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关” 词语大全
-
下关
xià guān
人体穴位名。 -
不关
bù guān
不牵涉;不涉及。 -
东关
dōng guān
关隘名。三国吴诸葛恪筑。为魏﹑晋﹑南北朝时的要冲。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复姓。春秋晋有东关嬖五。 -
两关
liǎng guān
1.玉门关和阳关的合称。 2.泛指西北边塞。 3.指南口﹑北口。 -
严关
yán guān
险要的关门;险要的关隘。 -
义关
yì guān
谓通向义理的门户。 -
九关
jiǔ guān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2.指宫阙,朝廷。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
乡关
xiāng guān
犹故乡。 -
二关
èr guān
指函谷关和武关。 -
云关
yún guān
云雾所笼罩的关隘。 -
五关
wǔ guān
指耳﹑目﹑口﹑鼻﹑身。 -
关都
guān dū/dōu
边关与都城。 -
关谷
guān gǔ/gǔ/yù
1.西关和大谷的并称。 2.潼关和函谷关的并称。 -
关钥
guān yuè/yào
1.锁匙。 2.比喻控制,约束。 3.犹关键。 -
关键
guān jiàn
①门闩或功能类似门闩的东西。②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摸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丨办好学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③最关紧要的:~问题丨~时刻。 -
关轴
guān zhóu
1.机械装置上的转轴。 2.比喻事物的关键。 -
关赋
guān fù
旧时水陆关卡对进出货物征收的税。 -
关里
guān lǐ
关内。 -
关鄽
guān chán
关市。 -
关鏁
guān suǒ
见"关锁"。 -
关豫
guān yù
1.参与。 2.关心,过问。 -
关通
guān tōng/tòng
1.贯通;连通。 2.禀报,传达。 3.勾结;串通。 4.指收受贿赂。 -
关赌
guān dǔ
即关扑。 -
关鐍
guān yù
犹关键。 -
关锁
guān suǒ
1.亦作"关鏁"。 2.门锁。 3.借指可以关闭﹐上锁的设施(如围墙﹑门扇等)。 4.关门上锁。 5.指诗文篇章的关键处。 -
关限
guān xiàn
1.关隘险阻。 2.关闭限制。 -
关风
guān fēng
1.涉及风趣,有趣味。 2.观看风景。 3.说话时,用唇齿阻控发音气流。 -
关连
guān lián
关联。 -
关闬
guān hàn/bì
关塞和城郭的门户。 -
关门
guān mén
①比喻停业。②比喻把话说死,无商量余地。③比喻不愿容纳:~主义。④指最后的:~之作丨~弟子。 -
关鼓
guān gǔ
报夜晩开始的鼓声。 -
关郡
guān jùn
边关的郡城。 -
关赏
guān shǎng
颁发赏赐。 -
关钱
guān qián
发工资。 -
关领
guān lǐng
领取。 -
关陆
guān lù/liù
指山路。 -
关送
guān sòng
谓行文送达。 -
关道
guān dào
1.犹要道。 2.清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 -
关鼻
guān bí
可以穿系的孔。 -
关陇
guān lǒng
指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地区。 -
关隔
guān gé
阻隔。 -
关防
guān fáng
①防止泄漏机密的措施:~严密。②旧时政府机关或军队用的印信,多为长方形。③〈书〉有驻军防守的关口要塞。 -
关辅
guān fǔ
指关中及三辅地区。 -
关鬲
guān lì/gé
1.同"关格"。 2.关膈。亦指胸腹之间。 -
关金
guān jīn
1.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海关税收的计算单位。 2."关金券"的简称。 -
关闸
guān zhá
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 -
关隘
guān ài
〈书〉险要的关口。 -
关阃
guān kǔn
指靠近京畿的要地。 -
关闭
guān bì
①关①:门窗都紧紧~着◇~机场。②企业、商店、学校等歇业或停办:~了几所学校。 -
关阂
guān hé
妨碍。 -
关陲
guān chuí
边关之地。 -
关饷
guān xiǎng
(军队)发饷,泛指发工资。 -
关陕
guān shǎn
指陕西地区。陕西古名关中,故称。 -
关顾
guān gù
1.谓注意地看着。 2.关心照顾。 -
关雎
guān jú
《诗·周南》篇名。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 -
关预
guān yù
1.参与;过问。 2.相干,关连。 -
交关
jiāo guān
①相关联:性命 ~。②〈方〉非常;很:上海今年冬天~冷。③〈方〉很多:公园里人~。 -
京关
jīng guān
京都。 -
儒关
rú guān
犹言儒学之门。 -
公关
gōng guān
公共关系的简称:~部门ㄧ~小姐(从事公关工作的女职员)。 -
六关
liù/lù guān
1.六个关卡。《左传·文公二年》:"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杜预注:"塞关、阳关之属凡六关﹐所以禁絶末游﹐而废之。"一说关卡名。 2.指作诗应把握的六个主要之点。 -
关山
guān shān
关口和山岳:~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关塞
guān sāi/sài/sè
关口上的要塞。 -
关发
guān fā/fà
1.交付;发放。 2.签发。 -
关厢
guān xiāng
城门外大街和附近的地区。 -
关书
guān shū
旧时聘请教师或幕僚的文书。 -
关侯
guān hóu/hòu
即三国蜀关羽。生前曾封汉寿亭侯,故称。 -
关堡
guān bǎo/bǔ/pù
边关的营寨。 -
关国
guān guó
指乡关故国。 -
关原
guān yuán
边关原野。 -
关关
guān guān
1.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后亦泛指鸟鸣声。 2.和谐安适貌。 3.车行声。 -
关市
guān shì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 2.汉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 3.指关市的征税。 4.指边境上的通商。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 -
关南
guān nán/nā
古地区名。北宋时指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的地区。约当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县一带。 -
关内
guān nèi/nà
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 -
关历
guān lì
1.经历。 2.犹浏览。 -
关令
guān líng/lǐng/lìng
古代司关的官员。后人诗文中也专指关令尹喜。 -
关奏
guān zòu
禀告。 -
关天
guān tiān
1.与天命有关。 2.关系重大。 -
关境
guān jìng
又称“关税国境”。一国海关法令实施的领土。通常同国境相一致。但一些国家设有不受海关管辖的自由港以及可以不办进口手续、免税储存的保税区,其关境小于国境。缔结关税同盟的国家,因相互间的贸易不征关税,关境扩大到所有缔约国领土。 -
关乎
guān hū
关系到;涉及:调整物价是~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 -
关右
guān yòu
指潼关以西。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 -
关与
guān yǔ/yù/yú
参与。 -
关坎
guān kǎn
犹关口。 -
关合
guān hé/gě
1.关闭。 2.关联照应。 -
关启
guān qǐ
禀告,呈报。 -
关中
guān zhōng
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
关子
guān zǐ
小说、戏剧情节中最紧要、最吸引人的地方,比喻事情的关键。参看〖卖关子〗。 -
关头
guān tóu/tou
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紧要~丨危急~。 -
关借
guān jiè
谓行文征借。 -
关候
guān hòu
1.设立在要道上供守望用的城堡。 2.候关之吏。 -
关公
guān gōng
对三国蜀关羽的尊称。 -
关卡
guān qiǎ/kǎ
为收税或警备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检查站、岗哨。 -
关决
guān jué
1.报请决定。 2.指决断。 3.参与决策。 -
关取
guān qǔ
领取。 -
关会
guān huì/kuài
1.行文知照。 2.泛指通知。 3.关系到;涉及。 4.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 -
关小
guān xiǎo
减缓或减少,尤指在强度上减缓或减少。如:把水龙头关小一点。 -
关人
guān rén
1.古代守关的官吏。 2.动人;感人。 3.提取人犯。 -
关吏
guān lì
1.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 2.指海关的官吏。 -
关升
guān shēng
亦作“关陞”。宋 制,按一定资历经核准升官。 -
关口
guān kǒu
①来往必须经过的处所:把守~。②关键地方;关头。 -
关亲
guān qīn/qìng
1.亲属。 2.有亲属关系。 -
关刀
guān dāo
一种长柄大刀。相传三国蜀名将关羽善用,故名。 -
关圣
guān shèng
指三国蜀关羽。明万历四十二年,追尊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省称关圣。 -
关余
guān yú
旧中国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中国政府收用,称"关余"。 -
关崄
guān xiǎn
关隘险阻。 -
关东
guān dōng
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泛指东北各省:闯~。也叫关外。 -
关差
guān chà/chā/chāi/cī
古代税卡上的差官。 -
关城
guān chéng
关塞上的城堡。 -
关垂
guān chuí
关怀垂爱。 -
关咨
guān zī
1.征询。 2.嘱咐;关照。 -
关外
guān wài
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 -
关僥
guān jiǎo/yáo
边关。 -
关宴
guān yàn
1.亦作"关燕"。亦作"关燕"。 2.唐宋进士关试后所举行的宴会。 -
关付
guān fù
行文交付。 -
关切
guān qiē/qiè
①亲切:他待人非常和蔼、~。②关心: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丨对他的处境深表~。 -
关左
guān zuǒ
指潼关以东。在地理上古人以东为左。 -
关召
guān zhào/shào
召唤。 -
关岛
guān dǎo
美国在大洋洲的属地。在西太平洋,为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和最南的岛屿。面积541平方千米。人口13万(1986年)。首府阿加尼亚。地势南高北低,森林茂密。热带雨林气候。多火山、地震。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最大海空军基地。 -
关上
guān shàng/shǎng
见〖寸口〗。 -
关仝
guān tóng
五代后梁画家。名一作同、潼或童,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师法荆浩,有青出于蓝之誉。擅画山水,工关河之势,笔简而气壮,号“关家山水”。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关山行旅》等图相传为他所作。 -
关尺
guān chǐ/chě
旧时海关收税用的标准尺,1关尺合0.358米。 -
关心
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丨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
关河
guān hé
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 2.关山河川。 -
关拨
guān bō
拨发或领取。 -
关聘
guān pìn
指聘书。 -
关眼
guān yǎn
1.犹关心。放在眼里。 2.物体上可以穿系的孔。 -
关策
guān cè
陈说计策。 -
关紧
guān jǐn
〈方〉要紧。 -
关应
guān yīng/yìng
1.关顾,照料。 2.呼应。 -
关灸
guān jiǔ
针灸。 -
关相
guān xiāng/xiàng
谓行文相告。 -
关源
guān yuán
指关中。 -
关所
guān suǒ
设立在关隘上的哨所。 -
关揵
guān qián/jiàn/jiǎn
指事物的紧要处。 -
关毂
guān gǔ
1.穿入车辐之间。 2.借指中枢之地。 -
关石
guān shí/dàn
关,重量名;石,容量名。关石,借指赋税。一说,关指征税之处,石为量器;关石,借指征收赋税。 -
关涉
guān shè
关联;牵涉:他与此案毫无~。 -
关板
guān bǎn
(工厂或商店)停业。 -
关穿
guān chuān
贯穿。关,通"贯"。 -
关拢
guān lǒng
闭合。 -
关综
guān zōng/zèng
1.全面掌管。 2.贯通综合。 -
关托
guān tuō
关说请托。 -
关禁
guān jīn/jìn
1.宫禁。 2.关卡。 -
关格
guān gé
1.中医学病症名。"关"为大小便不通,"格"为饮食即吐,并称"关格"。亦专指大小便不通的病症。 2.中医学术语。 -
关移
guān yí
1.谓用檄文知照。 2.平行官府之间用文书互相质询。 -
关繻
guān rú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
关粮
guān liáng
领取或发放粮饷。 -
关柝
guān tuò
语本《孟子.万章下》:"抱关击柝。"赵岐注:"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木也;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后以"关柝"指守门打更。 -
关弓
guān gōng
拉满弓。关,通"弯"。 -
关由
guān yóu
1.通过;经由。 2.官府发给的凭证。 -
关署
guān shǔ
签署批覆。 -
关房
guān fáng
僧侣坐关的房间。 -
关文
guān wén
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多用于互相查询。清代运用范围扩大。 -
关燕
guān yàn/yān
见"关宴"。 -
关戾
guān lì
能转动的机械装置。 -
关情
guān qíng
1.掩饰感情。 2.动心,牵动情怀。 3.谓对人或事物注意﹑重视。 -
关笺
guān jiān
行文通知。 -
关思
guān sī/sāi
留心思考。 -
关弧
guān hú
弯弓。关﹐通"弯"。 -
关目
guān mù
1.戏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 2.泛指事件;情节。 3.戏曲中的说白。 4.特指男女之间的情事。 -
关注
guān zhù
关心重视:多蒙~丨这件事引起了各界人士的~。 -
关纳
guān nà
1.表达,献送。 2.进纳。 -
关照
guān zhào
①关心照顾:我走后,我里的工作请你多多~。②互相照应,全面安排。③口头通知:你~食堂一声,给开会的人留饭。 -
关纽
guān niǔ
1.弦乐器上的转轴。 2.关键;枢纽。 -
关接
guān jiē
接触。 -
关念
guān niàn
关心挂念。 -
关政
guān zhèng
参与政事。 -
关税
guān shuì
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
关票
guān piào/piāo
清末向外国借款,用关税作担保的一种债券。 -
关掌
guān zhǎng
犹掌管。 -
关捩
guān liè
1.能转动的机械装置。 2.比喻原理,道理。 3.比喻事物的紧要处。 -
关护
guān hù
关心照顾。 -
关生
guān shēng
牵连生发。 -
关拦
guān lán
1.关闭遮拦的设施(如墙﹑门扇等)。 2.比喻控制。 -
关机
guān jī
1.捕鸟兽的机械装置。比喻圈套﹑阴谋。 2.犹枢纽。 -
关牒
guān dié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州者,必由于都省以遣之。"关与牒皆旧时公文书名,后以"关牒"指行文通知。 -
关梁
guān liáng
1.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必经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设防戍守或设卡征税。 2.比喻关键。 3.《文选.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吕向注:"闭关,喻塞贤路也。"后以"关梁"指对官吏的保举。 -
关提
guān tí/dī/dǐ
1.行文逮捕罪犯。 2.为追捕逃犯发到各地的公文。 -
关约
guān yuē/yāo
犹契约。 -
关燧
guān suì
边关的烽火。亦借指边防。 -
关楼
guān lóu
城上供瞭望用的小楼。 -
关役
guān yì
古代税卡上的吏役。 -
关报
guān bào
关:关文。用文书告知:关报邻近府县。 -
关津
guān jīn
〈书〉关口和渡口,也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 -
关戒
guān jiè
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
关扃
guān jiōng
1.封锁。 2.谓关隘山岭。 -
关检
guān jiǎn
审核检查。 -
关窍
guān qiào
1.人体的孔穴。 2.犹诀窍。 -
关帝
guān dì
即三国蜀关羽。明万历二十二年进爵为帝,故称。 -
关汾
guān fén
宋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晋州平阳孙复。 -
关木
guān mù
门闩。 -
关榷
guān què
1.设关卡征税。 2.指海关。 -
关聚
guān jù
综合。 -
关期
guān qī/jī
僧侣坐关的期限。 -
关洛
guān luò
1.关中和洛阳一带。泛指北方地区。 2.指宋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中张载和洛阳二程(程颢﹑程颐)。 -
关畿
guān jī
犹京畿。 -
关支
guān zhī
领取。 -
关席
guān xí
坐主位。设酒宴待客,主人最后落座,故称关席。 -
关意
guān yì
放在心上;挂念。 -
关牡
guān mǔ
门闩。 -
关碍
guān ài
妨碍;阻碍:这次事故对公司信誉大有~。 -
关脉
guān mài/mò
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由此分界,故称。 -
关扑
guān pū
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 -
关索
guān suǒ
谓披枷戴锁。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关木索被棰楚受辱。" -
关楗
guān jiàn
1.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2.比喻事物的紧要处。 -
关廛
guān chán
见"关鄽"。 -
关爱
guān ài
关怀爱护:老师的~使她很受感动。 -
关征
guān zhēng
1.关口所收之税。 2.收税的关卡。 -
关张
guān zhāng
指商店停止营业,也指商店倒闭。 -
关知
guān zhī/zhì
告知。 -
关楮
guān chǔ
宋朝的纸币。 -
关押
guān yā
把犯罪的人关起来:~犯人。 -
关系
guān xì/jì
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正确处理科学技术普及和提高的~丨这个电门跟那盏灯没有~。②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拉~丨~户丨同志~丨军民~丨社会~。③对有关事物的影响或重要性;值得注意的地方(常跟‘没有、有’连用):这一点很有~丨没有~,修理修理照样儿能用。④泛指原因、条件等:由于时间~,暂时谈到这里为止。⑤表明有某种组织关系的证件:随身带上团的~。⑥关联;牵涉:棉花是~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
关给
guān gěi/jǐ
发放或领取。 -
关怀
guān huái
关心:~备至丨亲切~丨~青年人的成长。 -
关抱
guān bào
犹关怀。 -
关拘
guān jú/gōu
行文拘捕。 -
关白
guān bái
1.报告。 2.通知;通告。 3.日本平安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关白握有实权。 -
关煞
guān shā/shà
1.旧时星命家用语。谓命中注定的灾难。 2.借指关口﹑难关。 -
关联
guān lián
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是互相~互相依存的丨这可是~着生命安全的大事。 -
关戍
guān shù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 -
关节
guān jié
①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根据构造可分为三种,不动的如头骨的各关节,稍动的如椎骨的关节,活动的如四肢的关节。②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这是问题~的所在丨认真分析,找出~。③指暗中行贿勾通官府或官员的事:打~丨暗通~。 -
关营
guān yíng
关说营求。 -
关请
guān qǐng
1.谓官府发放或从官府领取。 2.行文呈请。 -
关虑
guān lǜ
犹关心。 -
关谘
guān zī
1.征询。 2.禀报请示。 -
关言
guān yán
禀白。 -
关解
guān jiě/jiè/xiè
犹通晓。 -
关西
guān xī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
关覆
guān fù
行文答复。 -
关试
guān shì
唐宋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 -
关访
guān fǎng
咨询。 -
关董
guān dǒng
五代画家关仝﹑董元的并称。 -
关膈
guān gé
胸腹之间的膈膜。 -
关要
guān yào/yāo
1.关塞要地。 2.指关键和要点。 -
关荆
guān jīng
五代画家关仝﹑荆浩的并称。 -
关说
guān shuō/shuì/yuè
〈书〉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
关览
guān lǎn
涉猎;阅览。 -
关行
guān xíng/háng
发公文通知。 -
关见
guān jiàn/xiàn
犹会见。 -
关补
guān bǔ
先任命官吏而后禀报吏部。 -
内关
nèi/nà guān
1.一种不治之症。 2.中医学名词。经络穴位名。在掌后两筋之间,离腕二寸,属手厥阴心包络经。 -
出关
chū guān
1.出关口;到塞外。 2.谓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饿关结束。 -
函关
hán guān
函谷关的省称。 -
分关
fēn/fèn guān
指分家析产的文书。 -
北关
běi guān
南宋首都临安城的北门。如: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反关
fǎn guān
1.指在门外关上门。 2.中医诊断学上的一种脉象。 -
南关
nán/nā guān
1.南方的关塞。 2.明谓海西女真哈达部。该部分布在今辽宁开原南哈达河畔,因靠近明当时所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有此称。 -
博关
bó guān
广泛涉猎。 -
双关
shuāng guān
①词语、句子除表面意思外,还关涉、隐含另外的意思:妙语双关|他这句话是双关语,你要体会他另一层意思。②运用双关手段的修辞格。 -
叩关
kòu guān
①叩击关门。意谓入关求见:凡四方之宾客叩关,则为之告。后也用以指敲门:以额叩关阍者怒。②攻打关隘之门:叩关而攻秦。 -
合关
hé/gě guān
相关涉。 -
启关
qǐ guān
1.谓开门。关,门闩。 2.打开关隘之门。 -
吴关
wú guān
1.吴地的关隘。指春秋吴国之地。 2.吴地的关隘。指三国吴之故地。 -
命关
mìng guān
中医名词。中医分食指为三节,从连掌部一节起依次为风关﹑气关﹑命关。凡小儿指上脉纹透达第三节,表示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故名。 -
四关
sì guān
1.四座关塞。秦汉时"四关",指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 2.四座关塞。晋时"四关",则指东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3.指长安。 4.指耳﹑目﹑心﹑口。 5.中医学名词。指肩﹑肘﹑髋﹑膝四关节或两肘和两膝的关节。 -
地关
dì/de guān
1.指险阻之地。 2.道家称足。 -
坐关
zuò guān
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谓一定时期内,与外界隔离,独居静坐,一心念佛或参禅。又称闭关。 -
城关
chéng guān
1.城门。 2.城郭之间的地方。亦泛指城区。 -
塞关
sāi/sài/sè guān
边境上的关隘。 -
外关
wài guān
中医学名词。位于腕后二寸,前臂背侧尺桡两骨间,属手少阳三焦经。 -
大关
dà guān
1.旧时刑具﹐即夹棍。 2.比喻不易达到或逾越的标准。 -
天关
tiān guān
1.犹天门。 2.指地势险要的关隘。 3.指宫廷。 4.星名。称角星。 5.星名。北辰。 6.星名。称春三月的斗星。 7.星名。称冬月的奎星。 -
夷关
yí guān
闭关﹐封锁关口。 -
寒关
hán guān
寒冷地方的关口。 -
封关
fēng guān
1.封锁关口。 2.旧时海关﹑银行等因假期或业务等关系停止办公或营业。 3.谓把话说死﹐不再改变。引申为到此为止;到顶。 -
山关
shān guān
依山而建的城堡。 -
工关
gōng guān
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
帝关
dì guān
天帝﹑天子的宫门。 -
年关
nián guān
指年底。旧时负债人在年底要向债权人清算债务,犹如过关一样。 -
幽关
yōu guān
1.深邃的关隘;紧闭的关门。 2.道家谓两肾之间。 3.犹玄关。指入道之门。 -
开关
kāi guān
①电器装置上接通和截断电路的设备。通称电门。②设在流体管道上控制流量的装置,如油门开关,气门开关。 -
当关
dāng/dàng guān
1.门吏。 2.守关。 3.指守关的人。 -
徐关
xú guān
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川镇西。或云在淄博市西南。 -
心关
xīn guān
指心。 -
扃关
jiōng guān
关闭。 -
扣关
kòu guān
1.敲击关门或城关而有所求。 2.敲门求见。 -
抉关
jué guān
撬开关门。极言力气之大。 -
把关
bǎ guān
①把守关隘:总兵官严号令,把关谨慎。②比喻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严格掌管:有你把关,我就放心了。 -
折关
zhē/zhé/shé guān
1.破关。 2.破析玄关要义。 -
报关
bào guān
货物、行李或船舶等进出口时,向海关申报,办理进出口手续:~单ㄧ这批货已经报过关了。 -
抱关
bào guān
守门;守着家门。借指地位卑微:抱关击柝|君子失时,白首抱关|十载江湖困抱关。 -
拦关
lán guān
1.当关。极言膂力无穷。 2.指双臂。 -
掩关
yǎn guān
1.关闭;关门。 2.坐关。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
插关
chā guān
小门闩。 -
揜关
yǎn guān
闭门上栓。 -
攻关
gōng guān
攻打关口,比喻努力突破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难点:刻苦钻研,立志~ㄧ对于重点科研项目,要组织有关人员协作~。 -
故关
gù guān
古代的关隘。 -
散关
sàn/sǎn guān
即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斩关
zhǎn guān
砍断门闩。泛指攻破城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
新关
xīn guān
即海关。清末称旧有征收国内货物税的关卡为常关;在通商口岸设立征收国境进出口税和商船吨税的税关为海关﹐又称"新关"。 -
施关
shī guān
设立关卡。 -
无关
wú guān
1.没有关楗或不上门闩。语出《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原意是善闭门者,不用门闩,别人也开不了。后以"无关"谓善守其道,则坚不可破。 2.不涉及;没有关系。 3.特指没有重大﹑紧要关系。 -
星关
xīng guān
喻宫禁,皇居。 -
春关
chūn guān
唐宋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 -
昭关
zhāo guān
地名。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小岘山西。山势险仄,因以为关。春秋时为吴楚界地,往来要冲。楚人伍子胥奔吴,曾经此道。宋绍兴中张浚尝因山筑城,以抗金兵。 -
榆关
yú guān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泛指北方边塞。 -
有关
yǒu guān
1.有关系。 2.关涉﹐涉及。 -
朽关
xiǔ guān
朽烂的门闩。 -
机关
jī guān
①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摇动水车的~,把河水引到田里。②用机械控制的:~枪ㄧ~布景。③办理事务的部门:行政~ㄧ军事~ㄧ~工作。④周密而巧妙的计谋:识破~ㄧ~用尽。 -
杉关
shān/shā guān
在福建省光泽县和江西省黎川县边境。武夷山脉杉岭的重要山口,为闽赣两省的交通要冲。 -
松关
sōng guān
1.犹柴门。 2.古关名。在阴山。 -
枳关
zhī guān
枳木关塞,用以守护和阻隔行人。 -
查关
chá guān
海关人员检查过往行人和货物。 -
柴关
chái guān
1.柴门。 2.犹寒舍。 -
梅关
méi guān
古关名。宋时在江西大庾岭上所置。为江西﹑广东二省分界处。 -
楚关
chǔ guān
楚国关塞。泛指楚境。 -
榷关
què guān
征收关税的机构。 -
款关
kuǎn guān
1.叩关。 2.犹款塞。 3.叩门。 -
洋关
yáng guān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后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
武关
wǔ guān
地名。在陕西商南县西北。楚怀王三十年,秦昭襄王遗书诱楚王,约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207年刘邦由此入秦。 -
水关
shuǐ guān
1.水上关口。 2.特指旧时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 -
汉关
hàn guān
汉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 -
江关
jiāng guān
1.古关名。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关,故名。又名扞关。后移于长江南岸,为瞿塘峡南面屏障,又名瞿塘关。 2.湖北省枝城市的荆门与宜昌县的虎牙二山夹江对峙,称江关。 3.犹言海内。 4.指江南。 -
河关
hé guān
河流和关隘。 -
津关
jīn guān
水陆冲要之处所设的关口。 -
海关
hǎi guān
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 -
清关
qīng guān
犹清门。高贵的门第。谓门无杂宾。 -
潼关
tóng guān
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
灵关
líng guān
1.山名。在今四川宝兴南。 2.指险要的关隘。 3.道教语。指仙界的关门。 4.道教语。指人体内部器官的重要部位。 -
燕关
yàn/yān guān
指山海关。 -
牙关
yá guān
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亦指口腔。 -
玄关
xuán guān
1.佛教称入道的法门。 2.泛指门户。 -
玉关
yù guān
1.即玉门关。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
百关
bǎi guān
人体各个部位。 -
相关
xiāng/xiàng guān
1.彼此关连;互相牵涉。 2.互相关心。 -
真关
zhēn guān
谓仙居。 -
石关
shí/dàn guān
1.汉宫观名。在甘泉宫中。 2.石门。 -
破关
pò guān
攻克险阻﹑难关。 -
禅关
chán guān
1.禅门。 2.比喻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 3.指入佛门修道者。 -
秦关
qín guān
1.指秦地关塞。 2.指关中地区。 -
移关
yí guān
指移文和官文,都是平行机关来往的公文。如:移关诸部。——清·方苞《狱中杂记》。 -
税关
shuì guān
旧时在水陆交通﹑商人聚集的地方﹐所设的收税机关。 -
穿关
chuān guān
指元明杂剧所附的有关每折登场人物穿戴衣服﹑帽鞋及髭髯式样的说明。 -
竹关
zhú guān
竹门。借指简陋的居室。 -
紧关
jǐn guān
最关紧要的。 -
结关
jié/jiē guān
指国际航行船舶于出口前办完海关手续、结清应付的各种款项,海关准许离港出航。 -
翘关
qiáo/qiào guān
《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李周翰注:"翘﹑扛皆举也。关,门关也。"后用作武试科目名。 -
般关
bān guān
古代良种梨名。 -
艰关
jiān guān
谓崎岖展转,历尽艰险。 -
荆关
jīng guān
1.柴门。 2.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 3.五代画家荆浩﹑关仝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
萧关
xiāo guān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2.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
蓝关
lán guān
即蓝田关。 -
蛟关
jiāo guān
关隘名。即蛟门。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东海中。 -
行关
xíng/háng guān
发出关文。 -
衢关
qú guān
犹关市。 -
西关
xī guān
1.关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七宝山上﹐隔濡须水与东关对峙。三国时为吴魏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本名平靖关﹐与黄岘﹑武阳合称"义阳三关"。平靖在西﹐故习称"西关"。 3.关隘名。指函谷关。 4.关隘名。指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
觉关
jué/jiào guān
悟道的关津。指佛经。 -
讥关
jī guān
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语本《礼记.王制》﹕"关讥而不征。" -
讨关
tǎo guān
求关卡或拦路者让路放行。常用贿赂的方式。 -
请关
qǐng guān
货物进出口﹐先向海关陈报﹐请求准许﹐叫做"请关"。 -
豹关
bào guān
《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王逸注:"天门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开闭,主啄天下欲上之人而杀之。"后因以"豹关"指门庭森严。 -
负关
fù guān
犹抱关。守门者。 -
贤关
xián guān
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 -
迷关
mí guān
指令人迷惑的境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