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农” 词语大全

  • 三农 sān nóng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3.现在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 上农 shàng/shǎng nóng
    1.亦称"上农夫"。古代指种植条件较好﹑收益较多的农民。 2.重农。上,通"尚"。
  • 下农 xià nóng
    1.亦称"下农夫"。 2.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
  • 中农 zhōnɡ nónɡ
    1.古指生产能力属于中等的农民。 2.经济地位在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人,也不出卖劳动力。特指介于上中农和下中农之间的农民。
  • 九农 jiǔ nóng
    泛指各种农事活动。
  • 乡农 xiāng nóng
    乡下农民。
  • 佃农 diàn/tián nóng
    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 先农 xiān nóng
    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或谓神农,或谓后稷。
  • 农收 nóng shōu
    1.农作物的收获。 2.谓农事终了。
  • 农学 nóng xué
    指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
  • 农圃 nóng pǔ
    1.农田园圃。 2.指农家。 3.耕稼,农耕。
  • 农妇 nóng fù
    农家妇女。
  • 农工 nóng gōng
    1.农业与手工业。 2.务农的人和做工的人。 3.专指务农劳作的人。 4.农功,农事。
  • 农家 nóng jiā/gū/jie
    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 农事 nóng shì
    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2.指村庄。
  • 农师 nóng shī
    1.周代官名。即上士。 2.古代掌管农事的官。
  • 农径 nóng jìng
    指田间小路。
  • 农泽 nóng zé/shì
    即桃林,因其在弘农县,故称。
  • 农庄 nóng zhuāng
    1.旧指地主的庄园。 2.指村庄。
  • 农夫 nóng fū/fú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 农校 nóng xiào/jiào
    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 农氓 nóng méng/máng
    见"农甿"。
  • 农务 nóng wù
    农事。
  • 农人 nóng rén
    指务农的人。
  • 农战 nóng zhàn
    1.商鞅等先秦诸子的经济﹑军事思想和政策。重视农业和战争,主张两者结合。 2.指屯田。
  • 农业 nóng yè
    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 农技 nóng jì
    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 农情 nóng qíng
    1.犹农事。 2.农业生产的情况。
  • 农商 nóng shāng
    农业和商业。
  • 农吏 nóng lì
    农政小吏。
  • 农器 nóng qì
    农用器具。
  • 农帝 nóng dì
    神农氏的别称。
  • 农桑 nóng sāng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 农丁 nóng dīng/zhēng
    指青壮年农民。
  • 农志 nóng zhì
    农书。
  • 农时 nóng shí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 农币 nóng bì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 农殖 nóng zhí/shi
    1.亦作"农植"。 2.劝民种植。后泛指种植。
  • 农忙 nóng máng
    1.指农事繁忙的时节。 2.指农事繁忙。
  • 农月 nóng yuè
    农事繁忙的月份。
  • 农桒 nóng sāng
    见"农桑"。
  • 农力 nóng lì
    1.犹努力。 2.农耕的劳力。
  • 农渔 nóng yú
    农业和渔业的并称。
  • 农末 nóng mò
    古代指农业和商业。末,谓逐末利,指商业。
  • 农书 nóng shū
    关于农业的书籍。
  • 农历 nóng lì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农垦 nóng kěn
    农业垦殖。
  • 农役 nóng yì
    犹农作。
  • 农作 nóng zuò
    耕作;农事。
  • 农友 nóng yǒu
    我国民主革命初期对贫苦农民的称呼。
  • 农协 nóng xié
    农民协会的简称。
  • 农会 nóng huì/kuài
    农民协会的简称。
  • 农正 nóng zhèng
    古代职掌农事的官。
  • 农政 nóng zhèng
    1.指农官。 2.有关农业的政策﹑法令﹑制度等。 3.犹农事。
  • 农扈 nóng hù
    1.亦作"农鳸"。 2.古时各种农官的总称。语本《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注:"扈有九种也。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鷃鷃。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后亦借指农事。
  • 农井 nóng jǐng
    神农氏的墓穴。
  • 农场 nóng cháng/chǎng
    打谷场。
  • 农火 nóng huǒ
    指农舍灯光。
  • 农亩 nóng mǔ
    1.亦作"农晦"。 2.犹乡野。 3.农田。 4.指农耕。
  • 农林 nóng lín
    农业和林业的并称。
  • 农歌 nóng gē
    山歌,田夫野老之歌。
  • 农土 nóng tǔ
    1.神州的别名。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
  • 农士 nóng shì
    指务农的人。
  • 农户 nóng hù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
  • 农具 nóng jù
    从事农业生产时所使用的器具。
  • 农樵 nóng qiáo
    农民和樵夫。
  • 农中 nóng zhōng
    农业中学的简称。
  • 农父 nóng fù/fǔ
    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 农星 nóng xīng
    1.星名。也称龙星﹑灵星。 2.农丈人星的简称。参见"农丈人"。
  • 农军 nóng jūn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一带的农民自卫军。
  • 农晨 nóng chén
    农作时节。
  • 农子 nóng zǐ
    农家子。
  • 农琐 nóng suǒ
    农政小吏。
  • 农岁 nóng suì
    年成,收成。
  • 农民 nóng mín
    指务农的人。
  • 农官 nóng guān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农植 nóng zhí
    见"农殖"。
  • 农牧 nóng mù
    农耕和放养牲畜。
  • 农功 nóng gōng
    农事。
  • 农村 nóng cūn
    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 农期 nóng qī/jī
    农时。
  • 农步 nóng bù
    神农氏的足迹。指神农氏教民稼穑事。
  • 农居 nóng jú
    农舍。
  • 农产 nóng chǎn
    1.指农业生产。 2.指农产品。
  • 农本 nóng běn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洪诚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
  • 农奴 nóng nú
    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劳动者。亦借指受剥削压迫的农民。
  • 农活 nóng huó
    指农业生产中的工作。如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
  • 农机 nóng jī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 农用 nóng yòng
    1.指农具。 2.谓供农业生产使用。
  • 农赋 nóng fù
    农业税。
  • 农芸 nóng yún
    耘田。芸,除草。
  • 农畔 nóng pàn
    田界。借指田间。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 农者 nóng zhě
    犹农人。
  • 农轩 nóng xuān
    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并称。相传神农氏着《本草》﹑黄帝轩辕氏着《素问》,他们被奉为中国医药之祖。
  • 农籍 nóng jí
    农业户籍。
  • 农畴 nóng chóu
    犹农田。
  • 农甿 nóng méng
    1.亦作"农氓"。 2.农民。
  • 农社 nóng shè
    古代农村中的互助组织。
  • 农臣 nóng chén
    犹农官。
  • 农謡 nóng yáo
    农歌。
  • 农祥 nóng xiáng
    1.星宿名。即房宿。 2.指农事。
  • 农蚕 nóng cán
    农桑。
  • 农经 nóng jīng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 农舍 nóng shè/shě
    指农民的房舍。
  • 农要 nóng yào/yāo
    1.农业生产的要务。 2.农事。
  • 农种 nóng zhǒng/zhòng
    犹耕种。
  • 农郊 nóng jiāo
    1.指郊外。 2.指农田。
  • 农谈 nóng tán
    指农人的言谈。
  • 农禾 nóng hé
    农作物,庄稼。
  • 农草 nóng cǎo
    《神农本草经》的略称。泛指医药书籍。
  • 农行 nóng xíng/háng
    农业银行的简称。
  • 农稼 nóng jià
    指农业生产。
  • 农艺 nóng yì
    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
  • 农田 nóng tián
    1.耕种的田地。 2.指管理农田的职事。
  • 农科 nóng kē
    教学上对农业﹑林业﹑养殖﹑园艺等学科的统称。
  • 农里 nóng lǐ
    乡里;邻里。
  • 农畜 nóng xù/chù
    农业和畜牧业。
  • 农穑 nóng sè
    耕种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 农稷 nóng jì
    1.农业。 2.农神。
  • 农药 nóng yào
    农业上用来杀虫﹑杀菌﹑除草﹑毒杀害鸟害兽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 农畯 nóng jùn
    农夫。
  • 农耕 nóng gēng
    谓耕种土地。
  • 农节 nóng jié
    农作时节。
  • 农贷 nóng dài
    农业贷款的简称。
  • 农皇 nóng huáng
    即神农氏。传说中教民稼穑的人。
  • 农膜 nóng mó
    农用塑料薄膜的简称。
  • 农穰 nóng ráng
    谓农作物丰收。
  • 农谚 nóng yàn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农船 nóng chuán
    指农用船只。
  • 农畮 nóng mǔ
    见"农亩"。
  • 农话 nóng huà
    犹农谈。
  • 农运 nóng yùn
    农民运动的简称。
  • 农耜 nóng sì
    农具。
  • 农食 nóng shí
    粮食。
  • 农舆 nóng yú
    古代天子诸侯行籍田礼所乘的车。
  • 农馌 nóng yè
    指给耕者送饭的人。
  • 农隐 nóng yǐn/yìn
    谓务农隐居。
  • 农黄 nóng huáng
    神农和黄帝的并称。
  • 农闲 nóng xián
    1.谓在农村闲居。 2.指冬季农事较少的时节。
  • 农隙 nóng xì
    1.农事闲暇时候。 2.农政小吏。
  • 农野 nóng yě
    1.村野;田野。 2.借指从事农耕。
  • 农録 nóng lù
    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 农鳸 nóng hù
    见"农扈"。
  • 劝农 quàn nóng
    1.鼓励农耕。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 力农 lì nóng
    致力于农事。
  • 务农 wù nóng
    从事农业生产。
  • 劭农 shào nóng
    劝农。鼓励农业生产。
  • 劳农 láo nóng
    1.指工人和农民。 2.单指农民。
  • 勉农 miǎn nóng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 司农 sī nóng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2.官名。汉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汉建安改为大农,由魏至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清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清光绪年间,常熟人翁同龢为户部尚书,世有以"司农常熟世间荒"讥之者。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 大农 dà nóng
    即大司农。
  • 宽农 kuān nóng
    放宽农政,顺应农时。
  • 富农 fù nóng
    农村中以剥削雇佣劳动(兼放高利贷或出租部分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一般占有土地和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以及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收入主要是由剥削来的。
  • 小农 xiǎo nóng
    指个体农民。如:小农经济。
  • 屯农 tún/zhūn nóng
    犹屯田。
  • 山农 shān nóng
    山野农夫。
  • 庄农 zhuāng nóng
    农夫;农民。
  • 归农 guī nóng
    1.回乡务农。 2.明制,凡生员岁考列末等者,除去学籍,黜为民,叫"归农"。
  • 急农 jí nóng
    重视农业。
  • 悯农 mǐn nóng
    诗篇名。唐代李绅作。共二首。全文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写农民的负担之重和劳作之苦,语言真切动人,历来为人传诵。
  • 惰农 duò nóng
    不勤于耕作的农民。
  • 支农 zhī nóng
    支援农业。
  • 旅农 lǚ nóng
    众农。指田农﹑山农﹑泽农等。
  • 明农 míng nóng
    尽力务农;劝勉农业。明,通"勉"。
  • 春农 chūn nóng
    1.指春耕时节。 2.春日的农事。
  • 本农 běn nóng
    农业。古以农为本,故称。
  • 村农 cūn nóng
    农夫。
  • 林农 lín nóng
    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 果农 guǒ nóng
    栽培果树,从事果品生产的农民。
  • 桑农 sāng nóng
    种桑树养蚕谋生的农户。
  • 棉农 mián nóng
    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民。
  • 椰农 yē nóng
    种植椰子的农民。
  • 泽农 zé/shì nóng
    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
  • 济农 jì/jǐ nóng
    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代蒙古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以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蒙古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
  • 炎农 yán nóng
    炎帝神农氏的省称。
  • 烟农 yān nóng
    以种植烟草为主的农民。
  • 田农 tián nóng
    1.农耕。 2.种田的农民。
  • 牺农 xī nóng
    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瓜农 guā nóng
    以种瓜为主的农民。
  • 甸农 diàn/tián/shèng nóng
    京师近郊的农民。
  • 祈农 qí nóng
    祈求农业丰收。
  • 监农 jiān/jiàn nóng
    监督农事。
  • 盛农 shèng/chéng nóng
    谓农事繁忙。
  • 砚农 yàn nóng
    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 神农 shén nóng
    1.传说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也称炎帝,谓以火德王。 2.谓土神。后世称司农事之官为神农。 3.《庄子》书中所记述的人名。 4.古代学派名。
  • 窳农 yǔ nóng
    惰农。
  • 粮农 liáng nóng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民。
  • 羲农 xī nóng
    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老农 lǎo nóng
    ①年老而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向~学习种植技术。②泛指农民:~卖的菜价廉物美。
  • 耕农 gēng nóng
    1.农人。 2.指务农。
  • 良农 liáng nóng
    1.善于耕种的农夫。 2.占田较多的农民。
  • 花农 huā nóng
    以种植花木为业的农民。
  • 茶农 chá nóng
    以种植茶树、采集茶叶为生的农民。
  • 药农 yào nóng
    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
  • 营农 yíng nóng
    从事农耕。
  • 菜农 cài nóng
    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
  • 蔗农 zhè nóng
    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民。
  • 蕉农 jiāo nóng
    以种植香蕉为主的农民。
  • 蚕农 cán nóng
    蚕事和农事。
  • 训农 xùn nóng
    谓教民务农。
  • 诗农 shī nóng
    指隐居务农的诗人。
  • 课农 kè nóng
    1.督责务农。 2.学习务农。
  • 货农 huò nóng
    以农耕生殖财利。
  • 贫农 pín nóng
    1.贫苦农民。 2.指农村中完全没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的土地和一些小农具的农民。一般依靠租种土地生活,也出卖一部分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