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民” 词语大全
-
民谚
mín yàn
民间谚语。 -
民黎
mín lí
黎民。 -
民食
mín shí
人民的食粮。 -
民鱼
mín yú
谓人民葬身鱼腹。喻人民遭殃。 -
民防
mín fáng
在发生敌人进攻、阴谋破坏或其他敌对行动(例如空袭)的情况时,由民政当局组织居民进行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援活动。 -
民隶
mín lì/dài
指平民。 -
民风
mín fēng
民间的风尚。 -
民谣
mín yáo
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集民谣三百余篇成卷。 -
民誉
mín yù
1.民众所称誉的人。 2.民众的称誉。 -
民道
mín dào
民间往来的道路。 -
民让
mín ràng
民众间相互谦让的精神。 -
民输
mín shū
人民缴纳赋税。 -
民警
mín jǐng
人民警察的简称。 -
民财
mín cái
人民的财物。 -
民讼
mín sòng
民众的诉讼事宜。 -
民雠
mín chóu
1.亦作"民仇"。 2.谓人民怨恨﹑反对。 3.人民的仇恨。 -
民负
mín fù
人民负担。 -
民间
mín jiān/jiàn
①民众之间:在民间流传。②非官方的:两国民间的交往不断增加。 -
民长
mín cháng/zhǎng
百姓的长官。 -
民赋
mín fù
人民所纳的赋税。 -
民隐
mín yǐn/yìn
民众的痛苦。 -
民部
mín bù
即户部。古代官署名。汉置尚书﹐有民曹﹐三国魏置度支﹐吴有户部﹐晋有度支﹐北周有民部﹐皆主财用。隋初置度支﹐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永徽初﹐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复改称户部。 -
民选
mín xuǎn
由人民群众选举。 -
民语
mín yǔ/yù
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一般言简意赅﹐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
民贼
mín zéi
残害人民的人。 -
民謡
mín yáo
民间流传的歌谣。有的内容与时事政治有关。 -
民鉴
mín jiàn
见"民监"。 -
民豪
mín háo
旧指民间有权势者。 -
民词
mín cí
谓百姓的诉状。 -
民讹
mín é
人们的谣言。语本《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亦孔之将。"郑玄笺:"讹﹐伪也。" -
民讴
mín ōu
民歌。 -
民阎
mín yán
民间里巷。 -
民资
mín zī
民众的资产。 -
民运
mín yùn
1.民营运输。 2.民众运动。 -
民典
mín diǎn
民间的故实。 -
民圩
mín wéi/xū
村寨。亦借指村民。 -
民口
mín kǒu
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
民军
mín jūn
辛亥革命时期反抗清政府的起义军队的通称。 -
民庸
mín yōng
犹民功。 -
民壮
mín zhuàng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
民师
mín shī
1.古代管理民事之官。 2.民众的师表。 3.民办学校教师的简称。 -
民圂
mín hùn
民家的厕所。 -
民和
mín hé/hè/huó/huò/hú
民众和睦团结。 -
民众
mín zhòng
人民大众:得民众者得天下|唤起民众千百万。 -
民产
mín chǎn
百姓的田产。 -
民主
mín zhǔ
①“专制”的对称。指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态。②“专政”的对称。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等。③“集中”的对称。指领导人征求意见,了解下情,与群众商量问题等。④领导人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以平等的态度待人的思想作风。 -
民下
mín xià
犹下民。旧指被统治的民众。 -
民亩
mín mǔ
农田。 -
民常
mín cháng
人们所遵循的伦理道德。 -
民史
mín shǐ
民众的历史。 -
民仪
mín yí
民之仪表。指贤人。 -
民天
mín tiān
指粮食。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
民官
mín guān
主持民政的官吏。与军官对称。 -
民办
mín bàn
指民众筹资兴办。 -
民团
mín tuán
民间组织的自卫武装。后多指旧社会地主豪绅组织的反动地方武装。 -
民伍
mín wǔ
平民的行列。 -
民宗
mín zōng
民之宗师。 -
民工
mín gōng
在政府动员组织下﹐从事某项工作的民间劳动力。 -
民乐
mín lè/yuè
民族器乐。 -
民宅
mín zhái
民房。 -
民听
mín tīng
1.民众的听闻。 2.引申指民众的舆论。 3.民众听从。 -
民室
mín shì
民家;民家房屋。 -
民庭
mín tíng
民事法庭的简称。 -
民利
mín lì
民众的利益﹑财利。 -
民品
mín pǐn
人的品德。 -
民仇
mín chóu/qiú
见"民雠"。 -
民事
mín shì
1.犹国政。 2.泛指民间诸事;民政事务。 3.指力役之事。 4.指农事。 5.泛指民间生活情事。 6.有关民法的。 -
民宰
mín zǎi
地方官吏。 -
民历
mín lì
民用历书。 -
民害
mín hài
人民的祸害。 -
民丁
mín dīng/zhēng
旧指壮丁。 -
民志
mín zhì
民意﹐民心。 -
民屋
mín wū
民家房屋。 -
民变
mín biàn
旧指民众暴动。 -
民困
mín kùn
1.民众的困苦。 2.民众困厄。 -
民义
mín yì
民间义勇。宋代指乡兵。 -
民居
mín jú
1.百姓居住之所。 2.民家﹐民房。 -
民力
mín lì
1.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2.人的体力。 -
民家
mín jiā/gū/jie
1.寻常百姓家。 2.白族的别称。 -
民屯
mín tún/zhūn
古代屯田的一种组织形式。由政府招募无地农民集体耕种官田或垦荒﹐按规定纳粮。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税粮和军队给养﹐均采取过此项措施。 -
民功
mín gōng
1.治民有劳绩。 2.百姓的职事。多指务农之事。 -
民则
mín zé
1.人们行为的准则。 2.治民的方法。 -
民徒
mín tú
民夫。 -
民命
mín mìng
1.民众的意旨。 2.民众的生命;人命。 3.指主宰民命之君。 4.人民的生活﹐生计。 -
民寄
mín jì
民望所寄。旧时指地方官。 -
民夫
mín fū/fú
1.宫女入宫前所嫁的丈夫。 2.服公役的民工。 -
民兵
mín bīng
①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制度,一面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社会治安,一面接受军事训练,完成战备勤务,并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抵御侵略。②民兵组织中的成员。 -
民器
mín qì
民用器物。 -
民冢
mín zhǒng
民间坟地。 -
民役
mín yì
民众所承担的劳役。 -
民声
mín shēng
民众的声音。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
民心
mín xīn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
民悰
mín cóng
民众的忧愁。 -
民民
mín mín
众多的样子。民﹐通"绵"。 -
民业
mín yè
民众从事的事业。 -
民俗
mín sú
民情风俗:陈民俗之急|民俗渐变。 -
民田
mín tián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与官田对称。 -
民气
mín qì
指民众的精神﹑气概。 -
民快
mín kuài
旧时官府专管缉捕的差役。 -
民墟
mín xū
村落。 -
民法
mín fǎ
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规定个人、法人因经济利益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中国于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国还有婚姻法、继承法等单行民事法律。 -
民庶
mín shù
庶民﹐百姓。 -
民欲
mín yù
民众的欲望。 -
民公
mín gōng
清代宗室封公者称国公;汉人封公者曰民公。 -
民社
mín shè
1.民间祭祀土神。 2.指人民和社稷。 3.引申指民间。 4.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5.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 6.民国初年拥护黎元洪的政治组织。 -
民务
mín wù
1.民众承担的事务。 2.治理人民的事务。 -
民臣
mín chén
百姓与官吏。犹官民。 -
民德
mín dé
1.民众的道德。 2.指有德之人。 3.犹民力。 -
民人
mín rén
人民﹐百姓。 -
民氓
mín méng/máng
民众﹐百姓。 -
民享
mín xiǎng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民校
mín xiào/jiào
为普及群众教育而设置的业余文化学校。亦指群众自办的学校。 -
民户
mín hù
1.民家。 2.清代户籍的一种。 -
民夷
mín yí
犹民众。古代用于少数民族。 -
民彝
mín yí
犹人伦。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 -
民甿
mín méng
同"民氓"。 -
民学
mín xué
民校。 -
民经
mín jīng
人民的规范。 -
民国
mín guó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
民率
mín shuài/lǜ
民众的表率﹑榜样。 -
民蠹
mín dù
1.指对人民有害的人。语本《商君书.修权》:"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 2.人民受损害。 -
民报
mín bào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刊,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主要撰稿人有胡汉民、汪精卫、陈天华、宋教仁、章炳麟等。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立宪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曾被日本政府查封。共出二十六期。另有《天讨》等增刊。 -
民柄
mín bǐng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
民曹
mín cáo
官署名。汉成帝初置。后世名称多变﹐职责也并不完全相当。至隋时定名为民部﹐唐高宗时避太宗李世民讳﹐又改称户部﹐因亦用作户部的代称。 -
民性
mín xìng
人的天赋本性。 -
民狱
mín yù
民间诉讼案件。 -
民有
mín yǒu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民爱
mín ài
谓爱民之情。 -
民王
mín wáng
1.民众之王。 2.清代亲王受贬黜被销除属籍后的一种称号。 -
民痡
mín pū/pù
人民的疾苦。 -
民航
mín háng
民用航空的简称。如:民航机。 -
民本
mín běn
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2.民间的奏本。 -
民能
mín néng/nài
民众的才能。 -
民政
mín zhèng
广义指国家除对军事以外的一切社会事务的管理。狭义指国家对户籍、兵役、救荒等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 -
民权
mín quán
人民的政治权利。 -
民房
mín fáng
属于私人所有的住房;民用住房。 -
民村
mín cūn
农家居住的村庄。 -
民营
mín yíng
民间经营。 -
民忧
mín yōu
民众的忧戚。 -
民行
mín xíng/háng
人民的行为。 -
民用
mín yòng
1.民之器用。 2.民之财用。 3.人民生活所使用的。 -
民母
mín mǔ
1.在民间的母亲。 2.指皇后。旧时谓皇后为万民之母。 -
民监
mín jiān/jiàn
谓以民情为鉴戒。 -
民数
mín shù/shǔ/shuò
指人口数字。 -
民舍
mín shè/shě
民家房舍。 -
民爵
mín jué
古代君王赐给民间有功者的爵位。 -
民愿
mín yuàn
民众的意愿。 -
民编
mín biān
编入户籍的平民。 -
民愤
mín fèn
人民的愤恨。 -
民智
mín zhì
人的聪明才智。 -
民病
mín bìng
民众的苦难。 -
民思
mín sī/sāi
犹民意。 -
民秀
mín xiù
指民间才能出众的人。 -
民意
mín yì
民众的意愿。 -
民猷
mín yóu
指关于人民事业的谋划。 -
民治
mín zhì
1.指治民之道。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民畴
mín chóu
民家的田地。亦指农事。 -
民烦
mín fán
冥顽。指昏乱﹑不明事理的人。民﹐通"冥"。 -
民望
mín wàng
1.民众的希望﹑心愿。 2.民众所仿效的对象。 3.指有德行﹑才能而享有声望的人。 4.在民众中的声望。 -
民累
mín léi/lěi/lèi
民众的劳苦。 -
民言
mín yán
民众的言论﹐意见。 -
民物
mín wù
1.泛指人民﹑万物。 2.民众的财物。 3.犹民情﹑风俗。 -
民脂
mín zhī
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 -
民时
mín shí
犹农时。 -
民疾
mín jí
1.民众的疾苦。 2.民间疫病。 -
民瘼
mín mò
人民大众的疾苦:入境之初,询问民瘼。 -
民虏
mín lǔ
俘获的敌国民众。 -
民械
mín xiè
民家的兵器。 -
民溃
mín kuì/huì
旧时反动统治者对人民暴动的诬称。 -
民膏
mín gāo/gào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
民籍
mín jí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 -
民怨
mín yuàn
人民的怨恨。 -
民船
mín chuán
私人所有的载客和运货的木船;民用船只。 -
民正
mín zhèng
民众之长。 -
民艰
mín jiān
民众的艰难困苦。 -
民礼
mín lǐ
庶人之礼。 -
民窑
mín yáo
旧指民家经营的窑。与官窑相对。 -
民英
mín yīng
民众中的英才。 -
民生
mín shēng
①人民大众的生活:民生在勤|国计民生。②民众:民生以德义为本。 -
民粮
mín liáng
旧指民众所缴纳的田赋粮。 -
民约
mín yuē/yāo
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
民所
mín suǒ
犹民间。 -
民族
mín zú
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及其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是人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习惯上指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共同体,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
民纪
mín jì/jǐ
人民行为的准则。 -
民表
mín biǎo
民众的表率。 -
民歌
mín gē
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古代有多种名称,如“歌”、“诗”、“风”、“谣”、“山歌”、“曲子”、“谣令”、“时调”等。民歌按题材可分情歌、劳动歌、悼歌等;按体裁可分山歌、号子、小调、舞歌等。 -
民悬
mín xuán
谓人民的疾苦。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民萌
mín méng
同"民氓"。 -
民碞
mín yán
谓民心不齐。《书.召诰》:"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孔颖达疏:"碞﹐即岩也﹐参差不齐之意﹐故为僭也。"一说谓民情险恶。陈澔集说:"碞﹐险也。" -
民瘝
mín guān
犹民瘼。 -
民牧
mín mù
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
民献
mín xiàn
民之贤者。亦借指民众。 -
民服
mín fú/fù
平民的衣服。 -
民祗
mín zhī
指人民所敬畏者。 -
民灵
mín líng
1.人和神。 2.人民﹐民众。 -
民纲
mín gāng
民众处世的准绳。 -
民甲
mín jiǎ
指住民户籍。甲﹐旧时地方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
民极
mín jí
民众的准则。 -
民情
mín qíng
①人民群众的心情、愿望等:帝王之道,在顺民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情况:民情至朴而不文|初来乍到,民情不熟。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