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斋” 词语大全
-
上斋
shàng/shǎng zhāi
指监生在国子监受业。 -
中斋
zhōnɡ zhāi
正厅。 -
书斋
shū zhāi
书房:整天在书斋里看书。 -
云斋
yún zhāi
僧道的房舍。 -
仆斋
pū/pú zhāi
执役室中之仆人。 -
便斋
biàn zhāi
日常闲居之室。 -
修斋
xiū zhāi
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
做斋
zuò zhāi
办丧事中雇请僧道念经诵咒以超度亡灵的迷信活动。 -
僧斋
sēng zhāi
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 -
六斋
liù/lù zhāi
指六斋日。阴历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佛教认为此六日是"恶日"﹐应持斋修福。见《大智度论》卷六五。 -
凉斋
liáng/liàng zhāi
破房子。 -
化斋
huà/huā zhāi
僧道挨门乞讨饭食。也说打斋、打斋饭。 -
十斋
shí zhāi
见"十斋日"。 -
午斋
wǔ zhāi
(僧人)中午的斋食。 -
南斋
nán/nā zhāi
1.住室南面的书房。 2.指清代南书房。 -
叙斋
xù zhāi
用斋,吃斋饭。 -
吃斋
chī zhāi
1.吃素。 2.特指僧人吃饭。 -
大斋
dà zhāi
1.佛教语。谓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法会﹐设斋食供养僧人。 2.谓正餐。 -
天斋
tiān zhāi
天上所设斋食;天上的筵席。 -
奉斋
fèng zhāi
因奉行宗教戒律而持斋吃素。 -
官斋
guān zhāi
犹官舍。 -
宿斋
sù/xiǔ/xiù zhāi
古代指举行祭祀等礼仪前的斋戒。 -
寓斋
yù zhāi
寓所,住所。 -
寝斋
qǐn zhāi
卧室。 -
封斋
fēng zhāi
①伊斯兰教奉行的一种斋戒,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里白天不进饮食。也叫把斋。②天主教的斋戒期,教徒在封斋期内的特定日期必须守斋。 -
山斋
shān zhāi
山中居室。 -
开斋
kāi zhāi
①指吃素的人恢复吃荤。②伊斯兰教徒结束封斋。 -
心斋
xīn zhāi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
忌斋
jì zhāi
旧时于忌辰设的斋醮。 -
愿斋
yuàn zhāi
因还愿而设食施斋。 -
打斋
dǎ/dá zhāi
1.谓僧家沿门募化乞食。 2.指念经做法事。 -
投斋
tóu zhāi
谓僧道募化饭食。 -
持斋
chí zhāi
遵行戒律不茹荤食。佛教原谓过午不食,后多指素食。 -
摄斋
shè/niè zhāi
同"摄齐"。 -
散斋
sàn/sǎn zhāi
见"散齐"。 -
斋祷
zhāi dǎo
斋戒祈祷。 -
斋生
zhāi shēng
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
斋粥
zhāi zhōu/yù
僧众吃的粥。 -
斋熏
zhāi xūn/xùn
斋戒熏香。 -
斋祭
zhāi jì/zhài
斋戒祭祀。 -
斋祈
zhāi qí
斋戒祈祷。 -
斋祠
zhāi cí
斋戒祭祀。 -
斋洁
zhāi jié
犹斋戒。 -
斋科
zhāi kē
道教典籍。 -
斋童
zhāi tóng
书僮。 -
斋筵
zhāi yán
做斋事时设的筵席。 -
斋祓
zhāi fú
斋戒沐浴,祓除秽恶。 -
斋禁
zhāi jīn/jìn
斋戒中的禁忌。 -
斋臧
zhāi zāng/zàng/cáng
旧指学舍中的仆役。 -
斋酿
zhāi niàng/niáng
官厅酿造的酒。 -
斋絜
zhāi xié/jié
见"斋洁"。 -
斋经
zhāi jīng
僧尼吃斋前诵念的经咒。 -
斋速
zhāi sù
庄敬貌。 -
斋长
zhāi cháng/zhǎng
1.元代国子学中学舍的舍长。 2.明代亦称国子监的班长为斋长。沿用为塾师的敬称。 -
斋粮
zhāi liáng
供僧道用的食粮。 -
斋酎
zhāi zhòu
古时祭祀用的醇酒。 -
斋精
zhāi jīng
谓斋洁身心。 -
斋糜
zhāi mí/méi
1.亦作"斋麋"。 2.素粥。 -
斋舫
zhāi fǎng
运载斋库物资的船。 -
斋讲
zhāi jiǎng
1.宣讲佛法之集会。 2.旧指学舍的讲堂。 -
斋马
zhāi mǎ
《旧唐书.良吏传.冯元淑》:"﹝元淑﹞歷浚仪﹑始平二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所乘马,午后则不与蒭,云令其作斋。身及奴仆﹐每日一食而已。"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元淑之马午后即不与刍,故被称为斋马。后用以比喻廉吏的乘马。 -
斋素
zhāi sù
1.持斋吃素。 2.素食。 -
斋词
zhāi cí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
斋舰
zhāi jiàn
宋时较大的舰船多以"斋"为名,比之于居室,因称这类舰船为"斋舰"。 -
斋诚
zhāi chéng
斋戒虔诚。 -
斋车
zhāi chē/jú
斋戒时所用的车。 -
斋舍
zhāi shè/shě
1.家居的房舍;书房。 2.学舍。 -
斋阁
zhāi gé
1.亦作"斋合"。 2.书房。 -
斋食
zhāi shí
1.古人斋戒时所用的饭食。 2.供僧﹑尼或佛教徒吃的素食。 -
斋虑
zhāi lǜ
清除杂念。 -
斋船
zhāi chuán
即斋舰。 -
斋醮
zhāi jiào
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
斋镬
zhāi huò
烧斋饭的锅。 -
春斋
chūn zhāi
谓巫觋搜敛民财祭鬼。 -
斋肃
zhāi sù
1.庄重敬慎。 2.犹斋戒。 -
斋院
zhāi yuàn
供斋戒用的院子。 -
斋身
zhāi shēn
沐浴净身。 -
斋衣
zhāi yī/yì
1.斋戒时所穿的衣服。 2.丧服。 -
斋钵
zhāi bō
即钵。僧尼的食器。 -
斋郞
zhāi láng
1.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魏始置﹐属太常。唐宋亦皆置之。 2.古代舞队名。 -
斋馔
zhāi zhuàn
供僧﹑尼吃的食物。 -
斋舲
zhāi líng
即斋舰。 -
斋馆
zhāi guǎn
斋戒时所住的馆舍。 -
斋舸
zhāi gě
即斋舰。 -
斋麋
zhāi mí
见"斋糜"。 -
斋饭
zhāi fàn
布施给僧尼吃的饭食。 -
斋七
zhāi qī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日延僧做佛事,至七七止。斋七的次数依死者的身分及年龄做七次﹑五次﹑三次不等。 -
斋公
zhāi gōng
即“庙祝”。在寺庙里管香火的人:进香朝拜请斋公指点。 -
斋僧
zhāi sēng
谓以斋食施给僧人。 -
斋客
zhāi kè
古代道门设斋,参加人数有限额。属于斋数以外的人,称为斋客。 -
斋冠
zhāi guān/guàn
冠名。 -
斋宫
zhāi gōng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 -
斋坛
zhāi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场所。 2.道土诵经礼神的场所。 -
斋屏
zhāi píng/bǐng
斋舍的屏风。 -
斋室
zhāi shì
斋戒时的居室。 -
斋仗
zhāi zhàng
帝王斋宫禁卫。 -
斋月
zhāi yuè
伊斯兰教徒斋戒的月份。该教规定穆斯林每年在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斋戒一月。以见月为封斋始,见新月(月牙)为斋月终。以两位有威望的穆斯林(如长老、阿訇等)所见为准。 -
斋宿
zhāi sù/xiǔ/xiù
在祭祀或典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 -
斋场
zhāi cháng/chǎng
斋祭的场院。 -
斋堂
zhāi táng
1.供祭祀前斋戒用的房屋。 2.寺院的殿堂,为僧尼设斋诵经的地方。 -
斋头
zhāi tóu/tou
指书斋。 -
斋庖
zhāi páo
斋祀用的厨房。 -
斋主
zhāi zhǔ
僧﹑道的施主。 -
斋库
zhāi kù
收藏财物的仓库。 -
斋庄
zhāi zhuāng
严肃诚敬。 -
斋期
zhāi qī/jī
斋戒期间。 -
斋庭
zhāi tíng
1.古人斋戒时居住的庭院。 2.书斋。 -
斋居
zhāi jú
1.斋戒别居。 2.家居;闲居。 3.家居的房舍;书房。 -
斋沐
zhāi mù
斋戒沐浴。 -
斋官
zhāi guān
执掌斋祀的官员。 -
斋厨
zhāi chú
亦作“斋廚”。寺庙的厨房。又称香积厨。 -
斋幄
zhāi wò
斋宫的帷幕。 -
斋屋
zhāi wū
家居的房屋。 -
斋帅
zhāi shuài
斋仗之长。 -
斋榜
zhāi bǎng/bàng
斋堂的匾额。 -
斋庐
zhāi lú
斋祀的庐舍。 -
斋坐
zhāi zuò
斋舍的座位。 -
斋料
zhāi liào
供做斋用的物品。 -
斋合
zhāi hé/gě
见"斋阁"。 -
斋果
zhāi guǒ
[方]供品。 -
斋修
zhāi xiū
斋戒修行。 -
斋文
zhāi wén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
斋夫
zhāi fū/fú
旧时学舍中的仆役。 -
斋亭
zhāi tíng
供斋祠用的亭子。 -
斋供
zhāi gōng/gòng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 -
斋寝
zhāi qǐn
1.斋戒寝宿。 2.斋戒时居住的地方。 -
斋所
zhāi suǒ
1.祭祀前斋戒﹑习礼的场所。 2.布施斋食的场所。 -
斋明
zhāi míng
谨肃严明。 -
斋戒
zhāi jiè
古代祭祀,习惯由主祭人先数日沐浴、穿洁净衣服、独居素食戒酒等,表示虔诚,因称:赵王乃斋戒五日。 -
斋仆
zhāi pū/pú
旧指学舍中的仆役。 -
斋会
zhāi huì/kuài
1.汉代天子诸侯祭祀宗庙时的集会。 2.禅寺在特定日期的集会。 -
斋告
zhāi gào
斋戒祝告。 -
斋宇
zhāi yǔ
家居的房屋。 -
斋严
zhāi yán
庄重严禁。 -
斋心
zhāi xīn
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 -
斋娘
zhāi niáng
侍奉皇后祭祀的女执事。 -
斋栗
zhāi lì
亦作“斋慄”。敬慎恐惧貌。 -
斋日
zhāi rì
斋戒的日子。如佛制有六斋日﹑十斋日等。 -
斋婆
zhāi pó
念佛吃斋的老年妇女。 -
斋事
zhāi shì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 -
斋干
zhāi gān/gàn
在斋室中执役的童仆。 -
斋时
zhāi shí
佛教语。吃斋食的时间。自黎明至正午之间。 -
施斋
shī zhāi
施食给僧侣。 -
晨斋
chén zhāi
僧尼朝食。 -
村斋
cūn zhāi
乡村屋舍。 -
松斋
sōng zhāi
指山林别墅或隐者房舍。 -
水斋
shuǐ zhāi
1.筑于船上的小舍。 2.临水的房舍。 -
洁斋
jié zhāi
净洁身心,诚敬斋戒。 -
清斋
qīng zhāi
1.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 2.谓素食,长斋。 3.清静之室。 -
犯斋
fàn zhāi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后因以"犯斋"为典,谓夫妻反目。 -
瑶斋
yáo zhāi
指皇宫中的斋祀之所。 -
登斋
dēng zhāi
1.进献素食。 2.指清心洁身。 -
白斋
bái zhāi
不吃荤食及盐酱的持戒法。 -
斋房
zhāi fáng
斋戒的居室。 -
监斋
jiān/jiàn zhāi
1.道观执事者之一。主管斋醮诸事。 2.见"监斋使者"。 -
直斋
zhí zhāi
官名。南北朝时值殿内斋阁者。 -
破斋
pò zhāi
佛教语。八斋戒以不过中食的斋法为主,如受戒后复违犯,名为破斋。 -
祓斋
fú zhāi
洁身斋戒。 -
祥斋
xiáng zhāi
古代亲丧满周年的斋戒祭祀。 -
禅斋
chán zhāi
犹禅室。 -
秋斋
qiū zhāi
秋日的书斋。 -
竹斋
zhú zhāi
室外植竹的书斋。 -
素斋
sù zhāi
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 -
絜斋
xié/jié zhāi
洁净斋戒。 -
罗斋
luó zhāi
谓环立集聚于市街﹐等候雇佣。 -
花斋
huā zhāi
不是终年吃素食,而只在规定的日子里吃素,叫做"花斋"。 -
苦斋
zǔ zhāi
书斋名。元末明初浙江隐士章溢建于匡山之巅。 -
茅斋
máo zhāi
1.亦作"茆斋"。 2.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
茹斋
rú zhāi
吃素食。 -
营斋
yíng zhāi
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 -
萧斋
xiāo zhāi
唐张怀瓘《书断》:"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斋'。"后人称寺庙﹑书斋为"萧斋"。 -
行斋
xíng/háng zhāi
1.静修的斋室。 2.犹游船,行进的船。宋时较大的船常以"斋"为名。 -
衙斋
yá zhāi
衙门里供职官燕居之处。 -
西斋
xī zhāi
指文人的书斋。 -
解斋
jiě/jiè/xiè zhāi
解除斋戒。 -
设斋
shè zhāi
1.备办素食。 2.向僧尼施食。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