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指” 词语大全
-
一指
yī zhǐ
1.一个指头。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4.一个宗旨。 -
万指
wàn/mò zhǐ
一万个手指。古代以手指来计算奴隶的人数,万指即千人。常用以形容奴仆之众多。 -
二指
èr zhǐ
食指。 -
三指
sān zhǐ
中指。 -
上指
shàng/shǎng zhǐ
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 2.见"上旨"。 -
中指
zhōnɡ zhǐ
手的第三指。 -
主指
zhǔ zhǐ
同"主旨"。 -
举指
jǔ zhǐ
犹举止﹐行动。 -
事指
shì zhǐ
行事的宗旨。 -
五指
wǔ zhǐ
1.五个手指。 2.五个脚指。 -
使指
shǐ zhǐ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挥调度。语出汉贾谊《治安策》:"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2.谓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 -
亲指
qīn/qìng zhǐ
谓用手指指点点。 -
代指
dài zhǐ
生在指甲旁的疮。 -
传指
chuán/zhuàn zhǐ
传授的意旨。 -
倒指
dǎo/dào zhǐ
谓屈指计算。 -
偏指
piān zhǐ
偏私的意愿。指,同"旨"。 -
偻指
lǚ/lóu zhǐ
屈指而数;屈指。 -
僮指
tóng/zhuàng zhǐ
《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后即以"僮指"称僮仆,奴婢。 -
六指
liù/lù zhǐ
1.谓上下四方。 2.谓一手(或脚)长六个指头。 -
划指
huá/huà zhǐ
犹比划。 -
初指
chū zhǐ
见"初旨"。 -
制指
zhì zhǐ
支配,使唤。 -
匠指
jiàng zhǐ
工匠。语本《庄子.胠箧》:"毁絶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
十指
shí zhǐ
1.十个手指。 2.借指双手。 3.指十个足趾。详"十指仓"。 4.十个要旨。 -
千指
qiān zhǐ
一人十指,千指,形容人多。 -
历指
lì zhǐ
拶指。旧时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紧收。历,通"枥"。 -
句指
jù/gōu zhǐ
恭谨貌。 -
合指
hé/gě zhǐ
合乎意向;合乎意旨。指,通"恉"。 -
同指
tóng/tòng zhǐ
主旨相同。 -
君指
jūn zhǐ
左手的中指。 -
咋指
zhà/zǎ/zhā zhǐ
谓咬指出血以自誓。 -
啮指
niè zhǐ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
啸指
xiào zhǐ
谓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
喻指
yù zhǐ
见"喻旨"。 -
噬指
shì zhǐ
典出《后汉书.周盘传》:"盘同郡蔡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李贤注:"噬,啮也。"后以谓母子相眷念。 -
回指
huí zhǐ
1.转而指向。 2.指转而指责。 -
堕指
duò/huī zhǐ
谓冻掉手指。 -
大指
dà zhǐ
1.见"大旨"。 2.拇指。 -
失指
shī zhǐ
1.亦作"失旨"。 2.不合帝王旨意。 -
季指
jì zhǐ
小指。 -
妙指
miào zhǐ
犹妙旨。 -
字指
zì zhǐ
文字的含意。 -
宏指
hóng zhǐ
见"宏旨"。 -
宗指
zōng zhǐ
犹宗旨。 -
密指
mì zhǐ
私下之意。 -
将指
jiāng/jiàng zhǐ
〈书〉手的中指;脚的大趾。 -
小指
xiǎo zhǐ
手的第五指。 -
展指
zhǎn zhǐ
谓竖起指头以示数目。 -
屈指
qū zhǐ
1.弯着指头计数。 2.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3.首屈一指。喻特出。 -
巡指
xún zhǐ
犹弹指。极言时间之快。 -
巨指
jù zhǐ
大拇指。 -
布指
bù zhǐ
1.伸开手指。 2.指伸曲手指。 3.谓挥动手指。 4.指挥笔书写。 -
希指
xī zhǐ
1.亦作"希旨"。 2.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
弹指
dàn/tán zhǐ
形容时间极短:弹指之间|弹指一挥间。 -
微指
wēi zhǐ
见"微旨"。 -
悬指
xuán zhǐ
谓定向悬挂。 -
手指
shǒu zhǐ
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 -
意指
yì zhǐ
见"意旨"。 -
戒指
jiè zhǐ
(~儿)套在手指上做纪念或装饰用的小环,用金属、玉石等制成。 -
截指
jié zhǐ
砍下手指。表示坚决之意。 -
戟指
jǐ zhǐ
1.伸出或竖起食指和中指。 2.谓伸出手指斥责他人。 -
戳指
chuō zhǐ
伸出指头指着。 -
扳指
bān zhǐ
攀扯,诬指。 -
承指
chéng zhǐ
见"承旨"。 -
护指
hù zhǐ
即扳指。一种用象牙﹑兽骨或玉石﹑玛瑙等制成的圆环﹐射箭时套在拇指上﹐以利勾弦。 -
拇指
mǔ zhǐ
手或脚的大指。 -
拈指
niān zhǐ
犹弹指。形容时间短暂。 -
招指
zhāo zhǐ
犹指挥。 -
拘指
jū zhǐ
拱手。两手弯转,合抱致敬。 -
拶指
zā/zǎn zhǐ
旧时夹手指的刑具。 -
指化
zhǐ huà/huā
谓用法术指物而使其变化。 -
指会
zhǐ huì/kuài
谓对着四达之路。 -
指事
zhǐ shì
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2.谓手指某事。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 -
指列
zhǐ liè
指点列举。 -
指划
zhǐ huá/huà
讲话时用手势比划示意。 -
指使
zhǐ shǐ
①支使;使唤:指使别人|以奉指使|受人指使。②唆使:幕后指使。 -
指代
zhǐ dài
谓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 -
指南
zhǐ nán/nā
指南针。比喻正确的指导或依据:人生指南|旅行指南。 -
指办
zhǐ bàn
指派办理。 -
指动
zhǐ dòng
春秋时,郑国大臣子公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郑灵公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子公,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 -
指凑
zhǐ còu
犹行止。 -
指克
zhǐ kè
指定期限。 -
指分
zhǐ fēn/fèn
1.指点安排。 2.清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
指供
zhǐ gōng/gòng
1.审讯人员指定被告按主观性审判意图招供。2.证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关证据。如:指供是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 -
指决
zhǐ jué
即扳指。射箭时套于拇指用以钩弦之具。 -
指刺
zhǐ cì/cī
指斥讽刺。 -
指令
zhǐ líng/lǐng/lìng
指定计算机的操作和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一组字符代码。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可被中央处理器理解和执行。操作码规定计算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所在地址和操作结果要送往的地址。参见“指令系统”。 -
指任
zhǐ rèn/rén
指定任命。 -
指付
zhǐ fù
将事情托付给指定的人。 -
指准
zhǐ zhǔn
确定。 -
指佞
zhǐ nìng
1.见"指佞草"。 2.谓指摘邪佞。 -
指似
zhǐ sì/shì
指与;指点。 -
指仗
zhǐ zhàng
指望依靠。 -
指冠
zhǐ guān/guàn
头发直竖,顶着帽子。比喻愤怒的样子。 -
指出
zhǐ chū
1.指点出来。 2.提出论点看法。 -
指儗
zhǐ nǐ/yì
比拟。 -
指切
zhǐ qiē/qiè
指摘;指责。 -
指书
zhǐ shū
用指尖代笔写字。为书法艺术的一种。 -
指囷
zhǐ qūn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后以"指囷"喻慷慨资助。 -
指约
zhǐ yuē/yāo
1.谓旨意简约。 2.约束。 3.指环。参见"指环"。 -
指意
zhǐ yì
1.旨意,意向。 2.内容意义。 3.稽考其意。指,通"稽"。 -
指掌
zhǐ zhǎng
1.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朱熹集注:"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 2.比喻事情容易办。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 3.手指和手掌。 4.抵掌,击掌。 -
指婚
zhǐ hūn
清制,皇族子女的婚嫁,由皇帝批定,称为"指婚"。 -
指示
zhǐ shì
①指给人看:指示牌|指示代词。②指点;指引:指示一二|予以指示。③指示下级、晚辈的文件、意见:长辈的指示|按上级指示办。 -
指役
zhǐ yì
役使。 -
指受
zhǐ shòu
1.受命。 2.指点传授。 -
指据
zhǐ jù/jú
旁证博引。 -
指取
zhǐ qǔ
以指捡取。亦以喻轻易。 -
指擿
zhǐ tī/zhì/zhāi
用手指抓搔。 -
指教
zhǐ jiào/jiāo
指点教导:指教一二|多多指教。 -
指向
zhǐ xiàng
1.对着,向着。 2.指点的方向。 -
指寡
zhǐ guǎ
见"指画"。 -
指爪
zhǐ zhǎo/zhuǎ
1.指甲。 2.趾甲;爪子。 3.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指戳
zhǐ chuō
指指点点,在背后讥刺。 -
指目
zhǐ mù
1.手指而目视之。语本《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后以"指目"谓众所注视或众所指责。 2.引申为瞩目。 -
指舍
zhǐ shè/shě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后以"指舍"用为人子侍亲尽孝的典故。 -
指期
zhǐ qī/jī
犹指日,不日。限期。 -
指呼
zhǐ hū
指挥;使唤。 -
指月
zhǐ yuè
佛教语。以指譬教,以月比法。 -
指告
zhǐ gào
指点晓谕。 -
指撝
zhǐ huī/wéi
见"指挥"。 -
指攀
zhǐ pān
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 -
指料
zhǐ liào
指望;期望。 -
指奏
zhǐ zòu
旨趣,宗旨。 -
指状
zhǐ zhuàng
犹描摹。 -
指名
zhǐ míng
1.犹知名;著名。谓其人之名受人注意。 2.犹知名;著名。谓诗文﹑技艺等受人注意。 3.指出姓名。 4.指出罪名。 -
指数
zhǐ shù/shǔ/shuò
①见“幂③”。②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指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值之比。经济工作中常用的指数有生产指数、物价指数、生活费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等。 -
指抉
zhǐ jué
1.犹指摘。 2.指名挑选。 -
指称
zhǐ chēng
1、指出;声称:该公司在诉状中~对方违约。2、指示井称呼:江西人用‘老表’来相互~。 -
指泼
zhǐ pō
指点;指挥。 -
指瑕
zhǐ xiá
指摘缺点。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有《指瑕》篇。 -
指略
zhǐ lüè
犹要旨。 -
指支
zhǐ zhī
犹四肢。 -
指疵
zhǐ cī
指出缺点。 -
指的
zhǐ de
确切指明。 -
指画
zhǐ huà
1.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2.谓用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3.指点,规划。 4.见"指头画"。 -
指授
zhǐ shòu
1.指导;传授。 2.犹指示。 -
指环
zhǐ huán
1.亦作"指镮"。 2.以金属或宝石制成的小环,约于指上,作为饰物或信物。今称戒指。 -
指甲
zhǐ jiǎ
1.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亦泛指指爪。 2.凤仙花的别名。 -
指宜
zhǐ yí
犹阐明。 -
指拏
zhǐ ná
提供拿获罪犯的线索。 -
指拟
zhǐ nǐ
指望,指靠。 -
指执
zhǐ zhí
抓住把柄。 -
指索
zhǐ suǒ
指定索取。 -
指正
zhǐ zhèng
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
指涂
zhǐ tú
见"指途"。 -
指喻
zhǐ yù
指正告知。 -
指尽
zhǐ jìn/jǐn
谓屈指数尽。 -
指占
zhǐ zhān/zhàn
1.指为己有,占有。 2.以指排十二支占卜。 -
指实
zhǐ shí
1.指明实际情况。 2.犹实据。 3.核实。指,通"稽"。《荀子.正名》:"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三》:"指应读作稽……指实亦稽实也。"一说为指明实事,见杨倞注。 4.证实。指,通"稽"。 -
指纹
zhǐ wén/wèn
手指末节内侧表面的花纹结构。分为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三类。自胚胎第三个月形成后终身不变,各人不同,各指不同。指纹登记为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人身同一认定手段,是刑事登记的一种。 -
指纵
zhǐ zòng/zǒng
见"指踪"。 -
指物
zhǐ wù
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 2.指明事物。 -
指津
zhǐ jīn
犹指路。 -
指日
zhǐ rì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
指控
zhǐ kòng
就某人某事向司法部门提出控告。 -
指景
zhǐ jǐng
1.指着太阳。 2.犹指日。谓为期不远。 -
指法
zhǐ fǎ
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 -
指导
zhǐ dǎo
①教导;指示引导:指导员|指导方针|指导思想。②指担任教练工作的人员:艺术指导|球队指导。 -
指桥
zhǐ qiáo
柔弱貌。 -
指射
zhǐ shè/yè/yì
1.犹指定。 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
指点
zhǐ diǎn
1.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 2.评说;指责。 3.指示,点拨。 -
指节
zhǐ jié
手指;手指的关节。 -
指破
zhǐ pò
点破;揭穿。 -
指属
zhǐ shǔ/zhǔ
指示。 -
指类
zhǐ lèi
归类,依据类型。 -
指嗾
zhǐ sǒu
指使;嗾使。 -
指极
zhǐ jí
1.谓指向北极星。 2.谓最高者的意旨。 -
指笑
zhǐ xiào
指点笑谑或讥笑。 -
指发
zhǐ fā/fà
发指。形容愤怒之极。 -
指尖
zhǐ jiān
手指的尖端部分。 -
指屈
zhǐ qū
犹言屈指可数。 -
指摭
zhǐ zhí
犹指摘。 -
指缝
zhǐ féng/fèng
指与指间的空隙。 -
指标
zhǐ biāo
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以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国民生产总值若干亿元,人口净增率千分之几,职工平均工资若干元等。 -
指印
zhǐ yìn
指纹的痕迹。亦指按捺在契约﹑证件﹑单据等处的指纹。 -
指省
zhǐ shěng/xǐng
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
指头
zhǐ tóu/tou
手指;指端。亦指脚趾。 -
指摘
zhǐ zhāi
1.亦作"指谪"。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2.指出并摘录。 -
指引
zhǐ yǐn
指点引导。 -
指痕
zhǐ hén
手指触物留下的痕迹。 -
指尺
zhǐ chǐ/chě
1.古时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为度而量,故称指尺。 2.度量,衡鉴。 -
指注
zhǐ zhù
1.指示;指点。 2.指指点点,指责。 -
指诓
zhǐ kuāng
哄骗。 -
指派
zhǐ pài
1.指名派遣,委派。 2.指摘。 -
指望
zhǐ wàng
①期望;希望:指望不得|指望重续旧好。②盼头;所期盼的:事情有指望了。 -
指路
zhǐ lù
1.犹望尘。 2.指引道路。 -
指拨
zhǐ bō
1.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2.指点;指挥。 -
指马
zhǐ mǎ
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则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谓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应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长短﹑多少。后遂以"指马"为争辩是非﹑差别的代称。 2.见"指鹿为马"。 -
指挥
zhǐ huī
①通过手势、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驾驭和控制乐队和合唱队表演的音乐家。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音乐团体必不可少的艺术领导者。其职责为指示速度、力度、分句及乐器进入,控制乐器间的平衡和音乐的气息,并挖掘作品每一细节的表情含义。②泛指发令调度:工程指挥部。 -
指弹
zhǐ dàn/tán
指责纠弹。 -
指申
zhǐ shēn
陈述。 -
指谏
zhǐ jiàn
指陈事实而进谏。 -
指臂
zhǐ bì/bei
手指与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 -
指怒
zhǐ nù
议论指斥。 -
指归
zhǐ guī
主旨;意向。 -
指难
zhǐ nán/nàn/nuó
犹赴难。 -
指明
zhǐ míng
指点明白。 -
指诲
zhǐ huì
犹指教。 -
指摹
zhǐ mó
按印在契约﹑证件﹑单据等上面的指纹。参阅清汤右曾《谈征.事部.指摹手摹》。 -
指督
zhǐ dū
指挥督促。 -
指配
zhǐ pèi
1.指定许配。 2.分配。 -
指说
zhǐ shuō/shuì/yuè
犹解说。 -
指斥
zhǐ chì
斥责;批评所挑出的错误:指斥朝政|毫不留情地指斥。 -
指腹
zhǐ fù
见"指腹为亲"。 -
指途
zhǐ tú
1.亦作"指涂"。 2.谓就道上路。 -
指鬼
zhǐ guǐ
犹见鬼。谓并无其事。 -
指定
zhǐ dìng
1.确定;认定。 2.犹指着。 -
指谪
zhǐ zhé
见"指摘"。 -
指道
zhǐ dào
见"指导"。 -
指语
zhǐ yǔ
用手指作种种姿势,代表不同字母,进行拼音通意,称为"指语"。指语又分双手语和单手语。中国聋哑学校试行的汉语拼音指语为单手语。指语的手势语总称手语,都是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方法。 -
指适
zhǐ shì/kuò
1.合乎主旨。 2.犹指归。 -
指诚
zhǐ chéng
谓誓表诚信。 -
指诀
zhǐ jué
要诀。 -
指驳
zhǐ bó
指摘驳斥。 -
指訾
zhǐ zǐ/zī
犹指责。 -
指食
zhǐ shí
犹美食。 -
指要
zhǐ yào/yāo
要旨;要义。 -
指迷
zhǐ mí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
指象
zhǐ xiàng
谓天以景象示意。 -
指视
zhǐ shì
1.以手指示。视,通"示"。 2.手指着看。语本《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指针
zhǐ zhēn
1.指示方向的针。亦指钟表指示时间或仪表指示度数的针。 2.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 -
指镮
zhǐ huán
见"指环"。 -
指论
zhǐ lùn/lún
议论。 -
指责
zhǐ zé/zhài
指摘;斥责。 -
指陈
zhǐ chén/zhèn
指明和陈述。 -
指议
zhǐ yì
指摘议论。 -
指讪
zhǐ shàn
指点讥讽。 -
指讦
zhǐ jié
指摘攻讦。 -
指认
zhǐ rèn
辩认并指出。如:由于叛徒指认,他被敌人逮捕了。 -
指趣
zhǐ qù/cù
1.亦作"指趋"。亦作"指趋"。 2.宗旨,意义。 3.犹志趣。 -
指证
zhǐ zhèng
指认并证明:现场目击者出庭~凶犯。 -
指识
zhǐ shí/zhì
1.识别。 2.介绍认识。 -
指钵
zhǐ bō
最小型号的花盆,尤指用于播种育苗(例如兰花种子育苗)。 -
指踪
zhǐ zōng
1.亦作"指纵"。 2.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 3.比喻指挥。 -
指错
zhǐ cuò
指示错误。如:给一个问路去车站的陌生人指错了路。 -
指解
zhǐ jiě/jiè/xiè
1.犹注解。 2.指点解说。 -
指言
zhǐ yán
犹指陈。 -
指鹿
zhǐ lù
见"指鹿为马"。 -
指辰
zhǐ chén
犹指日。 -
指首
zhǐ shǒu
指名告发。 -
指靠
zhǐ kào
依靠。 -
指顾
zhǐ gù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3.犹指挥。 -
指趋
zhǐ qū/cù
见"指趣"。 -
指麾
zhǐ huī
见"指挥"。 -
指裁
zhǐ cái
指示裁夺。 -
授指
shòu zhǐ
授以意旨。 -
捻指
niǎn/niē zhǐ
犹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掐指
qiā zhǐ
1.旧时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 2.用拇指轻点其他指头计算。 -
搬指
bān zhǐ
即扳指。用翠﹑玉做成的戴于右手大拇指上的装饰品。 -
擘指
bò zhǐ
大拇指。 -
攀指
pān zhǐ
诬供牵连。 -
支指
zhī zhǐ
谓手枝生一指而有六指。 -
教指
jiào/jiāo zhǐ
教导。 -
斑指
bān zhǐ
原为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后成为装饰品。 -
断指
duàn zhǐ
1.古代的一种肉刑。 2.泛谓斩断手指。 3.指被截断的手指。 -
森指
sēn zhǐ
繁茂高耸。 -
本指
běn zhǐ
见"本旨"。 -
束指
shù zhǐ
犹罢手,歇手。 -
条指
tiáo/tiāo zhǐ
逐条指摘。 -
枝指
zhī/qí zhǐ
大拇指旁歧生之指。 -
染指
rǎn zhǐ
《左传·宣公四年》载:郑灵公请大家吃甲鱼,却故意不给宋子公吃。宋子公就用手指伸到锅里蘸点汤尝尝味。后用“染指”比喻分得不该得到的利益。 -
柔指
róu zhǐ
纤柔的手指。 -
标指
biāo zhǐ
1.准则。 2.犹标榜。 3.批点。 -
桚指
zā/zǎn zhǐ
旧时酷刑之一。即用桚子夹受刑人的手指。 -
殊指
shū zhǐ
谓旨意或志趣不同。 -
泛指
fàn zhǐ
1.谓手指轻弹琴弦。 2.谓不专指一事或一人。 -
漫指
màn zhǐ
泛指。 -
点指
diǎn zhǐ
按手印。 -
炼指
liàn zhǐ
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 -
烧指
shāo zhǐ
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指,以示虔诚。 -
燃指
rán zhǐ
自烧手指,以示虔诚。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 -
燔指
fán zhǐ
见"烧指"。 -
爽指
shuǎng zhǐ
犹言违意。 -
特指
tè zhǐ
[认为某些事物所属的] 指定范围或角色。 -
玄指
xuán zhǐ
玄旨。 -
玉指
yù zhǐ
1.称美人的手指。 2.指冰柱。 -
班指
bān zhǐ
原是一种射箭用具,套在右手大指上,用以勾弦。后成为一种装饰品,多用玉或象牙制成。 -
眇指
miǎo zhǐ
精妙深微的旨意。 -
百指
bǎi zhǐ
犹言十口;十个人。 -
盈指
yíng zhǐ
1.盈满;众多。 2.多长手指。 -
盛指
shèng/chéng zhǐ
1.亦作"盛旨"。 2.犹盛意。 -
目指
mù zhǐ
用眼睛示意指点。 -
直指
zhí zhǐ
1.笔直指向;直趋。 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 3.汉武帝时朝廷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因出巡时穿着绣衣,故又称"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 -
短指
duǎn zhǐ
异常短的指(手指只有二个指节)。 -
确指
què zhǐ
确切指出。 -
禁指
jīn/jìn zhǐ
1.汉班固《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后因以"禁指"谓琴禁淫邪之意旨。 2.小手指。 -
科指
kē zhǐ
犹准则。 -
称指
chèn zhǐ
符合上意。 -
章指
zhāng zhǐ
1.亦作"章旨"。诗文的主旨。 2.经籍注释的一种形式。 -
素指
sù zhǐ
洁白的手指。 -
纤指
xiān/qiàn zhǐ
1.亦作"纎指"。 2.柔细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
约指
yuē/yāo zhǐ
戒指:举手露约指,如枣真金刚。 -
绕指
rào zhǐ
见"绕指柔"。 -
耆指
qí/shì zhǐ
语出《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郑玄注:"指事使人也﹐六十不与服戎﹐不亲学。"后以"耆指"谓年老。 -
股指
gǔ zhǐ
股票价格指数的简称。 -
背指
bèi zhǐ
1.向后指画。 2.在背后指点。 -
脚指
jiǎo/jué zhǐ
脚趾。 -
臂指
bì zhǐ
谓运用自如;指挥灵便﹐如臂之使指。语出汉贾谊《陈政事疏》:"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血指
xuè/xiě zhǐ
手指出血。谓不善其事。 -
衔指
xián zhǐ
奉旨。 -
要指
yào/yāo zhǐ
见"要旨"。 -
词指
cí zhǐ
言词意旨。 -
诎指
qū zhǐ
1.降低身分﹐屈己下人。 2.弯着指头计算。 -
诬指
wū zhǐ
无中生有地指控。 -
谕指
yù zhǐ
1.表明意思。指﹐通"旨"。 2.晓谕帝旨。指﹐通"旨"。 -
轮指
lún zhǐ
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几个手指交替动作,连续弹拨。 -
运指
yùn zhǐ
谓执笔写字时运动手指。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