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条” 词语大全
-
条例
tiáo/tiāo lì
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在我国,有些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称“条例”,如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务院制定的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也称“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
条件
tiáo/tiāo jiàn
①见“根据与条件”。②逻辑上指假言判断所反映的某种事物情况赖以产生的事物情况。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 -
条畅
tiáo/tiāo chàng
1.通畅,畅达。 2.欢畅;舒畅。 3.达观;豁达。 4.繁衍茂盛。 -
条举
tiáo/tiāo jǔ
1.谓申明法制,依法律行事。 2.逐条举出。 -
条枝
tiáo/tiāo zhī/qí
1.见"条支"。 2.树枝。 -
条法
tiáo/tiāo fǎ
条例法规。 -
条秀
tiáo/tiāo xiù
条畅秀美。 -
条幅
tiáo/tiāo fú
直挂的长条字画。单幅的称单条,成组的称屏条。 -
条凳
tiáo/tiāo dèng
狭长形的凳子。 -
条田
tiáo/tiāo tián
为保持水土和防治自然灾害而建设的一种长条形农田。 -
条戎
tiáo/tiāo róng
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 -
条播
tiáo/tiāo bō
播种的一种方法。谓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
条印
tiáo/tiāo yìn
长条形的印章。 -
条制
tiáo/tiāo zhì
条例制度。 -
条式
tiáo/tiāo shì
1.条文法规。 2.谓制定程式。 -
条教
tiáo/tiāo jiào/jiāo
法规,教令。 -
条格
tiáo/tiāo gé
1.条例,法规。 2.指拟定出条规。 -
条对
tiáo/tiāo duì
1.谓逐条对答天子的垂询。 2.指条对的文章及其内容。 -
条序
tiáo/tiāo xù
1.依次叙述。 2.谓依次排列。 3.条理次序。 4.犹头绪。 -
条决
tiáo/tiāo jué
谓依条令决断。 -
条写
tiáo/tiāo xiě
分条书写。 -
条直
tiáo/tiāo zhí
1.笔直。 2.条畅通达。 3.直截;爽快。 4.有条理。 -
条籍
tiáo/tiāo jí
指逐项记录的簿册。 -
条晰
tiáo/tiāo xī
分条叙明。 -
条理
tiáo/tiāo lǐ
层次、脉络、秩序:表达条理清晰|工具摆放很有条理。 -
条盆
tiáo/tiāo pén
长形的盆。 -
条治
tiáo/tiāo zhì
犹治理。 -
条纹
tiáo/tiāo wén/wèn
条状的花纹。 -
条律
tiáo/tiāo lǜ
法律,法令。 -
条具
tiáo/tiāo jù
1.分条开列;分条陈述。 2.犹条陈。指公文。 -
条子
tiáo/tiāo zǐ
1.长方形的纸张。 2.便条。 3.旧时特指召唤妓女的字条。徐迟《牡丹》三:"那个时代﹐有一些女演员是和娼妓一样﹐可以让人出条子叫的。"因亦借指妓女。 4.单据。 5.指细长形的花纹。 6.方言。指金条。 -
条案
tiáo/tiāo àn
一种长一丈左右,宽一尺多的狭长形桌子,用来摆放物品。也叫“条几”。 -
条旨
tiáo/tiāo zhǐ
谓起草圣旨。 -
条次
tiáo/tiāo cì
1.按次序编排﹑叙述。 2.条理次序。 -
条文
tiáo/tiāo wén
指法律章程等分条说明的文字。 -
条正
tiáo/tiāo zhèng
谓逐条订正。 -
条石
tiáo/tiāo shí/dàn
长方形石块。 -
条会
tiáo/tiāo huì/kuài
条目大纲。 -
条桑
tiáo/tiāo sāng
1.犹言采桑。 2.借指桑树。 -
条施
tiáo/tiāo shī
施肥的一种方法。亦称沟施。在行间近作物根部开沟一条,施肥其中,故称。 -
条悉
tiáo/tiāo xī
通晓洞悉。 -
条昶
tiáo/tiāo chǎng
条畅。昶,通"畅"。 -
条约
tiáo/tiāo yuē/yāo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的,确定签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包括公约、协定、换文、联合宣言、宪章等。由两个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双边条约”;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多边条约”。条约一般具有时间性,如果期满不再续签即失效。 -
条柜
tiáo/tiāo guì/jǔ
长方形的柜子。 -
条揭
tiáo/tiāo jiē/qì
逐条揭露。 -
条形
tiáo/tiāo xíng
指狭而长的两侧略平行的形状;特指此形状的叶片。也称“线形”。如:条形磁铁。 -
条疏
tiáo/tiāo shū
犹条奏。 -
条品
tiáo/tiāo pǐn
1.条例,章程。 2.鉴别评定。 -
条狼
tiáo/tiāo láng
1."条狼氏"的省称。 2.用以泛指帝王出行时的卫士。 3.借指衙役。 -
条条
tiáo/tiāo tiáo/tiāo
1.谓有条理﹑有次序。 2.畅达貌。 3.犹言每一条。 4.犹萧萧。形容风声。 5.指各项事业的组织系统。与"块块"相对。 6.指条文。 -
条宪
tiáo/tiāo xiàn
条例法令。 -
条祈
tiáo/tiāo qí
犹奏请。 -
条端
tiáo/tiāo duān
科目,条文。 -
条据
tiáo/tiāo jù/jú
1.逐条引证。 2.即单据。 -
条叶
tiáo/tiāo yè/xié
枝叶。比喻分支;支派。 -
条书
tiáo/tiāo shū
分条书写。 -
条定
tiáo/tiāo dìng
分别制定。 -
条分
tiáo/tiāo fēn/fèn
谓象枝条那样分布。 -
条上
tiáo/tiāo shàng/shǎng
谓备文向上陈述。 -
条秩
tiáo/tiāo zhì
条目次第。 -
条汇
tiáo/tiāo huì
条目类别。 -
条科
tiáo/tiāo kē
犹条律。 -
条流
tiáo/tiāo liú
1.体例;纲目。 2.流派;类别。 3.指细流,小道。 4.条例。 5.谓订立条例。 6.条理。 7.枝条。 -
条款
tiáo/tiāo kuǎn
1.文件或契约上所定的项目。 2.条件,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或应达到的标准。 -
条柯
tiáo/tiāo kē
枝条。 -
条侯
tiáo/tiāo hóu/hòu
西汉周亚夫的封号。 -
条枚
tiáo/tiāo méi
枝干。 -
条目
tiáo/tiāo mù
1.按内容分的细目。 2.指词典的词条。 3.谓整理安排细节。 4.法令﹑规章等的项目。亦指法令﹑规章。 -
条卓
tiáo/tiāo zhuó
即条桌。 -
条痕
tiáo/tiāo hén
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粉末痕迹。条痕色可以消除或减弱因混入杂质或物理光学原因所引起的矿物颜色的失真,相对矿物块体颜色更固定,常用于鉴定矿物。 -
条检
tiáo/tiāo jiǎn
逐条检核。 -
条刺
tiáo/tiāo cì/cī
1.谓分条书写于刺板。 2.逐条讽议。 -
条禁
tiáo/tiāo jīn/jìn
律条,禁令。 -
条呈
tiáo/tiāo chéng
分条陈述的呈文。 -
条闻
tiáo/tiāo wén
列举上报。 -
条奏
tiáo/tiāo zòu
逐条上奏。 -
条答
tiáo/tiāo dá/dā
逐条对答。 -
条比
tiáo/tiāo bǐ
分项排列。 -
条记
tiáo/tiāo jì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
条干
tiáo/tiāo gān/gàn
亦作“条榦”。枝干。 -
条帚
tiáo/tiāo zhǒu
笤帚。 -
条谷
tiáo/tiāo gǔ/gǔ/yù
1.古山名。 2.古传说中的琴名。 -
条段
tiáo/tiāo duàn
界线;地段。 -
条绒
tiáo/tiāo róng
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又名灯心绒。 -
条令
tiáo/tiāo líng/lǐng/lìng
1.条文法令。 2.今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
条数
tiáo/tiāo shù/shǔ/shuò
条理,规律。 -
条贯
tiáo/tiāo guàn
①条理;系统:著述甚有条贯|通其条贯,考其文理。②条例;章法:自祖宗以来,条贯极多|纲纪条贯。 -
条别
tiáo/tiāo bié/biè
1.区分,辨别。 2.分类的细目。 -
条绪
tiáo/tiāo xù
1.条例。 2.条理头绪。 -
条白
tiáo/tiāo bái
分条陈明。 -
条山
tiáo/tiāo shān
中条山的省称。 -
条诏
tiáo/tiāo zhào
犹诏令。 -
条命
tiáo/tiāo mìng
指太平天国的"天条"和天父﹑天兄﹑天王的命令。 -
条鞭
tiáo/tiāo biān
见"条鞭法"。 -
条处
tiáo/tiāo chǔ/chù
有条理地处置。 -
条华
tiáo/tiāo huá/huà/huā
中条山﹑华山的并称。 -
条指
tiáo/tiāo zhǐ
逐条指摘。 -
条缨
tiáo/tiāo yīng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 -
条纲
tiáo/tiāo gāng
1.条规纲纪。 2.条理纲目。 -
条桌
tiáo/tiāo zhuō
长方形的桌子。 -
条综
tiáo/tiāo zōng/zèng
分析综合。 -
条支
tiáo/tiāo zhī
1.亦作"条枝"。 2.古西域国名。约在今伊拉克境内。 3.唐代西域地名。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唐设条枝都督府。 -
条析
tiáo/tiāo xī
1.亦作"条?"。 2.细致剖析。 -
条褥
tiáo/tiāo rù
长褥子。 -
条脱
tiáo/tiāo tuō
古代臂饰。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紧松。一副两个。 -
条系
tiáo/tiāo xì/jì
逐条联缀。 -
条派
tiáo/tiāo pài
支流;支派。 -
条循
tiáo/tiāo xún
犹枝分。 -
条状
tiáo/tiāo zhuàng
列举情状。 -
条芩
tiáo/tiāo qín
黄芩的一种。子芩的异名。 -
条牒
tiáo/tiāo dié
1.通令;通告。 2.条例;文书。 -
条章
tiáo/tiāo zhāng
1.条例规章。 2.指条约。 -
条画
tiáo/tiāo huà
1.条规;法令。 2.筹划;谋划。 -
条职
tiáo/tiāo zhí
指条例所规定的职责。 -
条森
tiáo/tiāo sēn
犹萧森。 -
条辩
tiáo/tiāo biàn
见"条辨"。 -
条属
tiáo/tiāo shǔ/zhǔ
谓用绳子连缀。古代丧冠之制。条,通"绦"。 -
条师
tiáo/tiāo shī
善写呈文的师爷。 -
条几
tiáo/tiāo jī/jǐ
长条形的几案。 -
条氏
tiáo/tiāo shì/zhī
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
条峰
tiáo/tiāo fēng
指中条山。 -
条冰
tiáo/tiāo bīng
比喻清贵的官职。 -
条缕
tiáo/tiāo lǚ
一条一缕。比喻细密。 -
条列
tiáo/tiāo liè
分条列举。 -
条肄
tiáo/tiāo yì
指再生的树枝。 -
条议
tiáo/tiāo yì
指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疏或文书。 -
条香
tiáo/tiāo xiāng
指用木屑搀香料做成细条形的香。 -
条集
tiáo/tiāo jí
系统汇集。 -
条进
tiáo/tiāo jìn
犹条奏。 -
条鳎
tiáo/tiāo tǎ
鱼名。体侧扁,呈片状,鳞细,头短,右侧淡褐色,有黑色条纹,左侧白色或淡黄色。两眼生在右侧,左侧向下卧在浅海底上。捕食小鱼等。 -
条裙
tiáo/tiāo qún
长裙。 -
条述
tiáo/tiāo shù
分条叙述。 -
条诘
tiáo/tiāo jié/jí
逐条诘问。 -
条通
tiáo/tiāo tōng/tòng
1.畅达。 2.方言。指灌木丛生的土地。 -
条鬯
tiáo/tiāo chàng
畅达。 -
条达
tiáo/tiāo dá
1.条理通达。 2.畅达;通达。 3.行疾貌。 4.断续分散貌。 5.臂饰。 -
条规
tiáo/tiāo guī
条例,规则。 -
条胁
tiáo/tiāo xié
犹言裹胁。 -
条长
tiáo/tiāo cháng/zhǎng
挺直地生长。 -
条菅
tiáo/tiāo jiān
古水名。 -
条翮
tiáo/tiāo hé
古扇名。传说为周昭王时用丹鹊的翅羽所制。 -
条辨
tiáo/tiāo biàn
1.亦作"条辩"。 2.逐条辨析。 -
条载
tiáo/tiāo zài/zǎi
逐条记载。 -
条荡
tiáo/tiāo dàng
摇动。条,通"涤"。 -
条驳
tiáo/tiāo bó
逐条驳斥。 -
条风
tiáo/tiāo fēng
1.东北风。一名融风,主立春四十五日。 2.东风。一名明庶风,主春分四十五日。 -
条蔓
tiáo/tiāo màn/wàn/mán
枝蔓。 -
条苗
tiáo/tiāo miáo
犹苗条。细长柔美。 -
条蘖
tiáo/tiāo niè
枝条。 -
条衣
tiáo/tiāo yī/yì
僧人所穿之衣,因其有九条至二五条之别,故名。 -
条递
tiáo/tiāo dì
迢递。远貌。 -
条陈
tiáo/tiāo chén/zhèn
①分条逐一陈述:臣谨条陈所闻。②下级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上呈了一道条陈。 -
条领
tiáo/tiāo lǐng
条目要领。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