū pèi
红色的旌旗。 -
朱旛
zhū fān
1.亦作"朱幡"。 2.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 -
朱屮
zhū chè/cǎo
朱草。古代以为瑞草。 -
朱汞
zhū gǒng
水银的原料。 -
朱户
zhū hù
1.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 2.泛指朱红色大门。 3.指富贵人家。 -
朱总
zhū zǒng
红色的流苏。 -
朱实
zhū shí
红色的果实。 -
朱扉
zhū fēi
红漆门。 -
朱戟
zhū jǐ
1.红柄的戟。指兵器。 2.红色的木戟,用作官署或贵族家大门前的仪仗。 -
朱梁
zhū liáng
指五代后梁。为朱温所建,故称。 -
朱桑
zhū sāng
桑椹。 -
朱家
zhū jiā/gū/jie
汉初鲁地侠士。《史记.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后以朱家泛指侠士。 -
朱押
zhū yā
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
朱彤
zhū tóng
朱红色。 -
朱噣
zhū zhòu/zhuó
代指杜鹃鸟。喙红色,故有"杜鹃啼血"之说。 -
朱来
zhū lái
鸟名。 -
朱帷
zhū wéi
1.亦作"朱帏"。 2.红色帐幔。 -
朱墨
zhū mò
1.朱笔和墨笔。用于书籍的批点或编撰,以便省览。 2.古代官府文书用朱﹑墨两色,因用作公文的代称。 3.用朱砂制成的墨。 -
朱梅
zhū méi
红梅。 -
朱李
zhū lǐ
果名。李子的一种。 -
朱服
zhū fú/fù
红色官服。 -
朱楼
zhū lóu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 -
朱方
zhū fāng
1.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 2.指南方。 -
朱屋
zhū wū
朱红色的屋宇。指富贵之家。 -
朱姑
zhū gū
山慈姑的异名。 -
朱厌
zhū yàn
传说中的兽名。 -
朱木
zhū mù
1.木名。 2.红色刑杖。 -
朱朱
zhū zhū
1.呼鸡声。 2.形容花开得红盛。 -
朱崖
zhū yá
1.红色山崖。 2.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 3.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
朱学
zhū xué
指宋代思想家朱熹的学说及其学派。朱熹发展了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的哲学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主张以天理克服人欲,提倡封建道德伦理。明清两代被尊为儒学正宗。 -
朱提
shú tí/dī/dǐ
1.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后立为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初置安上县,不久复改为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移治今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西南。唐末废。 2.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 -
朱明
zhū míng
1.夏季。 2.指立夏节。 3.太阳。 4.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 5.汉郊祀歌名。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 7.指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故称。 -
朱批
zhū pī
1.用朱笔写的批语。清代,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所作的批示。 2.用朱笔写的批语。评校书籍时用朱笔写在书页上的批语。 -
朱桃
zhū táo
山樱桃的别名。 -
朱栏
zhū lán
朱红色的围栏。 -
朱华
zhū huá/huà/huā
1.指荷花。 2.泛指红花。 3.见"朱于"。 -
朱弦
zhū xián
1.用熟丝制的琴弦。 2.泛指琴瑟类弦乐器。 -
朱履
zhū lǚ
1.红色的鞋。古代贵显者所穿。 2.借指贵显者。 3.见"朱履客"。 -
朱汜
zhū sì
指南方水涯。《文选.枚乘<七发>》:"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刘良注:"朱汜,南方水涯也。"一说,地名。见李善注。 -
朱冥
zhū míng
指南方。 -
朱城
zhū chéng
指宫城。 -
朱幔
zhū màn
红色的帷幕。 -
朱蜜
zhū mì
红色的蜜。 -
朱蒜
zhū suàn
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 -
朱界
zhū jiè
见"朱介"。 -
朱符
zhū fú
用朱墨写的符箓。 -
朱记
zhū jì
1.红色印记。古代以胶泥封公文书简,隋唐后改用红色颜料涂印面,钤于封口,称"朱记"。 2.宋时官印的一种。 -
朱茀
zhū fú
朱芾。 -
朱箱
zhū xiāng
谓红色的车子。为显贵者所乘。 -
朱耶
zhū yé/yē
见"朱邪"。 -
朱蕚
zhū è
见"朱萼"。 -
朱灵
zhū líng
赤帝。南方之神。 -
朱票
zhū piào/piāo
见"朱笔官票"。 -
朱窝
zhū wō
1.赌具。骰子的名称。因其凹点内常涂以红色,故称。 2.借指赌场。 -
朱獳
zhū nòu/rú
传说中的异兽。 -
朱襄
zhū xiāng
炎帝的别号。 -
朱英
zhū yīng
1.用红色丝线缠在矛上的装饰物。一说,装饰在矛上的红色羽毛。 2.朱草。 3.红花。 4.战国楚人。曾劝说春申君杀蓄谋不规的李园,春申君不从,后被李园"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事见《战国策·楚策四》。后遂称朱英为有远见的谋士。 -
朱目
zhū mù
朱笔写的题目。 -
朱辇
zhū niǎn
古代帝﹑后乘的车子。 -
朱轩
zhū xuān
1.红漆的车子。古代为显贵所乘。 2.朱红色屋宇。 -
朱笔
zhū bǐ
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
朱甍
zhū méng
1.朱红色的屋顶。 2.借指帝王宫室和道院﹑庙宇等。 -
朱离
zhū lí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的音乐。 -
朱泥
zhū ní/nì
指用朱砂调制的丸药。旧俗于岁除服用,谓可祛邪。 -
朱綅
zhū qīn/xiān
红线。 -
朱茱
zhū zhū
樱桃的别名。 -
朱车
zhū chē/jú
红漆的车子,富贵家所乘。 -
朱蓝
zhū lán
1.朱色和蓝色。 2.比喻不同流派。 3.犹丹青。 4.引申谓华采。 -
朱谕
zhū yù
见"朱批谕旨"。 -
朱襦
zhū rú
红色短袄。为古代大射之服。 -
朱虚
zhū xū
指汉朱虚侯刘章。汉初吕后死,与周勃(绛侯)﹑陈平共诛诸吕,以功封王。事见《汉书.高五王传》。 -
朱紫
zhū zǐ
1.红色与紫色。 2.《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因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3.比喻辞采。 4.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指供职高位。 5.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
朱汗
zhū hàn/hán
《汉书·武帝纪》"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后因以"朱汗"为典,形容骏马的优良特性。 -
朱盘
zhū pán
红漆盘子。 -
朱炎
zhū yán
太阳,烈日。 -
朱笺
zhū jiān
见"朱笺纸"。 -
朱灯
zhū dēng
红灯。 -
朱袚
zhū fú
红色的系印带子。借指仕途。 -
朱象
zhū xiàng
指尧子丹朱和舜异母弟象。皆为传说中的不肖子弟。 -
朱迹
zhū jì
盖上印章后的朱色痕迹。 -
朱辰
zhū chén
夏令时节。 -
朱组
zhū zǔ
红色丝带。古代达官贵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 -
朱点
zhū diǎn
校读书籍等时用朱笔圈点,故称"朱点"。 -
朱路
zhū lù
1.亦作"朱辂"。 2.天子所乘之车。因其漆以深红色,故称。 -
朱衣
zhū yī/yì
1.大红色的公服。 2.唐宋四﹑五品官员所着的绯服。 3.穿着朱衣的职官。 4.穿朱衣。指入仕﹑升官。 5.指朱衣使者。 -
朱荣
zhū róng
红花。 -
朱络
zhū luò/lào
红漆的窗格子。唐李贺《过华清宫》诗:"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叶葱奇注:"《方言》:'络谓之格。'朱络即朱漆的窗格。"一说,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 -
朱粉
zhū fěn
胭脂和铅粉。妇女用的化妆品。 -
朱竿
zhū gān
太常旗的红色旗竿。 -
朱軝
zhū qí
犹朱轮。軝,车毂。 -
朱白
zhū bái
1.红与白。 2.借指红花与白花。 -
朱砂
zhū shā
1.矿物名。又称"丹砂"﹑"朱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2.像朱砂样的红色。 -
朱绶
zhū shòu
红色丝带。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 -
朱绥
zhū suí
红色缨饰。 -
朱竹
zhū zhú
1.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宋苏轼,苏轼在试院时,兴至无墨,遂用朱笔画竹,别有风韵,后代仿效者颇多。 2.铁树的别称。详"朱蕉"。 -
朱纮
zhū hóng
古代天子冠冕上的红色系带。 -
朱緑
zhū lǜ/lù
1.唐四品五品官服用朱,六品以下用绿。引申为作官。 2.谓选任官员。 -
朱跗
zhū fū
红色花萼。跗,通"柎"。《管子.地员》:"朱跗黄实。"尹知章注:"花足也。"一说红米皮。郭沫若等集校引尹桐阳曰:"跗,……米皮也。今所谓红米粘,吴语谓之赤米。" -
朱索
zhū suǒ
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 -
朱蕉
zhū jiāo
又称"朱竹"﹑"铁树"。直立﹑粗壮灌木,高一至三米。夏季开花,淡红至青紫色,间有淡黄色的。果实为浆果。为庭园观赏植物。 -
朱盏
zhū zhǎn
古代文具。盛贮朱色墨汁的盂盏。 -
朱脸
zhū liǎn
红颜。指美女。 -
朱蹄
zhū tí
1.红色马蹄。 2.借指骏马。 -
朱班
zhū bān
1.亦作"朱斑"。 2.红色的花纹。 -
朱藷
zhū shǔ
甘薯的别名。 -
朱箔
zhū bó
红色的帘子。 -
朱藤
zhū téng
紫藤。 -
朱矾
zhū fán
铁矾土。因其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 -
朱羽
zhū yǔ
染成红色的羽翎,供制箭用。 -
朱道
zhū dào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名称之一。 -
朱缀
zhū zhuì
边幅上的红色装饰物。 -
朱语
zhū yǔ/yù
朱书。 -
朱篆
zhū zhuàn
1.车毂上一圈突起的红色装饰性线条。 2.借指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 -
朱碧
zhū bì
1.犹言丹青。借指图画。 2.犹言丹青。着色,涂彩。 -
朱玄
zhū xuán
红色与黑色,八卦中用来表示南方离卦之火与北方坎卦之水。 -
朱翘
zhū qiáo/qiào
红色的尾端。 -
朱轓
zhū fān
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
朱绣
zhū xiù
绣有红色花纹的衣领。诸侯之服饰。 -
朱网
zhū wǎng
如网络的红色帘幕。古时挂于殿阁或车箱中,用以装饰或防护。 -
朱诺
zhū nuò
罗马神话中的天后。即希腊神话中的赫拉。 -
朱盖
zhū gài/gě/hé
1.红色车盖。 2.指红色的如盖之物。 -
朱绂
zhū fú
1.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2.指做官。 3.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 -
朱蕤
zhū ruí
红花。 -
朱评
zhū píng
朱笔写的评语﹑批注。 -
朱轮
zhū lún
1.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 2.借指禄至二千石之官。 -
朱襮
zhū bó
红色的绣花衣领。 -
朱紘
zhū hóng
红色的帽带,在嘴巴下打结的帽带。如:镂簋朱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朱爵
zhū jué
即朱雀。爵,通"雀"。 -
朱羲
zhū xī
太阳。古代称日为朱明,而羲和为日御,合而为"朱羲"。 -
朱贝
zhū bèi
深红色的贝壳。 -
朱顿
zhū dùn/dú
春秋时富豪陶朱公和猗顿的并称。 -
朱绋
zhū fú
红色蔽膝。 -
朱砚
zhū yàn
红色的石砚。 -
朱铅
zhū qiān/yán
1.谓胭脂铅粉。 2.绘画的红白颜料。 -
朱草
zhū cǎo
一种红色的草。古人以为祥端之物。 -
朱萼
zhū è
1.亦作"朱蕚"。 2.鲜艳的花萼。《诗·小雅》有《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李善注云:"此喻兄弟比于华萼,在林薄之中,若孝子之在劐众杂,方于华萼,自然鲜絜。"后遂以"朱萼"为孝子洁行之典。 3.红花。 -
朱韨
zhū fú
系印纽的红带子。亦借指官印。 -
朱裳
zhū cháng
古谓红色的下衣。 -
朱鹭
zhū lù
1.又称朱鹮。涉禽类,体形如鹤,而羽色淡红,嘴与脚亦呈淡红色。 2.乐曲名。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
朱芾
zhū fèi/fú
红色蔽膝。古代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缝于长衣之前。 -
朱辂
zhū lù
见"朱路"。 -
朱绳
zhū shéng
1.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2.红色的帘绳。 -
朱绡
zhū xiāo
红色的薄绢。 -
朱火
zhū huǒ
1.红色的火焰。 2.特指烛火,灯火。 3.指夏天;暑气。 4.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 -
朱红
zhū hóng/gōng
比较鲜艳的红色。 -
朱镳
zhū biāo
两端有红色佩饰的马嚼子。 -
朱漆
zhū qī
红漆。 -
朱邪
zhū xié/yá/yé/yú/xú
1.亦作"朱耶"。 2.唐时西突厥部族族名,世居沙陀,后归唐。族人以朱邪为复姓。唐德宗时朱邪赤心以功赐姓李,名国昌。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即其后。 -
朱门
zhū mén
漆成红色的大门。多指富贵人家:朱门酒肉臭。 -
朱钺
zhū yuè
红色的斧钺,九锡之一。 -
朱霞
zhū xiá
红霞。 -
朱鞚
zhū kòng
红色马络头。借指马。 -
朱鞹
zhū kuò
红漆兽皮制的车盖。 -
朱韠
zhū bì
朝服的红色蔽膝。 -
朱雁
zhū yàn
见"朱鴈"。 -
朱签
zhū qiān
红色竹签。旧时官府交付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
朱鴈
zhū yàn
1.亦作"朱雁"。 2.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 3.古乐府歌名。 -
朱髦
zhū máo
古时骏马名。 -
朱陛
zhū bì
宫殿中的红色台阶。 -
朱鬣
zhū liè
1.马的红色颈毛。 2.神马名。 3.红色的背鳍。借指美丽的鱼。 -
朱销
zhū xiāo
勾销。因勾销多用朱笔,故称。 -
朱鲫
zhū jì
红色金鱼。 -
朱鳖
zhū biē
传说中的一种赤色的鳖,能吐珠,又称珠鳖。 -
朱鬕
zhū mà
红抹额。 -
朱阁
zhū gé
1.红色的楼阁。 2.通政院的别名。 -
朱鬐
zhū qí
红色的鳍翅。借指红色的鱼。 -
朱马
zhū mǎ
指汉朱买臣和司马相如。 -
朱里
zhū lǐ
1.红色的衬里。 2.谓内部为红色。 -
朱闳
zhū hóng
红漆的门。闳,门。 -
朱鲤
zhū lǐ
红色的鲤鱼。 -
朱陆
zhū lù/liù
宋代朱熹和陆九渊的并称。 -
朱鸾
zhū luán
即朱鸟。 -
朱陵
zhū líng
即朱陵洞天。道家所称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湖南衡山县。借指神仙居所。 -
朱陈
zhū chén/zhèn
1.古村名。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宋苏轼《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后用为两姓联姻的代称。 2.指清词人朱彝尊与陈维崧。 -
朱驳
zhū bó
骏马名。其毛色黄赤相杂。 -
朱飙
zhū biāo
夏季热风。 -
朱韈
zhū wā
指古代天子所穿的朱色袜子。 -
朱鱼
zhū yú
红色的鱼。多指红色金鱼。 -
朱阳
zhū yáng
1.日,太阳。 2.夏季。 -
朱霭
zhū ǎi
红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兆。 -
朱邸
zhū dǐ
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朱邸。后泛指贵官府第。 -
朱黄
zhū huáng
指朱黄两色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之以示区别。 -
朱鸟
zhū niǎo/diǎo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联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名。 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 3.南方之神。 4.宫殿名。 5.鸟名。传说中的鸾鸟。 6.鸟名。凤。 7.鸟名。雁。 8.道教语。指舌头。 -
朱雀
zhū què/qiāo/qiǎo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 2.指画有朱雀图形的军旗。 3.古代传说中的祥瑞动物,"四灵"之一。 4.南方神名。 -
朱髹
zhū xiū
涂以红漆。 -
朱阙
zhū què/quē
1.宫殿前红色的双柱。 2.借指皇宫﹑朝廷。 -
朱颜
zhū yán
①女子秀美的容颜:皓齿朱颜|明眸朱颜。②青春壮健的颜面: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 -
朱锭
zhū dìng
用朱砂制的墨锭。 -
朱钞
zhū chāo
宋时征收粮物官方发给民户的凭据。因其盖有官方红印,故称。 -
朱阑
zhū lán
同"朱栏"。 -
朱鹿
zhū lù
古代车舆上的红色鹿形装饰。 -
朱锦
zhū jǐn
1.红色织锦。 2.红色的锦衣,借指官服。 -
朱黻
zhū fú
同"朱绂"。 -
沈朱
shěn/chén zhū/shú
1.亦作"沉朱"。 2.《艺文类聚》卷八六引《西京杂记》:"汉武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其果树,有合枝李﹑朱李﹑黄李﹑青房李﹑燕李﹑获李﹑沉朱李﹑浮素李。"后以"沉朱"指李。 -
渥朱
wò zhū/shú
犹渥丹。 -
猩朱
xīng zhū/shú
鲜红色。 -
玉朱
yù zhū/shú
圆形的玉石。朱,同"珠"。 -
界朱
jiè zhū/shú
用红笔划成行格。 -
硍朱
kèn/xiàn/gǔn/yǐn zhū/shú
即银朱。硫化汞的俗称。是最早的鲜红颜料,用于油画﹑印泥及朱红绘雕漆器等。也可入药,有毒。 -
离朱
lí zhū/shú
1.即离娄。 2.传说中的神禽。 -
程朱
chéng zhū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的合称。因他们三人提倡性理之学﹐成一学派﹐故后人以"程朱"代指这一学派。 -
紫朱
zǐ zhū/shú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乱正色。"后因以"紫朱"或"朱紫"比喻正邪或真伪。 -
练朱
liàn zhū/shú
1.经过练制的红色(丝弦)。 2.谓练朱丝以为弦。 -
莱朱
lái zhū/shú
传说汤贤臣。又名仲虺。 -
萧朱
xiāo zhū/shú
指萧育和朱博。西汉时人,两人始为好友,后有隙,终成仇人。 -
行朱
xíng/háng zhū/shú
用朱笔在公文上圈押。 -
讙朱
huān zhū/shú
见"歡朱国"。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