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文” 词语大全

  • 一文 yī wén
    1.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2.一篇文章。 3.指一句文辞。 4.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5.方言。一块银元。
  • 丹文 dān wén
    1.朱书。 2.赤色的花纹。
  • 二文 èr wén
    1.指周文王与楚文王。 2.指春秋晋文侯与晋文公。
  • 上文 shàng/shǎng wén
    1.书中或文章中某一段或某一句以前的部分。 2.尚文。上,通"尚"。崇尚文饰。 3.尚文。上,通"尚"。崇尚文治。
  • 下文 xià wén
    1.文中某句或某段以下的文字。 2.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 不文 bù wén
    1.不加修饰。 2.引申为无文采。 3.不崇尚文辞。 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
  • 业文 yè wén
    从事文事。
  • 东文 dōng wén
    指日文。
  • 中文 zhōnɡ wén
    中国语言文字或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称。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
  • 临文 lín wén
    撰写或研读﹑抄录文辞。
  • 为文 wéi/wèi wén
    成文,成字。如:为文犹可识。——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主文 zhǔ wén
    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 丽文 lì/lí wén
    华丽的文章。
  • 乌文 wū wén
    古国名。
  • 乐文 lè/yuè wén
    音乐曲调。
  • 书文 shū wén
    1.文书。 2.文字。 3.书籍。 4.撰文并书写。
  • 云文 yún wén
    1.绚丽的云彩。 2.云状花纹。
  • 互文 hù wén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 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 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 仪文 yí wén
    礼仪形式。
  • 人文 rén wén
    1.指礼乐教化。。 2.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3.人事。指人世间事。 4.习俗,人情。
  • 今文 jīn wén
    汉代称当时通用的隶字。那时有人把口传的经书用隶字记录下来,后来叫做今文经。
  • 优文 yōu wén
    褒奖的文告。
  • 会文 huì/kuài wén
    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后用“会文”称文人聚会,切磋诗文。
  • 伾文 pī wén
    指唐顺宗时领导政治改革的王叔文及其同党王伾。
  • 余文 yú wén
    遗留下来的文章﹑文字。
  • 佚文 yì/dié wén
    散失的文辞或篇什。汉王充《论衡》有《佚文篇》。
  • 作文 zuò wén
    1.撰写文章。 2.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 佳文 jiā wén
    优美的诗文。
  • 便文 biàn wén
    完全依照法令条文而不加更动。
  • 侮文 wǔ wén
    歪曲法律条文以行私作恶。
  • 修文 xiū wén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 俳文 pái wén
    即俳谐文。
  • 倍文 bèi wén
    背诵书文。倍,通"背"。
  • 倒文 dǎo/dào wén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2.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骛恍忽。"王念孙说:"怳忽"应是"忽怳"。
  • 偈文 jì/jié wén
    即偈颂。
  • 傍文 bàng wén
    指字的偏旁。
  • 允文 yǔn wén
    谓有文德。
  • 兆文 zhào wén
    据以占卜凶吉的龟甲裂纹。
  • 全文 quán wén
    整篇文章。
  • 公文 gōng wén
    相关相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袋ㄧ~要求简明扼要。
  • 六文 liù/lù wén
    1.指六书。 2.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 关文 guān wén
    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
  • 兴文 xīng/xìng wén
    1.提倡文治﹐致力教化。 2.有感而发之文。
  • 典文 diǎn wén
    1.掌理律令条文。 2.指经典。 3.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
  • 具文 jù wén
    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一纸~。
  • 冒文 mào/mò wén
    违犯法令条文。
  • 册文 cè wén
    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
  • 冰文 bīng wén
    见"冰纹"。
  • 凤文 fèng wén
    1.绘有凤凰的图饰。 2.即凤篆。
  • 凭文 píng wén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 分文 fēn/fèn wén
    指很少的钱:~不值ㄧ身无~ㄧ~不取。
  • 刊文 kān wén
    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场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
  • 初文 chū wén
    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多是独体字。与"后起字"相对而言。
  • 判文 pàn wén
    即判决书。
  • 制文 zhì wén
    撰写文章。
  • 刺文 cì/cī wén
    犹刺绣。
  • 刻文 kè wén
    1.刻印文章。 2.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
  • 前文 qián wén
    1.前人的文章﹑文献。 2.先前的文字。 3.指上次的文件。 4.指上文。
  • 剥文 bō wén
    即异体字。
  • 匾文 biǎn wén
    题在匾额上的文字。
  • 千文 qiān wén
    见"千字文"。
  • 华文 huá/huà/huā wén
    指中文:~学校ㄧ~报纸。
  • 卖文 mài wén
    以写作诗文换取钱财。
  • 单文 dān/shàn/chán wén
    1.孤立的记载。 2.指单个的汉字。
  • 博文 bó wén
    1.《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后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 2.谓冗长的言辞。
  • 卦文 guà wén
    似卦形的纹理。
  • 印文 yìn wén
    1.图章上或印迹上的文字。 2.盖有公章的文件。
  • 原文 yuán wén
    1.征引﹑转写或改写时所依据的文字。 2.翻译时所依据的词句或文章。
  • 双文 shuāng wén
    1.宋钱惟演《苦热》诗﹕"赫日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床。" 2.指骈体文。 3.指唐传奇小说人物崔莺莺。 4.借指美女。
  • 发文 fā/fà wén
    发出公文:中央三个单位联合~。
  • 变文 biàn wén
    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 古文 gǔ wén
    ①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 另文 lìng wén
    另外行文。
  • 史文 shǐ wén
    历史文献。
  • 右文 yòu wén
    1.崇尚文治。 2.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 3.宋代宫殿名。
  • 司文 sī wén
    1.官署名。犹今之礼宾司。 2.司文郎的省称。 3.掌管文教。
  • 吃文 chī wén
    指佶屈聱牙的文章。
  • 吊文 diào wén
    悼念死者的文字。
  • 同文 tóng/tòng wén
    1.同用一种文字。 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 3.通译文字。
  • 名文 míng wén
    1.谓以文书出名。 2.著名的文章。
  • 吏文 lì wén
    指官府文牍。
  • 吐文 tǔ/tù wén
    写作。
  • 含文 hán wén
    含有文采。
  • 呈文 chéng wén
    1.显露出文采。 2.旧时公文的一种,下对上用。
  • 告文 gào wén
    祭文。
  • 周文 zhōu wén
    即周文王。
  • 呪文 zhòu wén
    犹咒语。
  • 和文 hé/hè/huó/huò/hú wén
    日本文。
  • 咒文 zhòu wén
    咒语。
  • 咨文 zī wén
    1.旧时公文的一种。多用于同级官署或同级官阶之间。 2.指某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出的有关国事情况的报告。
  • 哀文 āi wén
    哀辞。
  • 唐文 táng wén
    指古代圣贤的礼乐制度。唐,指唐尧。
  • 回文 huí wén
    ①回覆的公文:回文已收到。②指运用词序回环往复或顺读倒读均可的语句,如“骄傲不进步,进步不骄傲”即是。
  • 国文 guó wén
    ①本国的文字,旧时指汉语汉文。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 图文 tú wén
    图谶之文。
  • 圣文 shèng wén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2.谓天子的文德。 3.指周文王。 4.指汉文帝。
  • 地文 dì/de wén
    1.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 2.中药半夏的别名。见《急就篇》卷四。
  • 垂文 chuí wén
    1.留下文章。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 3.焕发文采。 4.谓饰以文采。
  • 墓文 mù wén
    犹墓志。
  • 壮文 zhuàng wén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 备文 bèi wén
    1.具备文饰。 2.准备文件。
  • 声文 shēng wén
    1.泛指音调。 2.特指曲谱及词。
  • 复文 fù wén
    指异体字。
  • 外文 wài wén
    外国的语言或文字。
  • 大文 dà wén
    1.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 2.谓繁盛的文饰。
  • 天文 tiān wén
    有关日、月、星等天体的自然现象的通称。
  • 奇文 qí/jī wén
    1.奇妙的文章或奇特的文字。 2.指奇特的纹路。
  • 契文 qì/qiè/xiè wén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因皆为契刀所刻﹐故亦称契文。清孙诒让有《契文举例》。参见"甲骨文字"。
  • 奎文 kuí wén
    犹御书。
  • 套文 tào wén
    客套话。
  • 奠文 diàn wén
    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 姬文 jī wén
    即周文王。
  • 学文 xué wén
    1.学习文化知识。 2.学习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 宇文 yǔ wén
    复姓。
  • 守文 shǒu wén
    1.本谓遵循文王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
  • 宋文 sòng wén
    宋代的文章。散文以宋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
  • 密文 mì wén
    全文或其(组成)部分的密码形式。
  • 宝文 bǎo wén
    1.古代所谓预示祥瑞的文字。 2.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 宸文 chén wén
    帝王所作之诗文。
  • 寒文 hán wén
    寒水的波纹。
  • 对文 duì wén
    1.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2.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 寿文 shòu wén
    祝寿的文章。
  • 小文 xiǎo wén
    1.谓法令细节。 2.谓低劣的文字。 3.短文。 4.对自己所作文章的谦词。
  • 少文 shǎo wén
    缺少文才。
  • 尚文 shàng wén
    1.崇尚文治。 2.通行以书面文字来表达意思。
  • 山文 shān wén
    1.同"山纹"。 2.山的纹理。 3.指状如山形的花纹。
  • 峻文 jùn wén
    指苛细的法令条文。
  • 崇文 chóng wén
    1.谓崇尚文治。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 巧文 qiǎo wén
    1.擅长文辞。 2.指舞文弄墨。
  • 左文 zuǒ wén
    汉字形声字中类在左,义在右者称左文。
  • 巨文 jù wén
    宏篇巨著。
  • 帖文 tiè/tiě/tiē wén
    犹帖经。
  • 帝文 dì wén
    上天所降的文字。指图纬。
  • 干文 gān/gàn wén
    1.天文;天象。 2.帝王的诗文。
  • 平文 píng wén
    犹散文。
  • 幽文 yōu wén
    1.隐微玄奥的文辞。 2.墓碑铭文。
  • 广文 guǎng/ān wén
    1.宽厚的文德。 2."广文先生"的简称。指唐郑虔。 3."广文先生"的简称。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4."广文馆"的简称。
  • 序文 xù wén
    文体名。详"序()"。
  • 廋文 sōu wén
    廋辞。
  • 情文 qíng wén
    1.质与文。犹言内容与形式。 2.指精神和物质。 3.谓情思与文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 建文 jiàn wén
    明惠帝(朱允炆[wén])年号(公元1399-1402)。
  • 弄文 nòng/lòng wén
    1.玩弄文辞。 2.指写作。
  • 异文 yì wén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 4.不同的文字。
  • 弃文 qì wén
    1.谓不立文字。 2.放弃文业。
  • 引文 yǐn wén
    1.引自其他典籍﹑文章的文句。 2.序文。 3.官府派租单。
  • 弥文 mí/mǐ wén
    1.弥加文饰。多指礼制。 2.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3.谓夸饰之辞。 4.谓富于文采。
  • 弹文 dàn/tán wén
    文体名。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
  • 强文 qiáng/qiǎng/jiàng wén
    好文章。借指擅长写文章的人。
  • 彪文 biāo wén
    文采盛貌。
  • 征文 zhēng wén
    1.引证成文。 2.验证文才。 3.向人征求诗文。 4.今指报刊﹑杂志等为某一主题而公开征集诗文稿件。
  • 律文 lǜ wén
    法律条文。
  • 微文 wēi wén
    1.隐寓讽喻的文辞。 2.苛细的法律条文。 3.泛指礼节﹑法令条文之细小者。
  • 徽文 huī wén
    1.盛美之文德。 2.美好的诗文。
  • 志文 zhì wén
    即墓志铭。
  • 恒文 héng wén
    指星辰。
  • 恶文 è/wù/ě/wū wén
    拙劣的文章。
  • 悲文 bēi wén
    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 悼文 dào wén
    哀悼死者的文章。
  • 惠文 huì wén
    1.即惠文冠。 2.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 惨文 cǎn wén
    犹深文。指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
  • 手文 shǒu wén
    1.亦作"手纹"。 2.手上的纹理。相术因以推测休咎祸福。
  • 懿文 yì wén
    华美的文章。
  • 戏文 xì/hū wén
    ①即“南戏”。②浙江等地对戏曲的泛称。
  • 成文 chéng wén
    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 2.现成的文章。 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
  • 战文 zhàn wén
    1.以诗文相较量。 2.指应科举考试。
  • 扬文 yáng wén
    匕首名。
  • 批文 pī wén
    上级或有关部门批复的文字或文件。
  • 撰文 zhuàn wén
    写文章。
  • 掌文 zhǎng wén
    1.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杜预注:"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 2.掌管文翰。
  • 投文 tóu wén
    1.投赠文章。 2.投递诉状。
  • 抛文 pāo wén
    故意显弄文才。
  • 披文 pī wén
    1.加以文饰。 2.披阅文章。 3.犹言提倡文学。谓开拓重文的风气。
  • 拘文 jū wén
    1.拘泥于成法。 2.拘泥于文义。参见"拘文牵义"。
  • 拽文 zhuài/zhuāi/yè wén
    方言。掉文。卖弄口才辞藻。
  • 换文 huàn wén
    (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换文书。
  • 掉文 diào wén
    犹掉书袋。
  • 摛文 chī wén
    铺陈文采。
  • 摸文 mō wén
    温州方言,即抓阄。
  • 收文 shōu wén
    本单位收到的公文。如:收文簿。
  • 敕文 chì wén
    指帝王诏书。
  • 散文 sàn/sǎn wén
    1.文采焕发。 2.犹行文。
  • 敬文 jìng wén
    注重礼节﹑仪式。
  • 文伯 wén bó/bǎi/bà
    文章宗伯。对著名作家的敬称。
  • 文事 wén shì
    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文士 wén shì
    知书能文之士。
  • 文塞 wén sāi/sài/sè
    文思。指才智与道德。
  • 文匠 wén jiàng
    写文章的大家。
  • 文几 wén jī/jǐ
    供读书作文的几案。亦为文人间的书信用语﹐犹足下。
  • 文历 wén lì
    帐册之类。
  • 文丽 wén lì/lí
    华丽。
  • 文园 wén yuán
    1.即孝文园。汉文帝的陵园。后亦泛指陵园或园林。 2.指汉司马相如。因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 3.借指文人。
  • 文价 wén jià/jiè/jie
    文章的声价。
  • 文义 wén yì
    1.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 2.亦作"文谊"。文字的意义。 3.文辞。
  • 文奏 wén zòu
    官府文书。
  • 文券 wén quàn/xuàn
    1.文契﹐契约。 2.公文案卷。
  • 文姝 wén shū
    犹才女。
  • 文咏 wén yǒng
    诗文。
  • 文娱 wén yú
    文化娱乐的简称。
  • 文员 wén yuán
    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员。
  • 文业 wén yè
    文事。
  • 文亩 wén mǔ
    纸的别名。
  • 文俗 wén sú
    谓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
  • 文乐 wén lè/yuè
    雅乐。
  • 文劾 wén hé
    根据律令弹劾。
  • 文书 wén shū
    ①各种文件的统称。有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之分。前者即公文,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家族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书信、日记、家谱、契约、合同等。②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
  • 文告 wén gào
    1.以文德告谕。 2.政府机关发布的通告。
  • 文墀 wén chí
    有花纹的石阶。
  • 文会 wén huì/kuài
    1.文士饮酒赋诗或切磋学问的聚会。 2.指文人结合的团体。
  • 文境 wén jìng
    文章的意境。
  • 文圣 wén shèng
    文章圣手。
  • 文友 wén yǒu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原指以文德交友。后称以诗文相交的朋友。
  • 文侩 wén kuài
    文坛市侩。
  • 文坛 wén tán
    1.文学界。 2.指文人聚会之所。
  • 文制 wén zhì
    文教礼乐制度。
  • 文堂 wén táng
    传统戏脚色行当"龙套"的别称。着文装﹐于将帅升堂时站堂。
  • 文妖 wén yāo
    1.亦作"文訞"。 2.封建时代对违反正统思想的文章或作者的蔑称。亦指以文章蛊惑人心的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叙近代文妖》:"近代有造谤而着《书鸡眼》《苗登》二文﹐有传蚁穴而称李公佐《南柯太守》﹐有乐妓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有家童而善章句者郭氏奴﹐皆文之妖也。"
  • 文奁 wén lián
    收藏文稿书笔箱匣的美称。
  • 文什 wén shí/shén
    文章与诗篇。
  • 文儒 wén rú
    1.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3.文士。
  • 文人 wén rén
    1.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 2.知书能文的人。
  • 文典 wén diǎn
    文籍典册。
  • 文场 wén cháng/chǎng
    戏曲场面的一种。指戏曲乐队所用的各种管弦乐器,胡琴、三弦、月琴、唢呐等。习惯上也指演奏这类乐器的乐师。
  • 敷文 fū wén
    铺叙文辞。指作文。
  • 文墨 wén mò
    ①文书辞章。也指写文章:粗通文墨|公诚之心形诸文墨。②法律条文公案判状:躬操文墨。
  • 文囓 wén niè
    淡菜的别名。
  • 文化 wén huà/huā
    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 文册 wén cè
    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
  • 文匣 wén xiá
    放公文的匣子。
  • 文件 wén jiàn
    ①广义指组织或个人为处理事务而制作的有信息记录的各种材料。狭义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外发出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②性质相同的记录组成的集合。按记录的类型不同,分操作系统文件和数据库文件两类。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仅是一维的连续的字符序列,其中的记录仅是一个字符组;数据库中的文件是带有结构的记录的集合,由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组成。
  • 文体 wén tǐ/tī/bèn
    1.文雅有节的体态。 2.指身体。用为敬词。 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4.字体。 5.文娱体育的简称。
  • 文光 wén guāng
    1.错杂的波光。 2.绚烂的文采。 3.西汉文帝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
  • 文仪 wén yí
    礼节仪式。
  • 文备 wén bèi
    文教礼乐方面的措施。
  • 文命 wén mìng
    1.文德教命。 2.传说为夏禹之名。
  • 文凭 wén píng
    官方用作凭证的文书;毕业证书:持文凭赴关|高中文凭。
  • 文君 wén jūn
    1.指周文王。 2.指晋文公。 3.指卓文君。汉临邛富翁卓王孙之女﹐貌美﹐有才学。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曲挑之﹐文君遂夜奔相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 4.指代寡妇。
  • 文品 wén pǐn
    1.文官的品阶。 2.文章的品级。 3.文章的格调。
  • 文从 wén cóng/zòng
    旧时写信对人的敬称。不直指其人﹐而婉称其仆从。
  • 文卷 wén juàn/juǎn
    1.为应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 2.泛指文章。 3.公文案卷。
  • 文丑 wén chǒu
    传统戏曲中丑角的一种。与"武丑"相对。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包括人物类型极广。以念白﹑做工为主。
  • 文圃 wén pǔ
    犹文苑。
  • 文契 wén qì/qiè/xiè
    买卖或借贷双方所立的文书契约。
  • 文卫 wén wèi
    仪仗警卫。
  • 文囿 wén yòu
    1.文章园地。 2.指文学之士。
  • 文则 wén zé
    文章的法则。
  • 文声 wén shēng
    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文史 wén shǐ
    1.文书记事。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文刺 wén cì/cī
    犹名片﹐名刺。
  • 文世 wén shì
    重文的时代。
  • 文令 wén líng/lǐng/lìng
    关于文教的政令。
  • 文丈 wén zhàng
    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
  • 文冢 wén zhǒng
    埋葬文稿之处。唐刘蜕《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序》:"文冢者﹐长沙刘蜕复愚为文不忍弃其草﹐聚而封之也。"后用为典故。
  • 文僚 wén liáo
    1.文职官吏。 2.文化官僚。
  • 文具 wén jù
    1.谓空有条文。 2.指条文。 3.梳妆匣子。又称奁具。小巧精致﹐用以放置梳妆用具﹑金银珠宝﹑首饰等。 4.指笔墨纸砚等用于作书画诗文和学习的物品。
  • 文吏 wén lì
    1.文职官吏。 2.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 文债 wén zhài
    谓应约写文章而未交稿。
  • 文丐 wén gài
    指思想陈腐﹐只会套用旧体写作来讨好世俗﹐借以谋生的文人。
  • 文华 wén huá/huà/huā
    1.文章的华采。 2.才华﹐文才。 3.指有才华的人。 4.文化昌盛。 5.指文华殿。
  • 文例 wén lì
    文章的条例或范例。
  • 文始 wén shǐ
    舞乐名。汉高祖六年更舜之《韶舞》﹐名为《文始》。
  • 文号 wén hào/háo
    用色彩或花纹标识爵位与名号。
  • 文名 wén míng
    1.礼节仪式的名称。 2.善于写文章的名声。
  • 文势 wén shì
    文章的气势。
  • 文兽 wén shòu
    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 文冕 wén miǎn
    华美的帽子。
  • 文剑 wén jiàn
    装饰华丽的剑。
  • 文刻 wén kè
    1.雕镂文采。 2.指镌刻文辞。
  • 文勋 wén xūn
    隋唐至明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始于北周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明时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已仅成具文。
  • 文倒 wén dǎo/dào
    文句颠倒。
  • 文烛 wén zhú
    灌木名。南烛之赤者。生江东。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冬生红子作穗。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 文示 wén shì
    犹文告。
  • 文句 wén jù/gōu
    文章的词句。
  • 文祖 wén zǔ
    1.帝尧始祖之庙。 2.泛指太祖庙。 3.继业守文之祖。
  • 文牒 wén dié
    案卷;文书。
  • 文算 wén suàn
    指政治上的谋略。
  • 文玩 wén wán
    供赏玩或摆设用的雅致器物。
  • 文星 wén xīng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 文楼 wén lóu
    元代皇宫内钟楼的别名。
  • 文字 wén zì
    ①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②文章:文字流畅。
  • 文皮 wén pí
    有文彩的兽皮。
  • 文思 wén sī/sāi
    1.指才智与道德。古代专用以称颂帝王。 2.犹文才。 3.文章的意境或思想。 4.作文的思路。
  • 文气 wén qì
    1.文风;文章的气势。 2.指文脉。 3.写文章的风气。 4.文雅安静﹐不粗暴。
  • 文状 wén zhuàng
    1.向上司申报的文书。 2.指诉状。 3.字据﹐军令状。
  • 文林 wén lín
    文士之林。谓众多文人聚集之处。后泛指文坛﹑文学界。
  • 文摘 wén zhāi
    1.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2.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 文格 wén gé
    文章的风格﹑格调。
  • 文献 wén xiàn
    原义指同历史、文化有关的典籍和人物。今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 文燕 wén yàn/yān
    刻镂彩饰成燕形。
  • 文府 wén fǔ
    文章的府库。指收藏图书的地方。
  • 文朴 wén pǔ/pò/pō/piáo
    文华与质朴。
  • 文浇 wén jiāo
    文风浮薄。
  • 文无 wén wú
    中药当归的别名。
  • 文槅 wén gé
    绘有文彩的窗棂。
  • 文的 wén de
    骏马的一种。毛色鲜明有文采﹐白额。的﹐通"馰"。
  • 文社 wén shè
    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 文幌 wén huǎng
    有文彩的帷幔。
  • 文电 wén diàn
    公文﹑通电。
  • 文德 wén dé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 文定 wén dìng
    1.《诗.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朱熹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后因称订婚为"文定"。 2.经过删除选定的文集。
  • 文甲 wén jiǎ
    即玳瑁。
  • 文战 wén zhàn
    1.指科举考试。 2.文艺论战。
  • 文教 wén jiào/jiāo
    1.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2.文告教令。 3.文化教育。
  • 文曜 wén yào
    1.指日月星辰。以文彩光耀﹐故称。 2.文星。
  • 文狐 wén hú
    有斑纹的狐。
  • 文江 wén jiāng
    比喻文章的内容深广犹如大江。
  • 文瑞 wén ruì
    文象与符瑞。
  • 文术 wén shù/shú/zhú
    1.文章作法。 2.文章学术。
  • 文斾 wén pèi
    1.亦作"文旆"。 2.有文采的旌旗。用为仪仗。 3.引伸为称对方的敬词。犹尊驾﹑大驾。
  • 文疯 wén fēng
    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类型﹐只胡言乱语而无粗暴动作。
  • 文席 wén xí
    有花纹的席子。
  • 文文 wén wén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2.谓崇尚礼文仪节。
  • 文章 wén zhāng
    ①单独成篇的文字作品:写文章。②文辞:文章尔雅,训辞深厚。③礼乐制度:考文章,改正朔。④花纹色彩:五色文章。⑤比喻隐含的意思:话中另有文章。⑥比喻可做的事;可用的办法:还有文章可做|抓住一点大做文章。
  • 文杰 wén jié
    犹文豪。
  • 文深 wén shēn
    1.谓深文周纳﹐以入人罪。 2.谓思虑周密。
  • 文情 wén qíng
    1.文辞与情思。 2.指文才或文章的情致。
  • 文理 wén lǐ
    1.礼仪。 2.犹条理。 3.文辞义理;文章条理。 4.花纹;纹理。 5.病人的气色脉理。 6.文科和理科。 7.逻辑学的早期译名。
  • 文海 wén hǎi
    1.犹文苑。 2.犹言文章总汇。《周书.萧圆肃传》:"又撰时人诗笔为《文海》四十卷。"多用作书名。又如:《明文海》。
  • 文异 wén yì
    1.文彩奇异。 2.文字相异。
  • 文标 wén biāo
    犹文斾。敬称有影响的文人。
  • 文焰 wén yàn
    文章的光焰。
  • 文昭 wén zhāo
    1.文德昭著。 2.谓宗庙位次。文王之子为昭。
  • 文簟 wén diàn
    有花纹的竹席。
  • 文布 wén bù
    有花纹的布。
  • 文童 wén tóng
    科举时代童生的别称。即应秀才考试的士子。也称儒童。
  • 文种 wén zhǒng/zhòng
    犹言读书种子。
  • 文栋 wén dòng
    文坛栋梁。
  • 文房 wén fáng
    1.官府掌管文书之处。 2.书房。 3."文房四寳"的省称。
  • 文礼 wén lǐ
    1.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2.礼仪制度。
  • 文扎 wén zā/zhā/zhá
    见"文札"。
  • 文界 wén jiè
    文化界﹑文学界。
  • 文母 wén mǔ
    文德之母。对后妃的称颂。
  • 文彰 wén zhāng
    文章。
  • 文物 wén wù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 文客 wén kè
    文人墨客。
  • 文家 wén jiā/gū/jie
    1.崇尚文礼的朝代。 2.文章家﹐作家。
  • 文榭 wén xiè
    饰以彩画的台榭。
  • 文箫 wén xiāo
    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 文旄 wén máo/mào
    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装饰旗帜。
  • 文木 wén mù
    1.树名。 2.可用之木﹐与"散木"相对。 3.刻镂以文彩之木。
  • 文火 wén huǒ
    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
  • 文皇 wén huáng
    1.指三国魏文帝曹丕。 2.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谥文武大圣皇帝故称。
  • 文敝 wén bì
    1.亦作"文弊"。 2.谓尚文之极而成弊害。
  • 文官 wén guān
    文职官员。
  • 文秀 wén xiù
    1.美穗。喻美才。 2.文雅秀丽;文弱纤秀。
  • 文实 wén shí
    1.名实。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
  • 文秘 wén mì
    文书和秘书的合称:~工作。
  • 文窗 wén chuāng
    刻镂文彩的窗。
  • 文武 wén wǔ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 文律 wén lǜ
    1.文章的音律。 2.写作规律。 3.法令。
  • 文宣 wén xuān
    指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
  • 文旦 wén dàn
    1.亦作"文蛋"。 2.柚的一种。
  • 文烈 wén liè
    1.文治显赫。 2.指火候温猛。
  • 文干 wén gān/gàn
    文思才干。
  • 文氓 wén méng/máng
    1.亦作"文虻"。 2.文化流氓。
  • 文孙 wén sūn/xùn
    指周文王之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后泛用为对他人之孙的美称。
  • 文籍 wén jí
    1.文字书籍。 2.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3.文簿帐册。
  • 文望 wén wàng
    善为文的声望。
  • 文粪 wén fèn
    谓文章贱如粪土。
  • 文澜 wén lán
    文章的波澜。
  • 文练 wén liàn
    1.有花纹的熟丝织品。 2.形容水色﹑轻烟之美。
  • 文惠 wén huì
    文德恩惠。后多用为谥号。
  • 文旌 wén jīng
    有文彩的旌旗。古时贵官出行时前导的仪仗﹐后用为称人行旅的敬辞。
  • 文序 wén xù
    习文的学校。序﹐学校。
  • 文案 wén àn
    1.亦作"文按"。公文案卷。 2.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 文痞 wén pǐ
    专以舞文弄墨害人的无赖﹑流氓。
  • 文牺 wén xī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 文引 wén yǐn
    准予通行的文书。
  • 文宿 wén sù/xiǔ/xiù
    即文星。
  • 文工 wén gōng
    1.文人。 2.文章精工。
  • 文砌 wén qì/qiè
    华美的石阶。
  • 文簿 wén bù/bó
    文册簿籍。
  • 文师 wén shī
    文章宗师。
  • 文察 wén chá
    深文苛察。
  • 文榱 wén cuī
    饰以文彩的屋椽。
  • 文弱 wén ruò
    文雅柔弱(多形容读书人):文弱书生。
  • 文组 wén zǔ
    彩色丝带。
  • 文杏 wén xìng
    1.即银杏。俗称白果树。木质纹理坚密﹐是建筑和手工业的高级用材。 2.诗词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梁。
  • 文策 wén cè
    策问。应试文体的一种。
  • 文竿 wén gān
    以翠羽为饰之竿。
  • 文庠 wén xiáng
    学校。
  • 文殊 wén shū
    佛教菩萨名。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相对。中国传其说法道场为山西省五台山。
  • 文帅 wén shuài
    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
  • 文榜 wén bǎng/bàng
    告示﹑布告之类。
  • 文斗 wén dǒu/dòu
    进行说理斗争。
  • 文心 wén xīn
    1.为文之用心。 2.指文章或文思。 3.指南朝梁刘勰的专着《文心雕龙》。
  • 文疏 wén shū
    1.文件疏奏。 2.祝告上苍之文。
  • 文派 wén pài
    文学派别;文章流派。
  • 文履 wén lǚ
    饰以文彩的鞋子。
  • 文徽 wén huī
    华美。
  • 文竹 wén zhú
    1.即斑竹。 2.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 文恶 wén è/wù/ě/wū
    执法严酷。
  • 文符 wén fú
    犹文书。
  • 文梁 wén liáng
    绘有花纹的大梁。
  • 文庙 wén miào
    祭祀孔子的庙。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代以后称文庙。
  • 文巧 wén qiǎo
    1.华丽奇巧。 2.斯文灵巧。 3.文饰巧辩。
  • 文漪 wén yī
    多变的波纹。
  • 文曲 wén qū/qǔ
    1.文章。《荀子.正论》:"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说﹐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杨倞注:"文曲﹐文章也。"一说'曲'当为'典'之讹。见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六》。 2.星名。 3.指乐曲。
  • 文梓 wén zǐ
    有文理的梓树﹐为良木美材。
  • 文狱 wén yù
    指文字狱。
  • 文石 wén shí/dàn
    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文札 wén zhá
    1.亦作"文扎"。 2.文书。
  • 文宪 wén xiàn
    1.礼法;法制。 2.指书法。
  • 文扮 wén bàn
    文官打扮。
  • 文砖 wén zhuān
    彩色砖。
  • 文本 wén běn
    文件的某种本子。亦指某种文件。
  • 文科 wén kē
    1.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最有名的是进士科。 2.学问体系科别之一。对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等学科的统称。亦指学校教学分科之一﹐与"理科"对称。
  • 文白 wén bái
    文言文和白话文。
  • 文彦 wén yàn
    有文才德行的人。
  • 文法 wén fǎ
    1.法制;法规。 2.文章的作法。 3.语法。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
  • 文昌 wén chāng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 2.指星神。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4.即文昌帝君。 5.指文昌省。 6.宫殿名。
  • 文彩 wén cǎi
    见"文采"。
  • 文珰 wén dāng
    雕镂彩画的瓦当。
  • 文盟 wén méng
    犹文坛。
  • 文意 wén yì
    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 文性 wén xìng
    文学的才能;爱文的天性。
  • 文稿 wén gǎo
    1.文章;稿件。 2.指公文或公文的草稿。
  • 文禽 wén qín
    羽毛有文彩的鸟。鸳鸯﹑鸂?(一名紫鸳鸯)﹑锦鸡﹑孔雀皆可称为文禽。
  • 文成 wén chéng
    1.汉代将军名号。 2.舞乐名。
  • 文约 wén yuē/yāo
    1.文书契约。 2.文字简少。 3.文章约选。清黄宗羲有自选集《南雷文约》。
  • 文柄 wén bǐng
    1.考选文士的权柄。 2.评定文章的权威。
  • 文按 wén àn
    见"文案"。
  • 文狸 wén lí
    亦作“文貍”。毛色有花纹的狸猫。
  • 文形 wén xíng
    诗文的形式。
  • 文简 wén jiǎn
    简策上的文辞。古代无纸时﹐著述皆写于竹简或木简上﹐故称。
  • 文款 wén kuǎn
    文表﹐文状。
  • 文才 wén cái
    文章或文学的写作才能。
  • 文报 wén bào
    公文函件。
  • 文穷 wén qióng
    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
  • 文敏 wén mǐn
    1.敏而有德。 2.博学聪敏。
  • 文笔 wén bǐ
    ①古代泛指文章、文辞。后指文章的风格笔调。②六朝人把文体区分为文、笔。有韵的作品(诗赋)为文,无韵的文章为笔。也泛称有情采的诗赋为文,议论记叙一类的文章为笔。后世论文也区分文、笔,如有韵对偶的为文,无韵散行的为笔。
  • 文牍 wén dú
    ①公文、书信:文牍堆积。②担任公文拟稿工作的人。
  • 文帐 wén zhàng
    公文案卷。
  • 文库 wén kù
    多册成套的图书。多用作丛书名。
  • 文治 wén zhì
    谓以文教礼乐治民。
  • 文政 wén zhèng
    文治之政。
  • 文祸 wén huò
    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指文字狱。
  • 文学 wén xué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 文檄 wén xí
    即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等的文书。
  • 文曹 wén cáo
    文人学子们。
  • 文系 wén xì/jì
    1.指文吏之法。 2.指《易》之《文言》﹑《系辞》﹐传为孔子所作。
  • 文犀 wén xī
    有纹理的犀角。
  • 文据 wén jù/jú
    书面凭据。
  • 文楸 wén qiū
    棋盘。古代多用楸木做成﹐故名。
  • 文帚 wén zhǒu
    即拂尘。
  • 文服 wén fú/fù
    1.谓表面服从。 2.华美的衣服。 3.文官之服。
  • 文痴 wén chī
    文疯。
  • 文明 wén míng
    ①同“文化①”:古代文明|商业文明。②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文明社会|避草昧而致文明。③旧时指时新的、现代的:文明戏。
  • 文宗 wén zōng
    1.备受尊崇的文章宗伯。 2.明清时称提学﹑学政为文宗。亦用以尊称试官。
  • 文禁 wén jīn/jìn
    文化禁令。
  • 文盲 wén máng
    不识字的成年人。
  • 文景 wén jǐng
    西汉文帝与景帝的并称。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文景之治"。
  • 文縠 wén hú
    彩色绉纱。
  • 文瑶 wén yáo
    有文彩的美玉。
  • 文帖 wén tiè/tiě/tiē
    公文。
  • 文摊 wén tān
    对文坛的蔑称。
  • 文梭 wén suō
    织布的梭。
  • 文画 wén huà
    雕饰彩画。
  • 文旛 wén fān
    彩旗。
  • 文流 wén liú
    文士之流辈。
  • 文柏 wén bǎi/bó/bò
    纹理鲜明的柏树。
  • 文康 wén kāng
    1.传说中胡人神仙名。生自上古﹐长生不死﹐能歌善舞﹐又善弄凤凰狮子。南朝梁周舍《上云乐》歌其事。唐李白有拟作﹐中有"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句。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2.乐名。又名《礼毕》。因扮演晋庾亮﹐亮谥文康﹐故名。
  • 文緖 wén xù
    指文教礼乐之事。
  • 文探 wén tàn
    文场的探子。
  • 文山 wén shān
    极言文件之多。
  • 文旨 wén zhǐ
    1.文章的意旨。 2.法令条文的旨意。
  • 文摄 wén shè/niè
    舞文弄法﹐随便捕人。
  • 文戏 wén xì/hū
    戏曲中以唱工或做工为主而不表演或很少表演武打的戏。区别于武戏。
  • 文弊 wén bì
    1.见"文敝"。 2.文业凋弊。
  • 文移 wén yí
    文书﹐公文。
  • 文艳 wén yàn
    亦作“文豔”。文章词藻华丽。
  • 文缛 wén rù
    礼节繁多。
  • 文联 wén lián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简称。
  • 文翁 wén wēng
    汉庐江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蜀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
  • 文罔 wén wǎng
    见"文网"。
  • 文论 wén lùn/lún
    1.文章﹐著作。 2.指汉应玚的《文质论》。
  • 文胜 wén shèng
    谓尚文过了头。
  • 文裘 wén qiú
    华美贵重的皮衣。
  • 文话 wén huà
    1.论述文章作法或评论作家作品的著作。 2.文雅的话。
  • 文诰 wén gào
    诰令。
  • 文解 wén jiě/jiè/xiè
    1.入京应试的证明文书之类。科举乡试中式称举人﹐考中举人即由地方官给予文解发解入京﹐参加中央考试。 2.公文。
  • 文旆 wén pèi
    见"文斾"。
  • 文身 wén shēn
    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 文蜃 wén shèn
    大蛤。
  • 文绮 wén qǐ
    1.华丽的丝织物。 2.比喻华丽的文辞。
  • 文舫 wén fǎng
    装饰华美的游艇。
  • 文艘 wén sōu
    装饰华丽的船。
  • 文质 wén zhì
    1.文华与质朴。 2.文字与质地。
  • 文绉 wén zhòu
    见"文绉绉"。
  • 文绘 wén huì
    华彩﹐华丽。
  • 文表 wén biǎo
    公文表章。
  • 文调 wén tiáo/diào
    谓举人赴京应试。
  • 文语 wén yǔ/yù
    1.精辟的话。 2.掉文的语言。
  • 文缀 wén zhuì
    文舞的队列。因古舞皆成行缀﹐故名。
  • 文蛇 wén shé
    文彩斑烂的大蛇。
  • 文行 wén xíng/háng
    1.文章与德行。 2.谓仅有虚文下达。
  • 文缘 wén yuán
    见"文字缘"。
  • 文车 wén chē/jú
    彩绘马车。
  • 文虎 wén hǔ
    1.虎皮有文采﹐故称虎为文虎。 2.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3.灯谜的别称。以古籍中文句﹑诗句或人名﹑地名为谜底的谜语。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故称。又称灯虎。
  • 文责 wén zé/zhài
    对文章内容及发表后在读者中的影响所应负的责任。
  • 文缯 wén zēng/zèng
    花绢。指绣花或织成图案的绢帛。
  • 文课 wén kè
    语文作业。
  • 文轨 wén guǐ
    1.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2.引申指疆域。 3.作文的规范。
  • 文藻 wén zǎo
    1.水草。 2.词彩;文彩。 3.指文章;文字。
  • 文路 wén lù
    1.犹文坛。 2.纹缕﹐纹理。
  • 文资 wén zī
    文职。
  • 文葆 wén bǎo
    见"文褓"。
  • 文荫 wén yìn
    荫袭文职。封建时代﹐因父祖的功劳或官职而得官叫荫。
  • 文赋 wén fù
    文论。西晋陆机作。形式为赋体,广泛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众多问题,主要是论说创作上的利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 文谟 wén mó
    文章谋略。
  • 文薄 wén báo/bó
    谓文德浇薄。
  • 文貌 wén mào
    礼文仪节。
  • 文衮 wén gǔn
    文彩鲜艳的衮衣。古代皇帝及上卿的礼服。
  • 文誉 wén yù
    工于为文的声誉。
  • 文象 wén xiàng
    1.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 2.文物典章制度。 3.文字。以象形字最原始﹐故云。
  • 文虻 wén méng
    见"文氓"。
  • 文衡 wén héng
    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 文职 wén zhí
    1.文官的职事。 2.指文官﹐对"武职"而言。
  • 文织 wén zhī/zhì
    1.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舞文弄法﹐罗织人罪。
  • 文谱 wén pǔ
    1.文官的谱录。 2.系统编排的文辞谱录。
  • 文訞 wén yāo
    见"文妖"。
  • 文茎 wén jīng
    树名。
  • 文背 wén bèi/bēi
    不文雅﹐粗俗。
  • 文螺 wén luó
    有花纹的海螺。
  • 文豪 wén háo
    成就特别突出的文学家: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 文苑 wén yuàn
    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坛:旧史中多立有文苑传。
  • 文网 wén wǎng
    1.亦作"文罔"。法网;法禁。 2.特指文化禁令。
  • 文绶 wén shòu
    彩色丝带。
  • 文艺 wén yì
    1.亦作"文蓺"。 2.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 3.指文学创作。 4.官名。即唐代所置之文学。 5.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 6.文学与艺术。
  • 文绎 wén yì
    文理。
  • 文翮 wén hé
    羽毛有文彩的鸟。翮﹐鸟翼。
  • 文螭 wén chī
    有文彩的螭龙。
  • 文致 wén zhì
    1.指礼乐。 2.犹文情;文采。 3.谓舞文弄法;致人于罪。
  • 文臣 wén chén
    指文职官吏。
  • 文词 wén cí
    见"文辞"。
  • 文苔 wén tái
    色彩鲜美的苔藓。
  • 文蛋 wén dàn
    见"文旦"。
  • 文贩 wén fàn
    称那些写作不顾社会效益和不求质量﹐只是为了发表卖钱的人。
  • 文缋 wén huì/huí
    彩色的布帛。
  • 文莱 wén lái
    东南亚国家。在婆罗洲北部,临南海。面积5765平方千米。人口28.45万(1994年)。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地形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出口是经济支柱。
  • 文舞 wén wǔ
    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郊庙祭祀。
  • 文蛾 wén é/yǐ
    飞蛾。
  • 文统 wén tǒng
    1.文章的系统和格局。 2.文学传统。 3.犹文治。
  • 文诌 wén zhōu
    见"文绉绉"。
  • 文贝 wén bèi
    1.有花纹的贝壳。 2.紫贝的别名。
  • 文褓 wén bǎo
    1.亦作"文葆"。 2.绣花的襁褓。
  • 文谈 wén tán
    1.文雅的谈吐。 2.谈文。谓有关文字﹑文章等方面的议论。鲁迅着有《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文绫 wén líng
    彩绫。
  • 文谊 wén yì
    见"文义"。
  • 文绣 wén xiù
    1.刺绣华美的丝织品或衣服。 2.犹刺绣。 3.辞藻华丽。
  • 文英 wén yīng
    文才出众的人。
  • 文言 wén yán
    产生于先秦,通用到近代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具有词汇丰富、精练的特点,但因脱离大众语言,逐渐为白话取代。
  • 文衣 wén yī/yì
    华美的服装。
  • 文胸 wén xiōng
    乳罩。
  • 文豹 wén bào
    豹子。因其皮有斑文﹐故称。
  • 文证 wén zhèng
    证明文书。
  • 文翰 wén hàn
    ①文章;文辞:积文翰数十,总成一册|略通文翰。②公文书信:掌管文翰。
  • 文茵 wén yīn
    1.亦作"文鞇"。 2.车中的虎皮坐褥。
  • 文舆 wén yú
    饰以彩绘的车。
  • 文蛤 wén gé/há
    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 文襄 wén xiāng
    1.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与宋襄公的并称。 2.春秋时的晋文公与晋襄公的并称。
  • 文耀 wén yào
    文彩光耀。
  • 文莫 wén mò/mù
    黾勉﹐努力。
  • 文计 wén jì
    文书与会计簿籍。
  • 文蓺 wén yì
    见"文艺"。
  • 文罽 wén jì
    图案华美的毛织品。
  • 文记 wén jì
    犹文奏。
  • 文舟 wén zhōu
    装饰华丽的船。
  • 文考 wén kǎo
    周文王死后﹐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
  • 文驷 wén sì
    毛色有文彩的马。驷﹐古代一车的四马。
  • 文虹 wén hóng
    彩虹。
  • 文静 wén jìng
    斯文恬静:性格文静。
  • 文鸡 wén jī
    锦鸡。又名金鸡。胸前五色如孔雀羽﹐其尾羽可为冠服之饰。
  • 文部 wén bù
    吏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改吏部为文部﹐至德初复旧。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 文齐 wén qí
    谓文章功力齐备﹐足以登第。
  • 文闱 wén wéi
    指科举考试。闱﹐试院。
  • 文鹿 wén lù
    即梅花鹿。
  • 文鳐 wén yáo
    传说中的鱼名。
  • 文脉 wén mài/mò
    亦作“文脈”。文章的脉络。
  • 文镇 wén zhèn
    文具之一。以金属或玉﹑石制成﹐压在文书纸张之上以防散乱。又名书镇﹑镇纸﹑镇尺。
  • 文骨 wén gǔ/gū
    文章的风骨。
  • 文辉 wén huī
    文章的光辉。
  • 文陛 wén bì
    宫阙的殿阶。借指朝廷。
  • 文通 wén tōng/tòng
    1.通达文学。 2.文句的通则。犹文法。
  • 文钱 wén qián
    钱。因钱有文字﹐故称。
  • 文辨 wén biàn
    犹文辩。
  • 文降 wén jiàng/xiáng
    以虚文归降。犹言表面投降。
  • 文鱼 wén yú
    1.鲤鱼。一说为有翅能飞的鱼。 2.有斑彩的鱼;金鱼。
  • 文雄 wén xióng
    犹文豪。
  • 文辩 wén biàn
    1.能文善辩。 2.指辩论的文章。
  • 文鼠 wén shǔ
    毛色如豹之鼠。
  • 文陆 wén lù/liù
    宋末文天祥与陆秀夫的合称。两人皆坚决抗元﹐不屈而死。
  • 文鸾 wén luán
    凤凰之类的神鸟。因有文彩﹐故云。
  • 文阶 wén jiē
    文职官阶。
  • 文阃 wén kǔn
    文章世家﹐书香门第。
  • 文鹄 wén hú/gǔ
    瑟的别名。
  • 文阀 wén fá
    指凭借势力把持文坛﹑文化界的人。
  • 文集 wén jí
    一人或数人作品汇集编成的书。
  • 文运 wén yùn
    1.文学的气运。 2.指科举应试的运气。
  • 文马 wén mǎ
    毛色有文采的马。
  • 文过 wén guò/guo
    掩饰过错。
  • 文验 wén yàn
    证明身份的文书。
  • 文鸟 wén niǎo/diǎo
    鸟名。体小﹐背部蓝灰色﹐头颈部黑色﹐颊白色﹐腹部淡红色﹐翼黑色。
  • 文魮 wén pí
    鱼名。
  • 文采 wén cǎi/cài
    ①华美的色彩:锦绣文采。②文辞才华:很有文采|文采风流。
  • 斑文 bān wén
    1.斑驳的花纹。借指虎豹之皮。 2.斑点,花纹。
  • 文鹢 wén yì
    船首画有鹢鸟形状的船。
  • 文鸳 wén yuān
    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
  • 文鲂 wén fáng
    鱼名。体形似鳊鱼﹐银灰色﹐背部特别隆起。
  • 文鹓 wén yuān
    凤凰一类的鸟。
  • 文鼎 wén dǐng
    刻镂花纹的鼎。
  • 文错 wén cuò
    文彩交错。
  • 文郎 wén láng/làng
    有才华的青少年。用以敬称他人之子。
  • 文邪 wén xié/yá/yé/yú/xú
    文章中不恰当的词句。
  • 文鳞 wén lín
    1.鱼鳞形花纹。 2.指鱼。
  • 斋文 zhāi wén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 文钥 wén yuè/yào
    古管乐器。
  • 文野 wén yě
    1.文明与野蛮。 2.文雅与俚俗。
  • 文魁 wén kuí
    1.文星和魁星。俗谓主文之星。 2.文章魁首。
  • 文锦 wén jǐn
    文彩斑烂的织锦。
  • 文轸 wén zhěn
    文轨。
  • 文辞 wén cí
    文章的词句形式:文辞简约。
  • 文迹 wén jì
    文字所记载的事迹。
  • 文锋 wén fēng
    1.文章的锋芒。谓文章犀利﹐如有锋芒﹐故云。 2.指剑。谓其锋芒内耀华彩﹐故云。
  • 文面 wén miàn
    1.在脸上刻画花纹。 2.在脸上刺字或记号。为宋金时防止士兵逃走和施诸发配犯人的一种残酷制度。 3.金属钱币有字的一面。 4.公文。
  • 文轩 wén xuān
    1.华美的车子。 2.用彩画雕饰栏杆和门窗的走廊。
  • 文阵 wén zhèn
    犹文坛。
  • 文鲤 wén lǐ
    即鲤鱼。
  • 文饰 wén shì
    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 文饬 wén chì
    见"文饰"。
  • 文雅 wén yǎ
    ①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正风俗,通文雅。②斯文有礼,不粗俗:举止文雅。
  • 文风 wén fēng
    1.文章的风格。 2.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 3.学文的风气。 4.文德教化之风。
  • 文魔 wén mó
    1.嗜书着魔;书痴。 2.借指书籍。谓其具有魔力﹐使人废寝忘食﹐故云。
  • 文轴 wén zhóu
    借指文章。因古人文章多装成卷轴﹐故云。
  • 文颂 wén sòng
    歌功颂德的文辞。
  • 文选 wén xuǎn
    总集名。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三十卷(后李善注析为六十卷)。分三十八类,选录先秦至梁代的诗文辞赋及较有文采的史论传赞等共七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一百三十余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 文鞇 wén yīn
    见"文茵"。
  • 文酒 wén jiǔ
    谓饮酒赋诗。
  • 斗文 dǒu/dòu wén
    1.剑鞘上的星纹图案。亦指代剑。 2.指符箓上笔画屈曲的字形﹑图形。
  • 断文 duàn wén
    见"断纹"。
  • 斯文 sī wén
    ①《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此。文:礼乐制度。)后以“斯文”指文人或文化:假充斯文|斯文之族|斯文扫地。②文雅:故作斯文|不尚斯文|还像方才大家坐着,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
  • 新文 xīn wén
    1.新近撰写的文章。 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 3.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 4.新花样。 5.犹新闻。
  • 无文 wú wén
    1.没有文字记述。《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传:"言王当始举殷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一说,文通"紊",不紊乱。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今案,文当读为紊。紊,乱也。" 2.指言语﹑辞章没有文采。 3.没有彩藻之饰;没有纹饰。 4.谓朴实无华。
  • 旧文 jiù wén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 2.前代的典籍。 3.过去写的文章。如钱锺书着有《旧文四篇》。
  • 时文 shí wén
    1.当代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 2.当时的文章。 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
  • 明文 míng wén
    1.明确的文字记载;法令﹑规章等之见于文字者。 2.犹明德。
  • 星文 xīng wén
    1.星象。 2.指星神。 3.借指剑。 4.指佩剑的人。 5.星光。
  • 昭文 zhāo wén
    显扬文采。语出《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 显文 xiǎn wén
    指浅显明白的文章。
  • 檄文 xí wén
    文体名。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传檄文而定千里。
  • 曲文 qū/qǔ wén
    犹曲法。曲解法律条文。谓不依照法律条文治罪。
  • 本文 běn wén
    ①所指的这篇文章:~准备谈谈经济问题。②原文(区别于‘译文’或‘注解’)。
  • 札文 zhá wén
    即札付。
  • 朱文 zhū wén
    与“白文”相对。也称“阳文”。指刻成凸状的印文。因这种印章钤出的印文为红色的,故称。
  • 杂文 zá wén
    现代散文的一种。包括杂感、杂谈、短评、随笔等。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具有短小精悍、活泼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等特点,以及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 条文 tiáo/tiāo wén
    指法律章程等分条说明的文字。
  • 来文 lái wén
    送来或寄来的文件。
  • 松文 sōng wén
    古代良剑名。因剑面有似松木的纹理,故名。
  • 枚文 méi wén
    东晋人枚赜(一作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及伪《尚书孔氏传》,后因称这些书为"枚文"。
  • 校文 xiào/jiào wén
    校勘文章。
  • 格文 gé wén
    犹公文,正式文件。
  • 桓文 huán wén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
  • 梵文 fàn wén
    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
  • 检文 jiǎn wén
    1.指封禅之文。 2.检校文字。
  • 榜文 bǎng wén
    古代指文告。
  • 欧文 ōu wén
    (robertowen,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英国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还创办“新协和村”,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示范,结果失败。著作有《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
  • 洋文 yáng wén
    外国的语言文字。
  • 正文 zhèng wén
    1.著作的本文,区别于"序言"﹑"注解"﹑"附录"等。 2.本字。 3.指合乎正常写法的文章。
  • 殊文 shū wén
    不同形体的文字。
  • 水文 shuǐ wén
    1.水的波纹。亦指如波纹的图形。 2.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 汉文 hàn wén
    ①汉语:~翻译丨译成~。②汉字:学写~。
  • 池文 chí wén
    池水的波纹。
  • 沙文 shā/shà wén
    1.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2.英语servant的译音。旧指受洋人雇用的华籍跟班。
  • 波文 bō wén
    见"波纹"。
  • 注文 zhù wén
    解释字句的文字。
  • 泥文 ní/nì wén
    拘泥于文字。
  • 浚文 jùn/xùn wén
    聪慧文雅。
  • 浮文 fú wén
    华而不实的文词。
  • 涅文 niè wén
    古时在人身上刺的黑色文字或图案。
  • 游文 yóu wén
    1.潜心文字。 2.指浮泛的文字。
  • 润文 rùn wén
    1.修饰文字。特指为翻译的经文润色。 2.见"润文使"。
  • 淫文 yín wén
    1.谓巧言深文。 2.指浮华的文辞。
  • 深文 shēn wén
    1.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2.苛刻的文字。 3.含义深的文辞。
  • 清文 qīng wén
    1.清新俊雅的诗文。 2.即满文。
  • 温文 wēn wén
    温和而有礼貌。
  • 湘文 xiāng wén
    1.湘地丝织品的花纹。 2.湘竹的花纹。
  • 漆文 qī wén
    犹漆书。
  • 漫文 màn wén
    随便写来,体裁形式没有一定的小文章。
  • 潜文 qián wén
    隐晦的文字。
  • 澜文 lán wén
    波纹。
  • 灵文 líng wén
    1.指宗教经文。 2.指古代遗传下来的稀少而珍奇的书籍或文字。
  • 炳文 bǐng wén
    焕发文采。
  • 点文 diǎn wén
    评点文章。
  • 烈文 liè wén
    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高亨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说指武功文德。马瑞辰通释:"《周书.谥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烈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 烦文 fán wén
    1.谓文字冗杂而寡要。亦谓冗杂的文字。 2.繁琐的仪式与法规。
  • 牒文 dié wén
    公文;文书。
  • 牵文 qiān wén
    谓拘泥于字面。
  • 狱文 yù wén
    判决狱讼的文书。
  • 玄文 xuán wén
    1.黑色的花纹。 2.指汉扬雄的著作《太玄》。 3.泛指可以传世的著作。 4.朝廷的诏令,或圣旨。 5.犹天文,天象。 6.犹言天书,神仙所写的文字。 7.指深奥的文字。
  • 玉文 yù wén
    玉简上的文字或用作文字的美称。
  • 理文 lǐ wén
    1.处理政事文书。 2.犹纹理。
  • 琱文 diāo wén
    刻画的花纹。
  • 琼文 qióng wén
    1.美玉的文采。 2.指道教经籍。刻于玉板,故称。
  • 由文 yóu wén
    遵循礼仪。
  • 甲文 jiǎ wén
    战衣上的花纹。
  • 申文 shēn wén
    1.行文呈报。 2.呈文。
  • 电文 diàn wén
    电报的文字、内容:起草~。
  • 番文 fān/pān wén
    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 白文 bái wén
    ①没有标点、不加注解评点的古文。也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部分。②与“朱文”相对。也称“阴文”。指刻成凹状的印文。因这种印章钤出的印文为白色,故称。
  • 文道 wén dào
    文治之道。
  • 九文 jiǔ wén
    古代天子礼服上的九种图案。
  • 祈文 qí wén
    古代文体之一。类似祭文,不必押韵。
  • 皱文 zhòu wén
    皱纹。
  • 盟文 méng wén
    盟誓的文辞。
  • 盲文 máng wén
    也称“盲字”、“点字”。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符号。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创制于1829年。由六个凸点按数量和位置的不同排列组合成六十三种符形,能表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还可用来表示标点符号、数字、数理化符号及乐谱。
  • 省文 shěng/xǐng wén
    1.省略其文字。亦指简称或略语。 2.减少字的笔画。
  • 真文 zhēn wén
    佛道所指经文﹑符箓等。
  • 睿文 ruì wén
    指皇帝的文德。
  • 短文 duǎn wén
    1.报纸或期刊上的一段短的新闻报道或特写。2.篇幅短的文章。
  • 碣文 jié/yà wén
    墓碣上的文字。
  • 碑文 bēi wén
    刻在碑上的文字;准备刻在碑上的或从碑上抄录、拓印的文字。
  • 礼文 lǐ wén
    1.指礼乐仪制。 2.谓礼经所载之文。
  • 祝文 zhù wén
    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 神文 shén wén
    神妙莫测的文辞。
  • 祭文 jì/zhài wén
    祭祀或祭奠时对神或死者朗读的文章。
  • 祷文 dǎo wén
    祈祷时所用的文辞。古代文体之一。
  • 禁文 jīn/jìn wén
    秘藏的珍贵文籍。
  • 禅文 shàn wén
    禅让皇位的文书。
  • 离文 lí wén
    有分歧的文义。
  • 私文 sī wén
    本家传承的文字。
  • 秉文 bǐng wén
    犹行文。
  • 科文 kē wén
    法令条文。
  • 秘文 mì/bì wén
    1.犹秘籍。难见之书。 2.指言符箓瑞应之纬书。
  • 秦文 qín wén
    指秦国文字。
  • 移文 yí wén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2.发移文。 3.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的省称。
  • 程文 chéng wén
    1.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以为范例的文章。明代以后特指试官拟作者。 2.科场应试者进呈的文章。
  • 空文 kōng/kòng/kǒng wén
    ①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②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一纸~。
  • 竺文 zhú/dǔ wén
    佛教经文。
  • 笔文 bǐ wén
    书面文辞。
  • 符文 fú wén
    1.敕命文书;公文。 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 策文 cè wén
    1.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 2.策命文书。 3.策问文。
  • 篆文 zhuàn wén
    篆体字。
  • 簟文 diàn wén
    见"簟纹"。
  • 籀文 zhòu wén
    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着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叠。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
  • 粟文 sù wén
    粟粒状纹理。
  • 维文 wéi wén
    维吾尔族文字的简称。参见"维吾尔文"。
  • 绳文 shéng wén
    指上古时代用以记事的绳结。
  • 素文 sù wén
    1.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 2.白色的花纹。
  • 緑文 lǜ/lù wén
    绿色的图箓。
  • 繇文 yáo/yóu/zhòu wén
    占卜的文辞。繇,通"籀"。
  • 繁文 fán/pó wén
    1.富有文采。 2.繁琐复杂的文辞。 3.繁琐的礼仪。
  • 练文 liàn wén
    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 织文 zhī/zhì wén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
  • 经文 jīng wén
    经书或宗教典籍的正文。
  • 绚文 xuàn wén
    绚丽而有文采。
  • 绣文 xiù wén
    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
  • 绮文 qǐ wén
    1.亦作"绮纹"。美丽的花纹。 2.美妙的文辞。
  • 缀文 zhuì wén
    联缀词句,作文:年少即能缀文。
  • 缬文 xié wén
    见"缬纹"。
  • 缺文 quē wén
    谓缺而未载的文字。
  • 罗文 luó wén
    1.罗状的花纹。 2.宋苏轼戏称砚为"罗文"﹐并作《万石君罗文传》云:"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
  • 罪文 zuì wén
    科罪的律文。
  • 羲文 xī wén
    伏羲氏和周文王的并称。
  • 翟文 dí/zhái wén
    雉羽的文理色彩。
  • 考文 kǎo wén
    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 螭文 chī wén
    指籀文之类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称。
  • 背文 bèi wén
    1.背诵。 2.背部的纹理。 3.古钱币背面的文字。
  • 胤文 yìn wén
    俗文。
  • 能文 néng/nài wén
    善于属文。
  • 脱文 tuō wén
    书籍刊写时遗漏的字句。
  • 腾文 téng wén
    1.犹行文。 2.呈现文采。
  • 自文 zì wén
    自为文饰﹐掩盖过错。
  • 至文 zhì wén
    1.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 2.最有文饰。 3.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 舛文 chuǎn wén
    错误的字或错乱的文句。
  • 舞文 wǔ wén
    见"舞文弄法"。
  • 艺文 yì wén
    1.亦作"蓺文"。 2.六艺群书之概称。 3.辞章;文艺。 4.见"艺文志"。
  • 节文 jié wén
    1.谓制定礼仪﹐使行之有度。 2.礼节;仪式。 3.减省文字。
  • 花文 huā wén
    花纹。
  • 苛文 kē/hē wén
    苛刻的法令。
  • 范文 fàn wén
    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熟读~ㄧ讲解~。
  • 虎文 hǔ wén
    1.虎身上的斑纹。 2.汉代武官服。
  • 虚文 xū wén
    1.空洞的文字;空话。 2.虚幻荒诞的文字。 3.毫无意义的礼节。 4.徒具形式的规章﹑制度。
  • 虬文 qiú wén
    盘曲如虬的纹理。
  • 虫文 chóng wén
    即虫书。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 蟹文 xiè wén
    见"蟹行文字"。
  • 行文 xíng/háng wén
    1.修明文教。 2.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3.见"行文书"。
  • 衍文 yǎn wén
    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
  • 衡文 héng wén
    1.品评文章。特指主持科举考试。 2.泛指评选文章。
  • 表文 biǎo wén
    1.撰写文章。 2.上呈帝王的文书。
  • 裂文 liè/liě wén
    见"裂纹"。
  • 西文 xī wén
    指西洋文字。
  • 观文 guān/guàn wén
    1.观赏文采。 2.宋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 视文 shì wén
    告示的文辞。
  • 解文 jiě/jiè/xiè wén
    指推荐人才的文件。
  • 言文 yán wén
    1.谓解释法律文字。 2.言语和文字。 3.专指书面语言。
  • 誓文 shì wén
    写着誓言的文书。
  • 计文 jì wén
    上计的文书。
  • 讣文 fù wén
    报丧的文告。
  • 设文 shè wén
    谓借助天象以自警惕。
  • 误文 wù wén
    校勘用语。因抄写﹑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错误。
  • 讲文 jiǎng wén
    1.讲习文献经典。 2.指经筵讲章。
  • 讹文 é wén
    讹误的文字。
  • 论文 lùn/lún wén
    1.评论文人及其文章。三国魏曹丕有《典论.论文》。亦泛指谈论文章。 2.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 词文 cí wén
    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吴世昌《敦煌卷<季布骂阵词文>考释》﹑冯沅君《<季布骂阵词文>补校》。
  • 诏文 zhào wén
    谓诏书文字。
  • 译文 yì wén
    翻译成的文字。
  • 诔文 lěi wén
    悼念死者的文章。
  • 试文 shì wén
    1.考试所写的文章。 2.考试文章。
  • 诗文 shī wén
    1.指诗歌。 2.指《诗经》的文字。 3.诗和文。
  • 话文 huà wén
    1.指所说唱的故事。 2.引申指供人谈话的资料。
  • 诡文 guǐ wén
    奇异的花纹。
  • 详文 xiáng/yáng wén
    旧时官吏向上级官署陈报请示的文书。
  • 语文 yǔ/yù wén
    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文水平|语文课本。
  • 说文 shuō/shuì/yuè wén
    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简称。
  • 课文 kè wén
    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朗读~。
  • 调文 tiáo/diào wén
    犹掉文。
  • 谐文 xié wén
    指小说一类的作品。
  • 谒文 yè wén
    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
  • 谳文 yàn wén
    向上司申报的议刑之文。
  • 谶文 chèn wén
    具有预示性质的图箓或文字。
  • 豳文 bīn wén
    指有斑纹的衣服。
  • 豹文 bào wén
    1.豹身上的斑纹。亦指豹裘上的文采。 2.谓玄豹成文。多指隐居或才华出色。
  • 贝文 bèi wén
    1.贝壳的纹彩。 2.写于多罗叶上的文字,指佛经。
  • 貂文 diāo wén
    貂尾的文采。
  • 负文 fù wén
    1.背负《洛书》。 2.指写作诗文。
  • 贡文 gòng wén
    举子应礼部试时所作的诗文。
  • 质文 zhì wén
    1.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2.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3.质朴与华美。
  • 轮文 lún wén
    圆形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