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教” 词语大全
-
七教
qī jiào/jiāo
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
二教
èr jiào/jiāo
两种宗教。指佛教﹑道教。 -
三教
sān jiào/jiāo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 -
世教
shì jiào/jiāo
指当世的正统思想﹑正统礼教。 -
严教
yán jiào/jiāo
教诲。严,尊上之词。 -
中教
zhōnɡ jiào
1.中正和平的教化。 2.中学教育的省称。 -
主教
zhǔ jiào/jiāo
天主教、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职位在神父之上。通常是一个地区性教会的管理人,有按立神父之权。在主教品位中,有时又细分作一些非品位性的级别,如总主教、都主教、枢机主教等。基督教新教某些宗派(如圣公会等)亦设主教。 -
义教
yì jiào/jiāo
仁义的教化。 -
乞教
qǐ jiào/jiāo
请教;求教。 -
习教
xí jiào/jiāo
犹训练。 -
争教
zhēng jiào/jiāo
怎教。 -
亏教
kuī jiào/jiāo
有负于教化。 -
五教
wǔ jiào/jiāo
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
从教
cóng/zòng jiào/jiāo
1.听从教导。 2.指信教的人;教徒。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4.从此使得;从而使。 5.听任;任凭。 -
仙教
xiān jiào/jiāo
指道教。 -
任教
rèn/rén jiào/jiāo
1.负责管教训诲。 2.指教书﹑担任教学任务。 -
传教
chuán/zhuàn jiào/jiāo
1.掌传教令的郡吏。 2.传布教义。 -
余教
yú jiào/jiāo
1.遗教。 2.很多的教诲。 -
佛教
fó/fú/bì/bó jiào/jiāo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
侍教
shì jiào/jiāo
1.陪侍奉教。 2.见"侍教生"。 -
俗教
sú jiào/jiāo
指施于民间的政教。 -
保教
bǎo jiào
遵守教化。 -
信教
xìn/shēn jiào/jiāo
信仰宗教,在我国多指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等。 -
修教
xiū jiào/jiāo
实行教化。 -
候教
hòu jiào/jiāo
敬候指教。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
像教
xiàng jiào/jiāo
即像法。亦泛指佛法。 -
儒教
rú jiào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
元教
yuán jiào/jiāo
即玄教。指道教。 -
入教
rù jiào/jiāo
加入某一宗教组织。多指加入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
公教
gōng jiào/jiāo
官办教育。 -
六教
liù/lù jiào/jiāo
六经之教。 -
典教
diǎn jiào/jiāo
1.典章教化。 2.主管教育。 -
内教
nèi/nà jiào/jiāo
1.犹女教。封建时代对妇女的教育。 2.在皇城内教习校阅士兵。 3.指佛教。 -
出教
chū jiào/jiāo
1.发布教令。 2.宗教徒被逐出教外或自行退出教门。 -
刑教
xíng jiào/jiāo
刑罚与教化。 -
判教
pàn jiào/jiāo
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 -
制教
zhì jiào/jiāo
1.佛教语。即戒律。戒律用以制止邪非之教,故谓"制教"。 2.谓教育感化。 -
劝教
quàn jiào/jiāo
劝勉教化。 -
助教
zhù/chú jiào/jiāo
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详“学衔”。 -
劳教
láo jiào/jiāo
劳动教养的简称:~人员 ㄧ~农场。 -
匡教
kuāng jiào/jiāo
纠正指教。 -
十教
shí jiào/jiāo
古代指十种伦理关系的教化。 -
受教
shòu jiào/jiāo
接受教诲。 -
友教
yǒu jiào/jiāo
指不执师徒之礼,以朋友的身分教授。 -
口教
kǒu jiào/jiāo
谓亲口训诲。 -
叨教
tāo/dāo jiào/jiāo
受到对方指教表示谢意时用的客套语。 -
只教
zhī/zhǐ jiào/jiāo
1.只使。 2.只要。 -
台教
tái/tāi jiào/jiāo
指天台宗。 -
吃教
chī jiào
旧时对天主教或基督教信徒以信教为名而谋生或图利的讽刺说法。 -
名教
míng jiào/jiāo
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确立和制定为名分、名目、名节等,以进行教化,习称“以名为教”。后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抨击。 -
听教
tīng jiào/jiāo
听受教言。 -
呈教
chéng jiào
敬辞。呈上请教。 -
告教
gào jiào/jiāo
1.告喻教诲。 2.敬辞。指书信。 -
命教
mìng jiào/jiāo
犹命令。 -
咎教
jiù jiào/jiāo
灾祸的垂戒。 -
唆教
suō jiào/jiāo
教唆。 -
喻教
yù jiào/jiāo
开导教育。 -
回教
huí jiào/jiāo
我国称伊斯兰教。 -
国教
guó jiào/jiāo
某些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正统宗教。 -
圆教
yuán jiào/jiāo
佛教天台宗﹑华严宗等自谓贯通诸经,调和各宗,不偏不倚,圆满无缺,因称圆教。 -
在教
zài jiào/jiāo
信仰某一宗教。 -
圣教
shèng jiào/jiāo
1.旧称尧﹑舜﹑文﹑武﹑周公﹑孔子的教导。 2.宗教信徒对各自宗教的尊称。 -
垂教
chuí jiào/jiāo
1.犹垂训。 2.犹赐教。 -
声教
shēng jiào/jiāo
声威教化。 -
外教
wài jiào/jiāo
佛教徒称佛教以外的儒﹑道九流为外教。 -
大教
dà jiào
1.重要的教导和训戒。 2.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 3.指佛教。 -
天教
tiān jiào/jiāo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 -
失教
shī jiào/jiāo
1.失于教诲。 2.指缺乏教养。 -
姆教
mǔ jiào/jiāo
女师传授妇道于女子。 -
奉教
fèng jiào/jiāo
接受教导。 -
女教
nǚ jiào/jiāo
旧时谓对女子进行的教育。 -
妇教
fù jiào/jiāo
谓对妇女进行妇功等的教育。 -
妙教
miào jiào/jiāo
佛教语。殊妙之教法。 -
威教
wēi jiào/jiāo
指刑法和教化。 -
孔教
kǒng jiào/jiāo
1.指孔子的学说主张。 2.认为儒家的学说主张与佛﹑道一样,具有宗教性质,故称之为"孔教"。 -
宗教
zōng jiào
相信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力量的社会意识形态。认为这种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还有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以及中国的道教等民族宗教。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信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 -
密教
mì jiào
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
宣教
xuān jiào/jiāo
1.宣布教令。 2.宣扬教化。 3.宋代迪功郎的别称。 4.宣传和教育。 -
宫教
gōng jiào/jiāo
1.皇宫中的礼教。 2.宋代宫学的教授。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有《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诗。 -
家教
jiā jiào
1、受聘到别人家中进行文化、艺术等教育(多指对孩子):~工作。2、受聘到别人家中进行文化、艺术等教育的人:请~|当~。 -
富教
fù jiào/jiāo
《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
小教
xiǎo jiào/jiāo
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简称。 -
应教
yīng/yìng jiào/jiāo
魏晋以来称应诸王之命而和的诗文。南朝宋湛茂之有《历山草堂应教》诗。唐王维有《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赵殿成笺注:"魏晋以来,人臣放文字间,有属和于天子,曰应诏;于太子,曰应令;于诸王,曰应教。" -
就教
jiù jiào/jiāo
请教;求教:移樽~ㄧ~于专家。 -
尽教
jìn/jǐn jiào/jiāo
听凭,不管。 -
布教
bù jiào
1.颁布教令;施行教化。 2.佛教语。传布教义。 -
师教
shī jiào/jiāo
指学校教育。 -
帅教
shuài jiào/jiāo
遵循教导。 -
帮教
bāng jiào
帮助和教育:对失足青少年要做好~工作。 -
幸教
xìng jiào/jiāo
犹赐教。 -
幼教
yòu jiào/jiāo
幼儿教育的简称。 -
异教
yì jiào/jiāo
1.不同的教化。 2.不是自己所信奉的宗教。 3.特指非正统的宗教。 4.非正统的思想学派。 -
弼教
bì jiào
辅助教化。多指以刑辅教。语出《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孔传:"弼﹑辅,期﹑当也。叹其能以刑辅教,当于治体。" -
形教
xíng jiào/jiāo
犹象教。谓以形象施行教化。 -
往教
wǎng jiào/jiāo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 -
待教
dài/dāi jiào/jiāo
1.需要教育。 2.要使,且让。 -
德教
dé jiào/jiāo
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怠教
dài jiào/jiāo
忽视教化。 -
恒教
héng jiào/jiāo
犹恒训。 -
惠教
huì jiào/jiāo
犹赐教。 -
手教
shǒu jiào/jiāo
亲自教育。 -
意教
yì jiào/jiāo
谓相示以意进行教育。 -
慈教
cí jiào/jiāo
慈母的教诲。 -
截教
jié jiào/jiāo
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一种宗教。与阐教对立。 -
执教
zhí jiào/jiāo
任教。 -
承教
chéng jiào
1.接受教令。 2.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
掌教
zhǎng jiào/jiāo
1.主管教授。 2.伊斯兰教礼拜寺的教长。 3.白莲教的教长。亦谓主管教务。 -
改教
gǎi jiào/jiāo
改任教官。旧时教官简称教。 -
抚教
fǔ jiào/jiāo
抚育教养。 -
拘教
jū jiào/jiāo
拘泥于礼教。 -
拜教
bài jiào
拜受教诲。 -
指教
zhǐ jiào/jiāo
指点教导:指教一二|多多指教。 -
排教
pái/pǎi jiào/jiāo
道教的一派。起源于古代湘江﹑赣江中运驶木排者以符箓为人治病除妖,以后形成教派,曾流行于湖南﹑江西等省沿江各地。木排,即木簰,故又称簰教。 -
提教
tí/dī/dǐ jiào/jiāo
提示,启发。 -
攀教
pān jiào/jiāo
高攀求教。 -
攒教
zǎn/cuán jiào/jiāo
怂恿﹐唆使。 -
收教
shōu jiào/jiāo
收拘管教。 -
放教
fàng jiào/jiāo
使;令。 -
政教
zhèng jiào/jiāo
1.政治与教化。 2.指军中号令。 3.政权与教权。参见"政教合一"。 -
敕教
chì jiào
帝王的命令。 -
教区
jiào/jiāo qū/ōu
天主教主教管辖的宗教事务行政区。新教的一些教会也用来作为宗教事务行政区的名称。 -
教法
jiào/jiāo fǎ
1.亦作"教灋"。法典;法规。 2.犹教义,教理。 3.教育方法。 -
教戒
jiào/jiāo jiè
教导和训戒。 -
教演
jiào/jiāo yǎn
1.讲解;解说。 2.教练;训练。 -
教指
jiào/jiāo zhǐ
教导。 -
教率
jiào/jiāo shuài/lǜ
教授引导。 -
教室
jiào/jiāo shì
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
教令
jiào/jiāo líng/lǐng/lìng
军队中通常以命令形式颁发的带试验性的原则规定,如飞行教令、步兵武器实弹射击教令等。 -
教皇
jiào/jiāo huáng
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任期终身,驻在梵蒂冈。 -
教服
jiào/jiāo fú/fù
犹教练,训练。 -
教坛
jiào/jiāo tán
讲台。 -
教忠
jiào/jiāo zhōng
谓教以忠诚之道理。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
教术
jiào/jiāo shù/shú/zhú
教育方法。 -
教主
jiào/jiāo zhǔ
某一宗教的创始人,如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 -
教派
jiào/jiāo pài
某种宗教内部的派别。 -
教练
jiào/jiāo liàn
①训练别人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如体育运动和驾驶汽车、飞机等):~车ㄧ~工作ㄧ~得法。②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员:足球~。 -
教导
jiào/jiāo dǎo
教育指导:~处ㄧ~有方。 -
教案
jiào/jiāo àn
教案1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教案2 [jiào’àn]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也指人民反抗教会欺压而引起的外交事件。 -
教约
jiào/jiāo yuē/yāo
教训约束。 -
教养
jiào/jiāo yǎng
①教育培养:~子女。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 -
教益
jiào/jiāo yì
受教导后得到的益处: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使我们能够得到~。 -
教士
jiào/jiāo shì
基督教会传教的神职人员。 -
教正
jiào/jiāo zhèng
〈书〉指教改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送上拙著一册,敬希~。 -
教务
jiào/jiāo wù
学校中跟教学活动有关的行政工作:~处。 -
教父
jiào/jiāo fù/fǔ
①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纪在制订或阐述教义方面有权威的神学家。②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男性监护人。 -
教官
jiào/jiāo guān
军队、军校中担任教练的军官。 -
教子
jiào zǐ
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
教席
jiào/jiāo xí
指教师的职务。 -
教勉
jiào/jiāo miǎn
教导勉励。 -
教唆
jiào/jiāo suō
怂恿指使(别人做坏事):~犯。 -
教头
jiào/jiāo tóu/tou
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后来也泛指传授技艺的人。现也指体育运动的教练员(含诙谐意)。 -
教职
jiào/jiāo zhí
1.《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 2.指教官。 3.指教员的职务。 -
教卫
jiào/jiāo wèi
受过训练的卫士。 -
教泽
jiào/jiāo zé/shì
教化或教育的恩泽。 -
教本
jiào/jiāo běn
教科书;课本。 -
教员
jiào/jiāo yuán
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中学~。 -
教乘
jiào/jiāo chéng/shèng
佛教语。指佛教﹑佛法。 -
教数
jiào/jiāo shù/shǔ/shuò
教育的方法。 -
教命
jiào/jiāo mìng
1.犹教令。上对下的告谕。 2.犹指示。 -
教扰
jiào/jiāo rǎo
训练使之驯服。 -
教管
jiào/jiāo guǎn
教育管束。 -
教督
jiào/jiāo dū
教导督促。 -
教友
jiào/jiāo yǒu
1.指能给予教导的朋友。 2.称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亦泛指教徒。 -
教坊
jiāo fāng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设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
教告
jiào/jiāo gào
犹教导;教诲。 -
教习
jiào/jiāo xí
①教员的旧称。②〈书〉教授(学业);教练 ①:~书法ㄧ~水军。 -
教理
jiào/jiāo lǐ
指教化之理。 -
教军
jiào/jiāo jūn
太平天国时期贵州的农民起义军为白莲教所领导,故名"教军"。参见"号军"。 -
教师
jiào/jiāo shī
教员:人民~。 -
教卒
jiào/jiāo zú/cù
受过训练的士兵。 -
教诱
jiào/jiāo yòu
教育诱导。 -
教书
jiào/jiāo shū
教学生学习功课:~先生 ㄧ他在小学里~。 -
教名
jiào/jiāo míng
出生和受洗时取的名字,以区别于姓氏。 -
教勖
jiào/jiāo xù
教育勉励。 -
教肄
jiào/jiāo yì
教学;教授。 -
教宗
jiào/jiāo zōng
即“教皇”。 -
教母
jiào/jiāo mǔ
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 -
教当
jiào/jiāo dāng/dàng
犹教唆。 -
教手
jiào/jiāo shǒu
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
教招
jiào/jiāo zhāo
教诏,教训。 -
教典
jiào/jiāo diǎn
1.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 2.犹教义,教条。 3.指佛经。 -
教旨
jiào/jiāo zhǐ
1.上对下的告谕。 2.教皇的旨意。 -
教义
jiào/jiāo yì
某一种宗教所信奉的道理。 -
教学
jiào/jiāo xué
教书。另见jiàoxué。 -
教迪
jiào/jiāo dí
教育开导。 -
教示
jiào/jiāo shì
教导;训诲。 -
教条
jiào/jiāo tiáo/tiāo
①宗教上的信条,只要求信徒信从,不容许批评怀疑。②只凭信仰,不加思考而盲目接受或引用的原则、原理。③指教条主义。 -
教笞
jiào/jiāo chī
教训鞭笞。 -
教工
jiào/jiāo gōng
学校里的教员、职员和工人的合称。 -
教顺
jiào/jiāo shùn
1.教训。顺,通"训"。 2.谓教练使驯服。 -
教帖
jiào/jiāo tiè/tiě/tiē
公侯﹑大臣的书面命令。 -
教规
jiào/jiāo guī
宗教要求教徒遵守的规则。 -
教育
jiào/jiāo yù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 -
教驯
jiào/jiāo xùn
1.教训。 2.训练。 -
教改
jiào/jiāo gǎi
教育改革。 -
教会
jiào/jiāo huì/kuài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派的信徒的组织。 -
教场
jiào/jiāo cháng/chǎng
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
教阅
jiào/jiāo yuè
教练;训练。 -
教具
jiào/jiāo jù
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 -
教喻
jiào/jiāo yù
犹教导。 -
教廷
jiào/jiāo tíng
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机构,设在罗马城梵蒂冈。 -
教道
jiào/jiāo dào
同"教导"。 -
教灋
jiào/jiāo fǎ
见"教法"。 -
教授
jiào/jiāo shòu
①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数学ㄧ~有方。②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 -
教徒
jiào/jiāo tú
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人。 -
教刑
jiào/jiāo xíng
古代学校所用的刑罚。 -
教敕
jiào/jiāo chì
教诫;教训。 -
教堂
jiào/jiāo táng
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
教材
jiào/jiāo cái
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 -
教化
jiào/jiāo huà/huā
〈书〉教育感化。 -
教程
jiào/jiāo chéng
专门学科的课程(多用做书名):近代史~ㄧ政治经济学~。 -
教辞
jiào/jiāo cí
命令。 -
教治
jiào/jiāo zhì
教化,教育。 -
教民
jiào mín
1.教育人民。 2.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 -
教护
jiào/jiāo hù
犹管理。 -
教禁
jiào/jiāo jīn/jìn
教化和禁令。 -
教训
jiào/jiāo xùn
①教育训戒:~孩子。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接受~,改进工作。 -
教墨
jiào/jiāo mò
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
教诲
jiào/jiāo huì
〈书〉教训;教导:谆谆~。 -
教谏
jiào/jiāo jiàn
教导与规劝。 -
教象
jiào/jiāo xiàng
谓把教育的法则形诸文字,成为条文。 -
教言
jiào/jiāo yán
教诲的话。 -
教鞭
jiào/jiāo biān
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 -
教读
jiào/jiāo dú/dòu
1.教书。 2.指教师。 -
教诏
jiào/jiāo zhào
教诲;教训。 -
教范
jiào/jiāo fàn
军事上指技术方面的基本教材,如射击教范、维护修理教范等。 -
教长
jiào zhǎng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主持伊斯兰教清真寺教务的阿訇的称呼。有时与“伊玛目”同义。 -
教龄
jiào/jiāo líng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年数。 -
教门
jiào/jiāo mén
①(~儿)指伊斯兰教。②教派。 -
教谕
jiào/jiāo yù
1.学官名。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2.教导。 -
教诫
jiào/jiāo jiè
同"教戒"。 -
教首
jiào/jiāo shǒu
教头。古代教授武艺的教师。 -
敦教
dūn/duì jiào/jiāo
1.勉励教诲。 2.注重礼教。 -
敷教
fū jiào/jiāo
布施教化。语出《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
文教
wén jiào/jiāo
1.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2.文告教令。 3.文化教育。 -
新教
xīn jiào
基督教的一派。是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的统称。与天主教﹑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在中国﹐通常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 -
方教
fāng jiào/jiāo
佛教语。方广之教。 -
施教
shī jiào/jiāo
进行教育。 -
旧教
jiù jiào/jiāo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称天主教为旧教。 -
时教
shí jiào/jiāo
1.四时进行的教育。 2.当时的教化。 -
昌教
chāng jiào
善美的教化。 -
明教
míng jiào/jiāo
1.高明的指教。对别人言论书札的敬语。 2.修明教育。 3.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 -
显教
xiǎn jiào/jiāo
能以语言文字阐明佛教教义的教派。与密教相对而言。天台﹑华严﹑净土诸宗属显教。 -
普教
pǔ jiào/jiāo
普通教育。 -
景教
jǐng jiào/jiāo
基督教的支派。五世纪初叙利亚人聂斯托利所创。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波斯人阿罗本带其经典入长安,太宗诏准建寺传教。初称波斯经教,后称景教,其寺称波斯寺,天宝时改名大秦寺。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 -
智教
zhì jiào/jiāo
犹智育。 -
服教
fú/fù jiào/jiāo
遵从教化;接受教诲。 -
末教
mò jiào/jiāo
1.谓后来行事的指导;未来的借鉴。 2.无关根本的教导。 -
本教
běn jiào
1.谓农事。 2.根本性的教育。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吐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
权教
quán jiào/jiāo
佛法有权﹑实二教。权教为凡夫﹑小乘说法,取权宜义,如《阿含经》是。 -
束教
shù jiào/jiāo
谓受名教约束。 -
条教
tiáo/tiāo jiào/jiāo
法规,教令。 -
来教
lái jiào/jiāo
1.来相教益。 2.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
枉教
wǎng jiào/jiāo
敬辞。犹言屈尊赐教。 -
树教
shù jiào/jiāo
树立教化。 -
梵教
fàn jiào/jiāo
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
洋教
yáng jiào/jiāo
指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基督教。 -
正教
zhèng jiào
也称“东正教”。与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16世纪末,莫斯科大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而自主,成为俄罗斯正教。主要分布在希腊、塞浦路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等国。1727年后,俄罗斯正教正式派传教士进入中国。 -
武教
wǔ jiào/jiāo
军事教育。 -
死教
sǐ jiào/jiāo
指教民重战。 -
殉教
xùn jiào/jiāo
指为某种宗教信仰而献身。 -
母教
mǔ jiào/jiāo
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 -
求教
qiú jiào/jiāo
请求指教。 -
治教
zhì jiào/jiāo
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
法教
fǎ jiào/jiāo
1.法制教化。 2.佛法之教化。 -
浅教
qiǎn/jiān jiào/jiāo
浅俗之教。 -
浄教
jìng jiào/jiāo
佛教。 -
清教
qīng jiào/jiāo
1.使教化清明。 2.高明的教诲。对人的意见的尊称。 -
渐教
jiàn/jiān jiào/jiāo
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 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
演教
yǎn jiào/jiāo
1.传布教化。 2.指传布佛教教义。 -
犯教
fàn jiào/jiāo
违反教令;违背礼教。 -
狥教
xùn jiào/jiāo
为宗教舍身。狥,通"殉"。 -
玄教
xuán jiào/jiāo
1.犹圣教。 2.指佛教或道教。 -
率教
shuài/lǜ jiào/jiāo
1.实行教化。 2.遵从教导。 -
王教
wáng jiào/jiāo
1.王者的教化。 2.王者的命令。 -
甘教
gān jiào/jiāo
萨满教的别名。 -
电教
diàn jiào/jiāo
电化教育的简称:~馆ㄧ~中心。 -
男教
nán jiào/jiāo
对男子的教化。 -
畅教
chàng jiào
犹言明达教化。 -
番教
fān/pān jiào/jiāo
轮番操练。 -
白教
bái jiào
喇嘛教噶举派的俗称。 -
祆教
xiān jiào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 2.泛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
皇教
huáng jiào/jiāo
皇帝的教化﹑政令。 -
真教
zhēn jiào/jiāo
1.指佛教﹐佛法。 2.指纯真的教化。 -
碎教
suì jiào/jiāo
烦琐的礼教。 -
示教
shì jiào/jiāo
显示出来,使人们有所领悟。 -
礼教
lǐ jiào/jiāo
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 -
社教
shè jiào/jiāo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简称。 -
神教
shén jiào/jiāo
1.指佛的法力。 2.指谶纬假托天命之言。 3.指教化。 -
私教
sī jiào/jiāo
私人的指示。 -
种教
zhǒng/zhòng jiào/jiāo
种族和宗教。 -
科教
kē jiào/jiāo
科学教育:~片ㄧ~战线。 -
空教
kōng/kòng/kǒng jiào/jiāo
佛教语。以阐发般若经部诸法皆空为宗旨的教法。亦泛指佛教。 -
立教
lì jiào/jiāo
树立教化;进行教导。 -
竺教
zhú/dǔ jiào/jiāo
佛教。 -
笃教
dǔ jiào/jiāo
竭诚于教化。 -
符教
fú jiào/jiāo
书面的教令;批示。 -
答教
dá/dā jiào/jiāo
准备用来解答问题的答案。 -
管教
guǎn jiào/jiāo
①约束教导:严加~。②管制并劳教:~所丨解除~。 -
箴教
zhēn jiào/jiāo
规劝教导。 -
红教
hóng/gōng jiào/jiāo
藏族地区喇嘛教的一派。8世纪到9世纪盛行。 -
罢教
bà jiào
教师为争取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联合停止教课。 -
翊教
yì jiào/jiāo
同"翼教"。 -
翼教
yì jiào/jiāo
维护圣教。 -
老教
lǎo jiào/jiāo
老于任所的教官。 -
考教
kǎo jiào/jiāo
指考察官吏的教化。 -
耶教
yé/yē jiào/jiāo
耶稣教的简称。 -
聆教
líng jiào/jiāo
听受教益。常用于书札。 -
胎教
tāi jiào/jiāo
孕妇谨言慎行﹐心情舒畅﹐给胎儿以良好影响﹐谓之"胎教"。 -
膺教
yīng jiào/jiāo
承宣教化。 -
至教
zhì jiào/jiāo
1.最好的教导。 2.谓极其高明的道理和见解。 -
莫教
mò/mù jiào/jiāo
犹莫非。 -
行教
xíng/háng jiào/jiāo
进行教学。 -
西教
xī jiào/jiāo
1.指佛教。 2.指耶稣教。 -
见教
jiàn/xiàn jiào/jiāo
客套话,指教(我):有何~? -
言教
yán jiào/jiāo
用话语引导、教育人:言教不如身教。 -
计教
jì jiào/jiāo
打算﹔考虑。 -
讨教
tǎo jiào/jiāo
犹请教。 -
训教
xùn jiào/jiāo
1.谓施教化﹐使顺服。 2.教导﹔教训。 3.指谕告的文书。 -
设教
shè jiào/jiāo
1.实施教化。 2.指办学。 -
误教
wù jiào/jiāo
进行错误的或质量低劣的教学。 -
讲教
jiǎng jiào/jiāo
犹讲授。 -
诗教
shī jiào/jiāo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却温和委婉,即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击。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符合《诗经》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成为封建社会衡量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要标准。 -
诰教
gào jiào/jiāo
告诫﹑教育。 -
诱教
yòu jiào/jiāo
诱导教诲。 -
诲教
huì jiào/jiāo
教诲。 -
说教
shuō/shuì/yuè jiào/jiāo
1.讲解和教授。 2.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讲道理。 3.宗教信徒宣传教义。 -
请教
qǐng jiào/jiāo
1.指边远之地的人请求接受教化﹐愿意臣服﹑归化。 2.请求指教﹔请求告诉。 -
调教
tiáo/diào jiào/jiāo
教养训练:孩子越小越容易调教。 -
谕教
yù jiào/jiāo
晓谕教诲。 -
象教
xiàng jiào/jiāo
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
豫教
yù jiào/jiāo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唐孔颖达疏:"微者言礼之教人豫前事微之时,豫教化之。"后指预为教育﹑感化。 -
贞教
zhēn jiào/jiāo
1.谓以贞正之道教民。 2.贞正的教化。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