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前” 词语大全

  • 之前 zhī qián
    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一般多指时间。
  • 事前 shì qián
    事情发生或处理﹑了结以前。
  • 亦前 yì qián
    以前。
  • 产前 chǎn qián
    孕妇妊娠后期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
  • 亡前 wáng/wú qián
    无敌。
  • 从前 cóng/zòng qián
    1.归属于前。 2.以前。
  • 以前 yǐ qián
    1.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早的时期。 2.泛指从前,以往。
  • 任前 rèn/rén qián
    1.谓马将全身的重量承担在前足上。 2.指就职上任以前。
  • 依前 yī qián
    照旧;仍旧。
  • 先前 xiān qián
    1.最前处。 2.以前;刚才。
  • 光前 guāng qián
    光大前人的功业。亦谓功业胜过前人。
  • 军前 jūn qián
    战场;前沿阵地。
  • 刚前 gāng qián
    草药名,淫羊藿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 前头 qián tóu/tou
    1.前面。 2.面前;跟前。 3.犹言今后﹐将来。 4.以前。
  • 前册 qián cè
    前人的记载。
  • 前史 qián shǐ
    1.指《史记》。 2.从前的史籍。
  • 前台 qián tái/tāi
    1.前面的台。 2.舞台的前部。演员演出的地方。引申为公开的场合﹐含贬义。 3.剧场中舞台以外部分的总称﹐包括观众席﹑票房等。
  • 前仇 qián chóu
    旧仇:过去的怨仇。
  • 前件 qián jiàn
    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如在“如果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那就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中,“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前件。
  • 前作 qián zuò
    1.前人的著作。 2.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 前声 qián shēng
    古典戏曲用语。元明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
  • 前代 qián dài
    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 前世 qián shì
    1.以前的时代。 2.前生﹐前一辈子。
  • 前妻 qián qī/qì
    再婚男子的以前的妻子。
  • 前事 qián shì
    过去的事情。
  • 前失 qián shī
    1.以前的过失。 2.指马的前足失陷。 3.谓失足向前跌倒。
  • 前列 qián liè
    1.先头部队。 2.行列的前面。 3.现亦比喻工作或事业中的带头的地位。 4.指前贤或祖先。 5.陈列于前;排在前面。
  • 前图 qián tú
    前人的法度。
  • 前体 qián tǐ/tī/bèn
    1.船的最宽大部分或船中部横剖面以前的部分。2.各种无脊椎动物(如许多软体动物)的身体前方部分,当它不能被分解成原始体节时。3.反应或过程的预前阶段中所存在的或所形成的一种物质,后来会转变为另一物质或体系。4.在代谢途径中位于另一化合物之前的一种化合物。
  • 前业 qián yè
    先前的事业;前人的事业。
  • 前因 qián yīn
    1.佛教语。谓事皆种因于前世﹐故称。 2.由来;原因。
  • 前令 qián líng/lǐng/lìng
    1.前次的命令。 2.前任县令。
  • 前奏 qián zòu
    前奏曲。比喻事物出现的先声: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奏。
  • 前军 qián jūn
    先头部队。
  • 前光 qián guāng
    谓祖先的功德。
  • 前厅 qián tīng
    位于通往主要房间前面的房间或门厅,可作会客接待室。如:住宅的前厅。
  • 前回 qián huí
    上一次。
  • 前夫 qián fū/fú
    再嫁女子的从前的丈夫。
  • 前场 qián cháng/chǎng
    1.上一次。 2.体育用语。指某些球类比赛中距离进球目标近的那部分场地。 3.剧场中的前部座位。 4.上一场次。
  • 前堂 qián táng
    1.前面的正房。 2.佛寺中僧堂东面中央﹐有安置圣僧之龛﹐其前面称前堂﹐后面称后堂。
  • 前元 qián yuán
    明代人称元代为前元。
  • 前去 qián qù
    1.谓到某处去。 2.犹将来。
  • 前书 qián shū
    1.指《汉书》。 2.前次的书信。 3.前人之书。
  • 前例 qián lì
    先前的事例。
  • 前和 qián hé/hè/huó/huò/hú
    棺的前额。方言谓"前和头"。
  • 前俦 qián chóu
    走在前头的同路人。
  • 前天 qián tiān
    1.昨天的前一天。 2.特指清代王公随同皇帝读书的三层殿室的前面一层。
  • 前人 qián rén
    1.从前的人。 2.前面的人。
  • 前主 qián zhǔ
    1.已往的君主。 2.过去的主人。
  • 前向 qián xiàng
    1.亦作"前乡"。朝着前面。 2.亦作"前项"﹑"前向"。前些天﹐前些时候。
  • 前准 qián zhǔn
    以前的准则。
  • 前侯 qián hóu/hòu
    车辕的颈部。参见"前疾"。
  • 前修 qián xiū
    亦作“前脩”。犹前贤。
  • 前伐 qián fá
    森林大批采伐前对少数林木提前进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时期造成林木损失或毁坏。
  • 前任 qián rèn/rén
    1.同一人先后任不同职务﹐称现职以前的职任为前任。 2.同一职务先后由不同人担任﹐称继任者之前的任职者为前任。
  • 前古 qián gǔ
    古代;往古。
  • 前却 qián què
    1.进退。 2.引申为操纵﹐摆布。
  • 前埭 qián dài
    方言。上次。
  • 前哨 qián shào
    1.军队驻扎时向敌人方向派出的警戒部队。 2.犹言第一线。
  • 前兆 qián zhào
    事发前的征兆:地震的前兆。
  • 前乡 qián xiāng
    见"前向"。
  • 前圣 qián shèng
    古代圣贤。
  • 前儿 qián ér/er
    即鲵。
  • 前卫 qián wèi
    1.元代的侍卫亲军之一。 2.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3.指前线。 4.体育用语。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位置在前锋与后卫之间。
  • 前好 qián hǎo/hào
    以前的友好关系。
  • 前坟 qián fén
    古代的典籍。
  • 前冲 qián chōng/chòng
    1.向前冲击。 2.前沿要冲。
  • 前夕 qián xī
    1.前一天的晩上。 2.比喻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刻。
  • 前后 qián hòu
    1.用于空间﹐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 2.指一前一后。 3.下边与上边。 4.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 5.指从某一时间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时间。 6.指自前到后的经过﹑过程。 7.向前与向后﹐俯仰。 8.指大小便。 9.犹轻重﹐尊卑。
  • 前妇 qián fù
    前妻。
  • 前休 qián xiū/xù
    前人的美善言行。
  • 前哲 qián zhé
    1.亦作"前喆"。 2.前代的贤哲。
  • 前喆 qián zhé
    见"前哲"。
  • 前夜 qián yè
    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作于1859年。贵族小姐叶琳娜不满平庸的生活,富有同情心,但在周围的知识分子中找不到知己。后遇保加利亚爱国志士英沙罗夫,与他相爱,并离家随他同赴保加利亚参加起义。途中英沙罗夫病故,叶琳娜继承他的事业,成为起义军的志愿护士。
  • 前樊 qián fán
    浅黑色的马肚带。前﹐通"翦"。
  • 前次 qián cì
    前一回;上一次。
  • 前宵 qián xiāo
    1.前一天晚上。 2.喻事物即将出现的时刻。
  • 前拒 qián jù
    1.前阵。拒﹐方阵。 2.引申为前锋。
  • 前庭 qián tíng
    1.正屋前的庭院。 2.犹前额。 3.人和脊索动物身体器官内的某些空腔。如鼻前庭﹑口腔前庭等。
  • 前溪 qián xī
    1.前面的溪流。 2.古代吴地村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南朝隋唐时江南舞乐多出于此。 3.古乐府曲名。参见"前溪曲"。
  • 前尘 qián chén
    ①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认为当前境界由六尘所成,都不是真实的,故称当前境界为“前尘”: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②指往事:回首前尘|前尘影事。
  • 前注 qián zhù
    1.向前伸出。 2.过去的记载﹑档案。
  • 前手 qián shǒu
    见"前首"。
  • 前款 qián kuǎn
    前所列举的条款。
  • 前房 qián fáng
    1.旧称先娶之妻。 2.庭院最前面的房屋。
  • 前旒 qián liú
    1.古代帝王冕冠前沿垂悬的玉串。 2.指代帝王。
  • 前瞻 qián zhān
    1、向前面看:极目~。2、展望;预测:~性。
  • 前楹 qián yíng
    殿堂前部的柱子。
  • 前时 qián shí
    从前﹐以前。
  • 前忿 qián fèn
    旧怨。
  • 前疾 qián jí
    车辕的颈部。
  • 前矩 qián jǔ
    前人留下的规范。
  • 前家 qián jiā/gū/jie
    犹前房。
  • 前式 qián shì
    从前的法度和规范。
  • 前程 qián chéng
    ①前面的路程:策马赴前程。②比喻将来的好光景:锦绣前程|前程无量|年富力强,前程远大。③旧指众人企求的功名、职位:再过一年,我就可以得个知府的前程。
  • 前灵 qián líng
    犹前贤。
  • 前桅 qián wéi
    帆船最接近船首的一根桅杆。
  • 前帆 qián fān
    横帆帆装船挂在前桅下帆横桁上的风帆,且指前桅最下面的一张帆。
  • 前徽 qián huī
    前人美好的德行。
  • 前往 qián wǎng
    1.犹往昔。 2.前去。
  • 前月 qián yuè
    上个月。
  • 前禽 qián qín
    在前面逃逸的禽兽。古时以不逐前禽喻统治者的怀柔政策。
  • 前清 qián qīng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后对清朝的称呼。
  • 前摆 qián bǎi
    [方]∶上次。如:别信他的话,前摆我就让他给骗了。
  • 前定 qián dìng
    1.预先确定;事前有所准备。 2.宿命论说法﹐谓凡事均为命中注定。
  • 前导 qián dǎo
    1.引导;引路。 2.引路的人;向导。 3.我国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列的仪仗。
  • 前嫌 qián xián
    旧怨;旧仇。
  • 前政 qián zhèng
    前人的政绩。亦谓前任官员。
  • 前疑 qián yí/nǐ
    1.古官名。四辅之一。 2.以前的疑问。
  • 前志 qián zhì
    1.前人的记述。 2.往昔的志向。 3.前人的志向。
  • 前戒 qián jiè
    以往的教训。
  • 前殿 qián diàn
    正殿。
  • 前恶 qián è/wù/ě/wū
    1.前人的罪过。 2.以前的过失。 3.旧有的嫌隙。
  • 前明 qián míng
    清代人对明代的称呼。
  • 前媲 qián pì
    前妻。
  • 前官 qián guān
    1.原来的官职。 2.指现任官的前一任官。 3.谓以前于某地为官。
  • 前歌 qián gē
    见"前歌后舞"。
  • 前汉 qián hàn
    即西汉。朝代名。公元前206-公元25年﹐自刘邦称汉王起﹐到刘玄更始三年止﹐包括王莽称帝时期。建都长安。
  • 前度 qián dù/duó
    1.见"前图"。 2.前一次;上一回。
  • 前排 qián pái/pǎi
    最前面的一横列。
  • 前站 qián zhàn
    1.行军或出行时将要停留或将要到达的地点。 2.指行军或集体出行时担当先行准备工作的部队或人员。
  • 前流 qián liú
    谓以前的名流。
  • 前文 qián wén
    1.前人的文章﹑文献。 2.先前的文字。 3.指上次的文件。 4.指上文。
  • 前望 qián wàng
    1.有声望的前辈。 2.犹前程。
  • 前彦 qián yàn
    前代的贤人。
  • 前猷 qián yóu
    先王的谋划。
  • 前岁 qián suì
    1.前年。 2.去年。 3.前几年。
  • 前涂 qián tú
    见"前途"。
  • 前构 qián gòu
    谓前人的事业。
  • 前敌 qián dí
    1.犹敌手;对手。 2.犹前线。 3.指前锋部队。
  • 前来 qián lái
    1.到这里来;向这个方向来。 2.以前;上次。
  • 前期 qián qī/jī
    1.所定日期之前;事情出现之前。 2.事前或过去的约定;预定。 3.对未来的预期﹐打算。 4.某一时期的前一阶段。
  • 前引 qián yǐn
    在前头引导。
  • 前旆 qián pèi
    前旌。
  • 前局 qián jú
    1.以往的局面。 2.谓未来的局面﹑局势。
  • 前室 qián shì
    前妻。
  • 前灯 qián dēng
    通常带反射镜和专门透镜的一种灯,安装在火车机车、有轨电车或摩托车的前部,用来照亮前方道路。
  • 前廊 qián láng
    古代帝王宗庙坐北朝南﹐庙内北为神室﹐置已故帝王神主;其前之通廊即前廊。遇享日或移诸神主于前廊﹐依辈次序列﹐按制祭祀。《金史.礼志三》:"享日并出神主前廊,序列昭穆。"古以宗庙指代国家或朝廷﹐故亦称在朝任要职者为"前廊"。
  • 前秋 qián qiū
    去年秋天。
  • 前朝 qián zhāo/cháo
    以前。
  • 前情 qián qíng
    1.先前的情况。如:不知前情就乱下定义。2.先前的感情。如:不计前情。
  • 前料 qián liào
    犹预料。
  • 前搜 qián sōu
    前锋;先锋。
  • 前提 qián tí/dī/dǐ
    作为推理的根据的判断。如在“正义的事业一定胜利,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所以我们的事业一定胜利”这个推理中,前两个判断是推理的根据,称为前提。
  • 前科 qián kē
    以前曾经犯罪,受过刑罚处罚。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我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前科。
  • 前母 qián mǔ
    继室所生的子女对父亲前妻的称呼。
  • 前生 qián shēng
    1.先出生。 2.原为佛教语。谓前一辈子﹐对今生而言。
  • 前晌 qián shǎng
    上午。
  • 前席 qián xí
    《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后以"前席"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
  • 前方 qián fāng
    1.谓前部为方形。 2.前面。 3.接近战线的地区。与"后方"相对。
  • 前此 qián cǐ
    在此之前。
  • 前星 qián xīng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后因以前星指太子。
  • 前悔 qián huǐ
    以前的悔恨;悔恨过去。
  • 前委 qián wěi
    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 前窝 qián wō
    指前妻所生的孩子。
  • 前番 qián fān/pān
    上次。
  • 前对 qián duì
    敌手﹐对手。
  • 前年 qián nián
    1.往时。 2.去年。 3.去年的前一年。
  • 前沿 qián yán
    ①防御阵地最前面的靠边沿的部分:前沿阵地。②泛指斗争的第一线:他始终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
  • 前日 qián rì
    1.前些日子;往日。 2.昨天的前一天。 3.昨天。
  • 前武 qián wǔ
    前人的足迹。喻前人的典范。
  • 前晩 qián wǎn
    前天的夜晩。
  • 前溲 qián sōu
    小便。
  • 前景 qián jǐng
    ①图画、舞台、银幕上距观众最近的景物:画面上的前景有一处败笔。②将出现的景象:前景不妙|改革开放的前景十分美好。
  • 前王 qián wáng
    1.已故帝王;先王。 2.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
  • 前数 qián shù/shǔ/shuò
    迷信谓前生命定。
  • 前愆 qián qiān
    以前的过失。
  • 前旌 qián jīng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2.借指前军﹐前线。
  • 前男 qián nán
    前妻的儿子。对后母而言。
  • 前祝 qián zhù
    谓古代帝王外出或归来祭告神灵时﹐负责祝辞者居于众人之前﹐首先致辞祝告。
  • 前登 qián dēng
    1.先锋;打头阵。 2.向前登上;前路。
  • 前烈 qián liè
    1.前人的功业。 2.祖先;前辈。 3.犹前贤。
  • 前娘 qián niáng
    亦作“前孃”。男子先后娶妻,其前妻为其子女的前娘。
  • 前民 qián mín
    语出《易·系辞上》:"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高亨注:"前﹐先导也。此句言圣人取此神物蓍草以占事﹐作人民用以占事之先导。"后以"前民"谓引导人民。
  • 前题 qián tí
    1.以前已读的书卷。 2.谓诗题同前一首。如清蒋景祁《瑶华集》载有顾有年的《前题》诗,意即诗题与前首周积贤的《春闺》相同。
  • 前部 qián bù
    1.前面的部分。 2.先头部队。
  • 前駈 qián qū
    犹前导。駈﹐同"驱"。
  • 前贯 qián guàn
    犹旧制﹐前例。
  • 前膝 qián xī
    《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厀﹐同"膝"。后以"前膝"为倾心听取意见之典。
  • 前门 qián mén
    1.前面的门;正门。 2.比喻正经的办事途径。 3.指北京的正阳门。
  • 前筯 qián zhù
    见"前箸"。
  • 前缘 qián yuán
    谓前定的缘分。
  • 前脚 qián jiǎo/jué
    1.指动物的前胫。 2.迈步时在前面的脚。 3.前后两个相关的动作在时间上很接近时﹐常用以说前者。
  • 前绥 qián suí
    车前供登车用的挽绳。
  • 前调 qián tiáo/diào
    见"前声"。
  • 前除 qián chú
    1.上次的任命。 2.屋前台阶。
  • 前荣 qián róng
    1.谓先前兴旺或兴盛。 2.房屋的南檐。
  • 前缀 qián zhuì
    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老鼠"﹑"老虎"里的"老"﹐"阿姨"里的"阿"。
  • 前身 qián shēn
    1.佛教语。犹前生。 2.指事物演变中原来的组织形态或名称。 3.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 前舱 qián cāng
    1.船舶前部的大舱。2.船舶前部的舱室。
  • 前阃 qián kǔn
    指原先的军区将帅。
  • 前者 qián zhě
    所述两种情况的前一种;所述两物的前一物;所述的两人、两团体的前一人或前一团体。
  • 前规 qián guī
    1.前人的规范﹑规矩。 2.指前代的规模。
  • 前郄 qián qiè/xì
    以前的嫌隙。
  • 前行 qián xíng/háng
    前锋。
  • 前面 qián miàn
    1.接近正面的空间;空间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2.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 前联 qián lián
    七律﹑五律诗的第三﹑第四两句称前联。第五﹑第六两句为后联。
  • 前记 qián jì
    1.以前的记载。 2.编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说明﹑介绍一类文字。
  • 前言 qián yán
    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 前良 qián liáng
    犹前贤。
  • 前马 qián mǎ
    在马前护卫或引导。
  • 前训 qián xùn
    先君的教诲。
  • 前策 qián cè
    1.以前的计划。 2.过去的史籍。
  • 前辙 qián zhé
    1.以前车轮压出的痕迹。喻以前的错误或教训。 2.喻指前人的作品。
  • 前路 qián lù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2.指前进的道路。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4.以前走过的路。 5.未来的景况。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
  • 前经 qián jīng
    以前的经典。
  • 前箸 qián zhù
    进餐时座前的筷子。《汉书.张良传》:"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筯"。后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 前箓 qián lù
    指前人之作。
  • 前说 qián shuō/shuì/yuè
    1.前人的见解。 2.先前的主张。
  • 前鱼 qián yú
    1.《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 2.比喻陈旧的事物。
  • 前胸 qián xiōng
    1.胸的前部,尤其是四足动物的。2.昆虫胸部第一节或者前节,具有第一对足。3.构成十足类的胸部的胸节或第七体节。
  • 前项 qián xiàng
    1.谓前面的项目﹑条款。 2.前一笔钱款。 3.见"前向"。 4.数学用语。相比的两个数﹐在比号前面的叫前项。
  • 前筹 qián chóu
    1.犹前箸。座前的筷子。 2.谓筹划。
  • 前茅 qián máo
    ①古代军中派出的警戒、侦察人员。因其以茅为旌,遇敌则举旌警告后军。《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虑无:指戒备意外。后引申为先头部队:斗争在前茅,屈伸本正义。②指因考试成绩等优秀,排名在前:名列前茅|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 前驱 qián qū
    ①队伍的前导;先锋:一箭毙其前驱。②泛指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革命前驱。
  • 前衔 qián xián
    过去的官衔。
  • 前阵 qián zhèn
    先头部队。
  • 前进 qián jìn
    1.上前;向前行进。 2.向前发展;进步。
  • 前觉 qián jué/jiào
    犹先觉。
  • 前贤 qián xián
    前代有才德的名人:西邻吊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 前襟 qián jīn
    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 前阀 qián fá
    旧时缙绅世宦家门前左边旌表功绩的柱子。借指功业﹑成就。
  • 前跸 qián bì
    1.亦作"前?"。 2.古代帝后出行时﹐侍卫在车驾前开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称为"前跸"。
  • 前边 qián biān
    前面。
  • 前置 qián zhì
    置…于某物之前或面前,特指置(如一小品词)于语法上有关的词的前面。如:前置词。
  • 前鉴 qián jiàn
    见"前车之鉴"。
  • 前虑 qián lǜ
    1.事前的谋虑。 2.对前方的忧虑。
  • 前首 qián shǒu
    1.亦作"前手"。前边。 2.上一次﹐前些时候。
  • 前躅 qián zhú
    前人的遗范。
  • 前肢 qián zhī
    昆虫或有四肢的脊推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两条腿。
  • 前迈 qián mài
    犹言前行﹐前进。
  • 前韵 qián yùn
    先后作旧体诗二首以上﹐用韵皆同﹐第一首对以后各首来说﹐其所用之韵称"前韵"。常在题中指明。如宋苏轼《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酒遗之仍用前韵》诗即是。
  • 前驺 qián zōu
    指古代官吏出行时在前边开路的侍役。
  • 前軓 qián fàn/guǐ
    车辕的颈部。参见"前疾"。
  • 前车 qián chē/jú
    见"前车之鉴"。
  • 前绪 qián xù
    前人的事业。
  • 前资 qián zī
    1.古代称已去职的官员。 2.佛教寺院称曾任副寺以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
  • 前符 qián fú
    犹言成法。
  • 前锋 qián fēng
    1.先锋;先头部队。 2.今多比喻起先锋作用的人或事。 3.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中主要担任进攻的队员。 4.清代守卫皇城的满蒙旗人﹐称"前锋"。见《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
  • 前筵 qián yán
    犹古之享礼。
  • 前纪 qián jì/jǐ
    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
  • 前额 qián é
    额部。因在头的前部﹐故称。
  • 前腔 qián qiāng
    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曲牌名﹐其后各曲前都`作"前腔"。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意谓曲名同前。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 前算 qián suàn
    事前筹划。
  • 前辈 qián bèi
    年长或资历较高的人:老前辈|革命前辈。
  • 前达 qián dá
    1.谓接近﹐亲近。 2.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先辈。
  • 前队 qián duì/zhuī
    先头部队。
  • 前途 qián tú
    1.亦作"前涂"。亦作"前涂"。 2.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3.喻未来的处境。 4.特指好的未来。 5.犹登程。 6.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7.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 8.指前面的军队。
  • 前脑 qián nǎo
    大脑两半球与间脑合起来称前脑。
  • 前转 qián zhuǎn/zhuàn
    方言。上次。
  • 前臂 qián bì/bei
    胳膊上由肘至腕的部分。
  • 前院 qián yuàn
    1.在前面的庭院。2.一座或一组房屋的外院或前面的院子。
  • 前线 qián xiàn
    剧本。苏联考涅楚克作于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将军刚愎自用,为阿谀逢迎之辈所包围。所属军长在作战问题上与总指挥发生冲突,最后军长指挥战斗取得胜利,终于取代戈尔洛夫当上了总指挥。
  • 前轨 qián guǐ
    1.前人立下的榜样。 2.犹前辙。
  • 前配 qián pèi
    以前婚配的。
  • 前载 qián zài/zǎi
    前代的记载。
  • 前藻 qián zǎo
    指前人的诗文。
  • 前识 qián shí/zhì
    谓先见之明。
  • 前覩 qián dǔ
    1.谓见前世之事﹐以为借鉴。 2.犹预见。
  • 前肩 qián jiān
    四足动物(如家牛)的紧靠肩隆后面的那一部分脊骨肉。
  • 午前 wǔ qián
    上午。
  • 卢前 lú qián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烱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后因以"卢前"为自愧不敢当的谦词。
  • 史前 shǐ qián
    没有历史记录的远古时代:史前时代。
  • 同前 tóng/tòng qián
    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 后前 hòu qián
    前后。
  • 向前 xiàng qián
    1.先前;从前。 2.犹将来。
  • 在前 zài qián
    从前:先前。
  • 堂前 táng qián
    1.正房前面。 2.正厅。 3.代指母亲。
  • 头前 tóu/tou qián
    1.前头,空间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2.先于别人。 3.以前。
  • 尊前 zūn qián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
  • 座前 zuò qián
    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称。
  • 当前 dāng/dàng qián
    1.在面前;前面。 2.眼前;现在。
  • 往前 wǎng qián
    往昔,从前。
  • 御前 yù qián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 2.皇帝面前。
  • 忌前 jì qián
    嫉妒才望超过自己的人。
  • 承前 chéng qián
    1.遵循前者。 2.从前。
  • 护前 hù qián
    回护以前的错误。亦泛指护短。
  • 提前 tí/dī/dǐ qián
    提早;使提早发生。如:开会日期由六月五日提前到六月二日。如:银行不能提前付款。
  • 支前 zhī qián
    支援前线。
  • 无前 wú qián
    1.无在前者。谓向前无所阻。 2.前所未有。
  • 日前 rì qián
    1.往日;以前。 2.犹目前。 3.几天前。
  • 旧前 jiù qián
    方言。从前;以前。
  • 早前 zǎo qián
    早先;以前。
  • 明前 míng qián
    绿茶的一种。用清明节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 昨前 zuó qián
    从前。
  • 月前 yuè qián
    1.犹月下。指月光之下。 2.本月以前。指上个月。
  • 望前 wàng qián
    望日之前。
  • 根前 gēn qián
    身边;附近。根,通"跟"。
  • 次前 cì qián
    前次﹐上一次。
  • 歇前 xiē qián
    四面无壁的厅堂。
  • 火前 huǒ qián
    1.谓寒食节禁火之前。 2.即火前茶。
  • 炉前 lú qián
    1.轮船锅炉前向炉膛送燃料的场地。2.炉膛前司炉站立的场地。
  • 现前 xiàn qián
    1.出现于眼前。 2.眼前,目前。
  • 生前 shēng qián
    指死者还活着的时候。
  • 目前 mù qián
    1.当前;现在。 2.眼睛面前;跟前。
  • 直前 zhí qián
    1.径直向前。 2.太子府内官名。
  • 眼前 yǎn qián
    1.眼睛面前;跟前。 2.目下;现时。
  • 空前 kōng/kòng/kǒng qián
    以前所没有:盛况~ㄧ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 膝前 xī qián
    1.腿膝前面。 2.指父母的身边。 3.跪着向前移动。
  • 行前 xíng/háng qián
    行于前列。
  • 衙前 yá qián
    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
  • 见前 jiàn/xiàn qián
    现前;当前。
  • 趱前 zǎn qián
    提前。
  • 身前 shēn qián
    犹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