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戎” 词语大全
-
一戎
yī róng
见"一戎衣"。 -
七戎
qī róng
古代泛称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
临戎
lín róng
亲临战阵;从军。 -
习戎
xí róng
练习武事。 -
事戎
shì róng
从事战争。 -
从戎
cóng/zòng róng
同“从军”:投笔从戎|捐躯远从戎。 -
伏戎
fú róng
1.埋伏军队或刺客。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众戎
zhòng róng
中草药。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紫参》。 -
佐戎
zuǒ róng
协理军务。 -
元戎
yuán róng
1.大的兵车。 2.大军。 3.主将,统帅。 4.军器名,弩的一种。 -
八戎
bā róng
八方之戎。 -
六戎
liù/lù róng
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礼.夏官.职方氏》"五戎六狄"郑玄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按,今本《尔雅.释地》作"七戎"。邢昺疏:"《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央(一作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后用以为西方民族之通称。 -
兵戎
bīng róng
①兵器:兵戎相见。②军队:屡佐大侯,以调兵戎。③战士: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 -
兴戎
xīng/xìng róng
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
典戎
diǎn róng
统率军队。 -
军戎
jūn róng
军队;军事。 -
冯戎
féng/píng róng
丰盛。 -
北戎
běi róng
古族名。即山戎。春秋时分布在今河北﹑山西北部。 -
即戎
jí róng
用兵;作战。 -
参戎
cān róng
1.参谋军务。 2.明清武官参将,俗称参戎。 -
吏戎
lì róng
官吏和将士。 -
和戎
hé/hè/huó/huò/hú róng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
大戎
dà róng
1.用以冲锋陷阵的兵车﹐即元戎。 2.唐代兵部尚书的别称。见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3.古族名。春秋时分布在晋国境内﹐当今山西太原附近。一说是周的同姓子孙。 -
奔戎
bēn róng
古族名。 -
女戎
nǚ róng
犹女祸。 -
姜戎
jiāng róng
春秋时西戎之别种,姜姓。 -
孋戎
lí/lì róng
即骊戎。春秋时部族名。西戎的一支。 -
寇戎
kòu róng
1.谓敌军来犯。 2.敌军。 3.匪患与战争。 -
封戎
fēng róng
散乱貌。 -
小戎
xiǎo róng
周代兵车的一种。 -
山戎
shān róng
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
布戎
bù róng
布列军队。 -
干戎
gān/gàn róng
犹兵戎。通称兵器﹑军队。泛指征伐或战争。 -
平戎
píng róng
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
徐戎
xú róng
1.古族名。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时曾为楚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并。 2.泛指异族。 -
徙戎
xǐ róng
晋代统治阶级中企图用武力强迫少数民族外迁的一种主张。 -
御戎
yù róng
1.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 2.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 -
总戎
zǒng róng
1.统管军事;统率军队。 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清时称总兵为总戎。 -
戎仗
róng zhàng
兵器,军械。 -
戎仆
róng pū/pú
犹戎御。 -
戎丑
róng chǒu
1.大众。 2.旧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3.武臣中的败类。 -
戎事
róng shì
1.军事;战事。 2.指军容。 -
戎亭
róng tíng
边境哨所。 -
戎心
róng xīn
谓敌国入侵的野心。 -
戎工
róng gōng
见"戎公"。 -
戎甲
róng jiǎ
兵器与铠甲。亦借指士卒。 -
戎垒
róng lěi
军营,营垒。 -
戎略
róng lüè
作战方略;军事谋略。 -
戎装
róng zhuāng
军装:一身戎装。 -
戎门
róng mén
军门。 -
戎场
róng cháng/chǎng
战场。 -
戎女
róng nǚ/rǔ
螟蛉的异名。 -
戎旃
róng zhān
军旗。借指战事,军队。 -
戎臣
róng chén
武臣。 -
戎帐
róng zhàng
军营。 -
戎律
róng lǜ
1.军机,军务。 2.军纪;军法。 -
戎衣
róng yī/yì
1.军服,战衣。 2.指军旅之事;兵事。 -
戎储
róng chǔ
兵器储备。 -
戎机
róng jī
1.战争;军事机宜。 2.战机;用兵的时机。 -
戎蛮
róng mán
1.亦作"戎曼"。即蛮氏。古族名。西戎的一支。春秋时分布于今河南颍河上游一带。后为楚所灭。 2.泛指四夷。 -
戎夷
róng yí
1.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数民族。 2.谓艰险不宁。 -
戎御
róng yù
兵车的驾御者。 -
戎疾
róng jí
大害,大难。 -
戎戎
róng róng
茂盛貌;浓密貌。 -
戎阵
róng zhèn
见"戎陈"。 -
戎虏
róng lǔ
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戎毡
róng zhān
西域出产的用鸟兽细毛制的毡子。 -
戎伍
róng wǔ
行伍;军队。 -
戎捷
róng jié
指战利品。 -
戎舰
róng jiàn
战船。 -
戎卒
róng zú/cù
兵士。 -
戎帅
róng shuài
1.军队的统帅。 2.指戎族军队的主将。 -
戎秩
róng zhì
武职。 -
戎昭
róng zhāo
1.兵戎之事。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 2.指军旅。武官名。 -
戎柄
róng bǐng
军权。 -
戎麾
róng huī
军旗。亦借指军队。 -
戎幕
róng mù
军府;幕府。 -
戎菽
róng shū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
戎右
róng yòu
1.周代陪乘之官。出军或田猎时,坐君主之右,执武器,担任保卫工作。 2.泛指军职。 -
戎公
róng gōng
1.亦作"戎工"。 2.兵事。 -
戎士
róng shì
将士;兵士。 -
戎统
róng tǒng
军政;军权。 -
戎叔
róng shū
见"戎菽"。 -
戎曼
róng màn
见"戎蛮"。 -
戎戒
róng jiè
战备。 -
戎节
róng jié
兵符。引申指兵权。 -
戎号
róng hào/háo
武官品级。犹今军衔。 -
戎首
róng shǒu
1.发动战争的主谋﹑祸首。 2.首先挑起事端或带头做坏事的人。 3.军队的主帅。 -
戎翟
róng dí/zhái
见"戎狄"。 -
戎辔
róng pèi
戎马的缰绳。引申指军务。 -
戎缮
róng shàn
指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 -
戎韬
róng tāo
1.即《六韬》。 2.韬略,军事谋略。 -
戎级
róng jí
军职。 -
戎索
róng suǒ
戎人之法。《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预注:"大原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戎法。"后以泛指法令。 -
戎路
róng lù
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后泛指兵车。 -
戎吏
róng lì
武官。 -
戎骑
róng qí
指戎族军队。亦泛指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军队。 -
戎务
róng wù
军务。 -
戎功
róng gōng
1.大功。 2.犹戎事。 -
戎枢
róng shū
兵部尚书之职。 -
戎盐
róng yán
即岩盐。因产于戎地,故名。 -
戎钺
róng yuè
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 -
戎役
róng yì
兵役。 -
戎轸
róng zhěn
兵车。亦借指军队。 -
戎校
róng xiào/jiào
将帅。 -
戎骖
róng cān
戎马。借指军队。 -
戎威
róng wēi
军威。 -
戎捍
róng hàn
军事防卫。 -
戎经
róng jīng
兵书。 -
戎歌
róng gē
军歌。 -
戎旗
róng qí
军旗。 -
戎章
róng zhāng
兵书;兵法。 -
戎棨
róng qǐ
军中仪仗。用以称主帅。 -
戎马
róng mǎ
战马。借指军旅征战:戎马关山北|戎马倥偬。 -
戎政
róng zhèng
军政;军旅之事。 -
戎落
róng luò/là
戎族聚居地。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戎重
róng zhòng/chóng
军事重任。 -
戎陈
róng chén/zhèn
1.亦作"戎阵"。 2.军伍;战阵。 -
戎阃
róng kǔn
犹帅府。 -
戎行
róng xíng/háng
1.行伍;军队。 2.指军旅之事。 -
戎卫
róng wèi
禁卫之兵。 -
戎副
róng fù/pì
副将。宋代泛指副总管﹑副钤辖等职,明始以副将为官名。 -
戎冠
róng guān/guàn
武职的官帽。 -
戎车
róng chē/jú
兵车。 -
戎旆
róng pèi
军旗。亦借指战事。 -
戎禁
róng jīn/jìn
禁卫。 -
戎戍
róng shù
行伍,军队。 -
戎旅
róng lǚ
军旅;兵事。 -
戎寄
róng jì
委以军务。 -
戎辂
róng lù
兵车。 -
戎籍
róng jí
军籍。 -
戎藩
róng fān
军府,幕府。 -
戎备
róng bèi
武备;战备。 -
戎弓
róng gōng
大弓。 -
戎貊
róng mò
戎和貊。貊,北狄的别称。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
戎荒
róng huāng
古指西方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 -
戎烬
róng jìn
谓遭受战火破坏。 -
戎器
róng qì
兵器。 -
戎服
róng fú/fù
军服。亦指着军服。 -
戎逻
róng luó
巡逻兵。 -
戎轩
róng xuān
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 -
戎羯
róng jié
戎和羯。古族名。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
戎狄
róng dí
1.亦作"戎翟"。 2.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
戎将
róng jiāng/jiàng
犹戎帅。军队的主将。 -
戎葵
róng kuí
即蜀葵。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红﹑紫﹑黄﹑白等颜色。供观赏。 -
戎具
róng jù
兵器。 -
戎华
róng huá/huà/huā
戎狄和华夏。犹中外。 -
掌戎
zhǎng róng
统领军队。 -
护戎
hù róng
指监察军务的官员。 -
旃戎
zhān róng
指军旅。 -
无戎
wú róng
1.没有相助的人。 2.没有战事。 -
昆戎
kūn róng
昆夷﹑犬戎的并称。多泛指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 -
有戎
yǒu róng
即有仍。有﹐词头。 -
条戎
tiáo/tiāo róng
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 -
治戎
zhì róng
作战;治军。 -
犬戎
quǎn róng
1.古族名。戎人的一支。即畎戎。又称畎夷﹑犬夷﹑昆夷﹑绲夷等。 2.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 3.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 4.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种。 5.传说中的国名。详"犬封国"。 -
理戎
lǐ róng
治军。 -
畎戎
quǎn róng
即犬戎。 -
五戎
wǔ róng
1.五种兵器。 2.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3.五种兵车。 4.五种导致战争之道。 -
九戎
jiǔ róng
1.九伐之兵。 2.九夷。 -
百戎
bǎi róng
古代对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总称。 -
监戎
jiān/jiàn róng
犹监军。 -
神戎
shén róng
即神农。 -
禁戎
jīn/jìn róng
犹禁军。 -
离戎
lí róng
古代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
秉戎
bǐng róng
执掌军政。 -
窥戎
kuī róng
犹观兵。谓检阅军队以显示军威。 -
竦戎
sǒng róng
谓劝戒戎人。竦﹐通"怂"。 -
籍戎
jí róng
编入军籍。犹入伍。 -
纂戎
zuǎn róng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2.谓继承先人武功。 -
统戎
tǒng róng
统帅;主将。 -
缵戎
zuǎn róng
《诗.大雅.韩奕》:"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孔颖达疏:"王身亲自命之云:汝当绍继光大其祖考之旧职,复为侯伯,以继先祖,无得弃我之教命而不用之。"后以"缵戎"指继承帝业。 -
羌戎
qiāng róng
泛指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
致戎
zhì róng
用兵征讨。 -
蒙戎
mēng/méng/měng róng
犹蓬松。披散纷乱的样子:狐裘蒙戎。 -
蕃戎
fán/fān/bō/pí róng
我国古代对西北边境各族的统称。蕃,通"番"。 -
西戎
xī róng
古代西北地区戎族,包括许多部落:西戎东迁|伯阳隐西戎。 -
讨戎
tǎo róng
征伐叛乱。 -
训戎
xùn róng
1.训诫军旅。 2.整饬武备。 -
设戎
shè róng
设置兵力。 -
讲戎
jiǎng róng
演武练兵。 -
诘戎
jié/jí róng
见"诘戎治兵"。 -
诸戎
zhū róng
古代称众少数民族。 -
豲戎
huán róng
古代戎族。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