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囊” 词语大全

  • 书囊 shū náng/nāng
    盛书籍的袋子。
  • 仪囊 yí náng/nāng
    隋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 佩囊 pèi náng/nāng
    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 倒囊 dǎo/dào náng/nāng
    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钱物。亦喻慷慨助人。
  • 倾囊 qīng náng/nāng
    1.谓尽出所有。 2.犹解囊,出钱。
  • 偃囊 yǎn náng/nāng
    即阴识。指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
  • 傍囊 bàng náng
    即鞶囊。用皮革制作的袋子,古时官吏用以盛放印绶。
  • 傒囊 xī/xì náng/nāng
    古代传说中的精怪名。
  • 兜囊 dōu náng/nāng
    包裹,行囊。
  • 入囊 rù náng/nāng
    明代皇子诞生百日后,即剃光头发,至十多岁始留发,一年多以后,选定吉日将头发向脑后总束而盛入黑色纱囊或麻布囊,谓之"入囊"。
  • 内囊 nèi/nà náng/nāng
    1.指家产,资财。 2.指贴身服用及收藏备用的衣物。
  • 冰囊 bīng náng
    即冰袋。
  • 决囊 jué náng/nāng
    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与楚大将龙且夹水而阵。信以沙囊壅水上游,诱龙且军渡水。待其半渡,使人掘开沙囊,水大至,因大败龙且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 包囊 bāo náng
    1. [方]∶装杂物的小包袱;囊袋。如:包囊中什么小东西都有。2.低等动物在环境恶劣时分泌出一种蛋白质薄膜包围于体外。
  • 印囊 yìn náng/nāng
    古代装印信的口袋。
  • 卵囊 luǎn náng/nāng
    阴囊。
  • 嗉囊 sù náng/nāng
    鸟类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如囊,在食道下部。食物在嗉囊里经过润湿和软化,再送入前胃和砂囊,利于消化。
  • 囊头 náng/nāng tóu/tou
    古代酷刑。以物蒙盖头部。
  • 囊土 náng/nāng tǔ
    以袋盛土。
  • 囊家 náng/nāng jiā/gū/jie
    设局聚赌抽头取利者。
  • 囊衣 náng/nāng yī/yì
    汉王吉(字子阳)为官清廉,离任无馀财,所载仅一囊衣而已。见《汉书.王吉传》。后以"囊衣"为居官不蓄财的典实。
  • 囊槛 náng/nāng jiàn/kǎn
    圈槛。
  • 囊肿 náng/nāng zhǒng
    囊性肿物,属于良性瘤样病变。如:表皮囊肿。
  • 囊底 náng/nāng dǐ/de
    犹囊中。袋子里面。
  • 囊风 náng/nāng fēng
    《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后以"囊风"称怒风。
  • 囊揣 náng/nāng chuǎi/chuài/chuāi/tuán/zh
    虚弱;软弱:鬓发苍白,身体囊揣。
  • 囊萤 náng/nāng yíng
    用袋装萤火虫。《晋书·车胤传》载:晋代车胤因家贫穷买不起灯油,夏天就用袋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日夜攻读,终于成为有学问的人。后以“囊萤”用作刻苦读书的典故。
  • 囊奏 náng/nāng zòu
    封事。
  • 囊载 náng/nāng zài/zǎi
    装入囊中运走。犹言尽其所有而取之。
  • 囊笥 náng/nāng sì
    袋子与箱笼。古代读书人多用以装书籍文稿。
  • 囊虚 náng/nāng xū
    犹囊空。
  • 囊楮 náng/nāng chǔ
    袋中的钱。
  • 囊箧 náng/nāng qiè
    1.犹囊笥。古代读书人多用以装书籍文稿,故亦借指书籍。 2.袋子与箱子。
  • 囊莫 náng/nāng mò/mù
    梵语namas的音译。也译为"南无"。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
  • 囊膪 náng/nāng chuài
    猪胸腹部的肥而松的肉。
  • 囊封 náng/nāng fēng
    封事。
  • 囊贮 náng/nāng zhù
    贮于袋中的物品。
  • 囊吞 náng/nāng tūn
    囊括吞食。
  • 囊书 náng/nāng shū
    1.囊中书札。 2.以袋盛书。 3.犹囊封,封事。
  • 囊扑 náng/nāng pū
    把人装入袋中打死。
  • 囊被 náng/nāng bèi
    汉王吉父子,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及迁徙去处,无蓄积馀财,所载不过囊衣而已。事见《汉书.王吉传》。后用为居官不蓄财但善于自奉之典。
  • 囊櫜 náng/nāng gāo
    口袋。借指财物。
  • 囊空 náng/nāng kōng/kòng/kǒng
    谓袋中无钱。
  • 囊沙 náng/nāng shā/shà
    指韩信囊沙破敌之计。楚汉战争时韩信与楚将龙且隔潍水而阵。韩信夜令人以万馀囊盛沙,壅水上流,然后引军半渡,进击龙且。既战,佯败退走。且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信乘机击杀且,大破楚军。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 囊笼 náng/nāng lóng/lǒng
    口袋;钱袋。
  • 囊米 náng/nāng mǐ
    1.口袋盛装的米。 2.以袋装米。
  • 囊琴 náng/nāng qín
    1.装琴入袋。 2.囊中之琴。
  • 囊涩 náng/nāng sè
    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见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后因以"囊涩"谓身无钱财。
  • 囊赍 náng/nāng jī
    行李。
  • 囊首 náng/nāng shǒu
    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袋蒙首,使之窒息而死。
  • 囊漉 náng/nāng lù
    滤袋。
  • 囊橐 náng/nāng tuó
    1.袋子。 2.借指粮仓﹑粮库。 3.囊括;聚集。 4.指行李财物。 5.窝藏,包庇。亦以喻庇护所。 6.犹勾结。
  • 囊辎 náng/nāng zī
    行李。
  • 囊缩 náng/nāng suō/sù
    阴囊收缩。
  • 囊矢 náng/nāng shǐ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后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后以"囊矢"为出征复仇的典实。
  • 囊括 náng/nāng kuò/guā
    全包罗在里面:囊括全部冠军|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囊装 náng/nāng zhuāng
    囊中所装。指盛于囊中的财物。
  • 图囊 tú náng/nāng
    装地图用的袋子。
  • 土囊 tǔ náng/nāng
    1.洞穴。 2.盛满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 3.明代的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人。
  • 墨囊 mò náng/nāng
    乌贼类软体动物体内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状器官,遇到敌害时,即将墨囊内的黑色汁液喷出,使水混浊,借以逃脱。
  • 壅囊 yōng náng/nāng
    阻挡水流的沙袋。
  • 处囊 chǔ/chù náng/nāng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常以"处囊"比喻一个人的才智得到机会便显露出来。
  • 壳囊 ké/qiào náng/nāng
    即架子猪。
  • 夾囊 jiā/jiá/gā/xiá náng/nāng
    夹层佩囊。晋代品官朝服上的饰物。
  • 奚囊 xī náng/nāng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 子囊 zǐ náng/nāng
    某些植物体内藏孢子的器官。
  • 客囊 kè náng/nāng
    客中的钱袋。喻指所带钱财。
  • 宦囊 huàn náng/nāng
    指做官所得的财物。
  • 布囊 bù náng
    布袋。
  • 幞囊 fú náng/nāng
    被囊。
  • 府囊 fǔ náng/nāng
    敛藏。
  • 怀囊 huái náng/nāng
    犹囊括。
  • 怆囊 chuàng náng/nāng
    匆遽貌。
  • 悭囊 qiān náng/nāng
    1.聚钱器。即扑满。口小,钱易入不易出,故称。 2.喻悭吝者的钱袋。
  • 戕囊 qiāng náng/nāng
    纷乱貌。
  • 撮囊 cuō/zuǒ náng/nāng
    系挂而不用之囊。喻弃而不用者。
  • 括囊 kuò/guā náng/nāng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2.犹囊括。包罗。
  • 挈囊 qiè náng/nāng
    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夾囊。
  • 排囊 pái/pǎi náng/nāng
    鼓风用的革囊。
  • 探囊 tàn náng/nāng
    1.到袋中摸取。喻偷窃;剽窃。语出《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2.喻事情轻而易举。 3.解囊相助。
  • 放囊 fàng náng/nāng
    指在赌场上放债。
  • 旁囊 páng/bàng náng/nāng
    即鞶囊。古时贮悬印章的袋子。因佩于腰侧﹐故称。
  • 智囊 zhì náng/nāng
    比喻多智谋的人。特指专为出谋划策的人:智囊团|智囊班子|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囊”。
  • 束囊 shù náng/nāng
    收拾行囊。
  • 枕囊 zhěn náng/nāng
    枕心。
  • 橐囊 tuó náng/nāng
    盛粮食的口袋。语本《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橐囊之中。"
  • 毛囊 máo náng/nāng
    包裹在毛发根部的囊。由表皮和真皮的组织陷入而形成﹐开口处稍隆起。
  • 毳囊 cuì náng/nāng
    皮囊﹐皮袋子。
  • 气囊 qì náng/nāng
    1.鸟类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由薄膜构成的许多小囊﹐分布在体腔内各个器官的空隙中﹐有些气囊在皮下或骨的内部。气囊和肺相通﹐能协助肺进行呼吸﹐并有调节体温﹑减少肌肉间的摩擦等作用。 2.用涂有橡胶的布等做成的囊﹐里面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多用来做高空气球或带动飞艇上升。
  • 水囊 shuǐ náng/nāng
    古代军事上用以灭火的水袋。
  • 沙囊 shā/shà náng/nāng
    1.装着沙的袋子。 2.楚汉相争时,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作战,信令以沙囊堵潍水上流,待楚军渡水时,撤囊放水冲淹,大败楚军。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遂用为典实。 3.鸟类的消化器官。位于胃与小肠之间。
  • 油囊 yóu náng/nāng
    涂有桐油的可盛液体的布袋。
  • 泪囊 lèi náng/nāng
    泪液流经的袋状的器官。
  • 泻囊 xiè náng/nāng
    倾囊,谓拿出所有的钱。
  • 浮囊 fú náng/nāng
    渡水用的气囊。
  • 漉囊 lù náng/nāng
    犹漉巾。指葛巾。
  • 琴囊 qín náng/nāng
    贮琴之囊。
  • 猎囊 liè náng/nāng
    猎人装猎物的袋子。
  • 獊囊 cāng náng
    犹抢攘。匆忙纷乱貌。
  • 珠囊 zhū náng/nāng
    1.指五星的躔度。 2.指五星。 3.珠饰之囊。 4.即珠蕾。
  • 瓢囊 piáo náng/nāng
    瓢勺与食袋。特指行乞之具。
  • 疽囊 jú náng/nāng
    毒疮植根处。喻群恶聚集之所。
  • 痈囊 yōng náng/nāng
    犹痈肿。
  • 谏囊 jiàn náng/nāng
    犹谏函。借指谏书。
  • 窝囊 wō náng/nāng
    ①懦怯无能:都怪大哥太窝囊,这小子才敢这么放肆。②委屈烦闷:受了窝囊气|摊上这等倒霉事,真窝囊。
  • 皂囊 zào náng/nāng
    1.亦作"皁囊"。 2.黑绸口袋。汉制﹐群臣上章奏﹐如事涉秘密﹐则以皂囊封之。 3.指密封的奏章。
  • 皮囊 pí náng/nāng
    1.皮制的袋。 2.借喻人畜的躯体。
  • 盗囊 dào náng/nāng
    盗贼放赃物的袋子。
  • 盘囊 pán náng/nāng
    系在腰间的皮制囊袋,用以盛物。盘,通"鞶"。
  • 砂囊 shā náng/nāng
    鸟类消化道紧接嗉囊之后的一个囊,在吃种子的鸟体中尤其发达,特别是有厚的肌肉壁和一层硬的角质衬里,适于磨碎食物,它的肌肉运动常借助鸟类吞咽的沙石来磨碎食物。
  • 破囊 pò náng/nāng
    破旧的诗囊或钱囊。
  • 私囊 sī náng/nāng
    犹私橐。私人的钱袋。
  • 秽囊 huì náng/nāng
    佛教语。指凡人的肉身。
  • 空囊 kōng/kòng/kǒng náng/nāng
    1.无钱的口袋。 2.谓倾尽钱财。
  • 笏囊 hù náng/nāng
    放笏的袋子。
  • 笈囊 jí náng/nāng
    笈与囊。古代诗文书籍或卷入锦囊﹐或藏于笈箧。故笈囊亦连用作为书袋的泛称。
  • 笔囊 bǐ náng
    笔胆。自来水笔贮存墨水的橡皮管。
  • 算囊 suàn náng/nāng
    即算袋。贮放物品的袋子。
  • 箱囊 xiāng náng/nāng
    箱子和袋子。
  • 米囊 mǐ náng/nāng
    玚花的别名。与"米囊花"不同。
  • 精囊 jīng náng/nāng
    男子和雄性动物生殖器的一部分,形状像囊,左右各一。精囊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一部分。
  • 綀囊 shū náng/nāng
    粗麻布袋。
  • 縢囊 téng náng/nāng
    囊﹐袋子。
  • 纱囊 shā náng/nāng
    纱制的袋。
  • 练囊 liàn náng/nāng
    绢袋。
  • 绛囊 jiàng náng/nāng
    1.红色口袋。 2.喻草木之红色花果。
  • 绣囊 xiù náng/nāng
    1.绣花的袋子。 2.比喻博学而文词丰富者。
  • 绶囊 shòu náng/nāng
    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
  • 缃囊 xiāng náng/nāng
    浅黄色的书套子。
  • 缣囊 jiān náng/nāng
    细绢制成的袋子。
  • 缥囊 piǎo/piāo náng/nāng
    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囊。亦借指书卷。
  • 缩囊 suō/sù náng/nāng
    日渐贫困。
  • 罄囊 qìng náng/nāng
    竭尽囊中所有。
  • 罗囊 luó náng/nāng
    1.丝袋。 2.指作佩饰的丝质香袋。
  • 肚囊 dù/dǔ náng/nāng
    肚子。以其形似囊﹐故称。
  • 肾囊 shèn náng/nāng
    中医指阴囊。
  • 背囊 bèi náng
    背袋。
  • 胃囊 wèi náng/nāng
    即胃。因其形状像口袋﹐故名。
  • 胆囊 dǎn náng/nāng
    储存与浓缩胆汁的器官。人的胆囊位于肝脏下面,形似长梨。通过胆囊管与总胆管相连,收缩时,胆囊内胆汁流入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协助消化脂肪。胆结石中的结石,部分在胆囊中形成。
  • 胶囊 jiāo náng/nāng
    医药上指用明胶制成的囊状物,把味苦或刺激性大的药粉按剂量装入胶囊中,便于吞服。
  • 脱囊 tuō náng/nāng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 腹囊 fù náng/nāng
    指肚子。
  • 茱囊 zhū náng/nāng
    见"茱萸囊"。
  • 萤囊 yíng náng/nāng
    晋车胤家贫﹐夏夜读书﹐以囊盛萤火照明。事见《晋书》本传。后以"萤囊"为勤学苦读的典故。
  • 萸囊 yú náng/nāng
    盛茱萸的袋子。旧俗重九登高饮酒,人多佩带萸囊。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 藿囊 huò náng/nāng
    盛藿的口袋。比喻无才学。
  • 蜜囊 mì náng/nāng
    亦称“蜜胃”。蜜蜂食道的扩展,蜜在其中合成。
  • 行囊 xíng/háng náng/nāng
    1.出行时所带的钱袋。 2.借指出行时所带的钱。 3.行李。
  • 衣囊 yī/yì náng/nāng
    盛衣服的包裹或口袋。
  • 被囊 bèi náng
    放置被褥衣物的行李袋。
  • 装囊 zhuāng náng/nāng
    出行时所带的存放财物的口袋。
  • 裺囊 yǎn/ān náng/nāng
    1.亦作"裺篼"。 2.饲马器皿。
  • 褚囊 zhǔ/chǔ náng/nāng
    即褚橐。
  • 解囊 jiě/jiè/xiè náng/nāng
    解开口袋,指拿出财物来(帮助人):慷慨~ㄧ~相助。
  • 诗囊 shī náng/nāng
    贮放诗稿的袋子。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 豹囊 bào náng
    即豹皮囊。
  • 贝囊 bèi náng
    钱袋。
  • 负囊 fù náng/nāng
    背负行囊。
  • 货囊 huò náng/nāng
    犹货担。
  • 贪囊 tān náng/nāng
    1.储存贪污所得的私囊。 2.指贪污所得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