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子” 词语大全
-
子满
zǐ mǎn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六七月时全身浮肿﹑腹胀而喘的病证。 -
子音
zǐ yīn
即辅音。音素的一类。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到一定阻碍后冲出,比元音强。 -
子惠
zǐ huì
慈爱;施以仁惠。 -
子鱼
zǐ yú
鲻鱼的别名。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宋梅尧臣《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宋叶适《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鲻,色缁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 -
子服
zǐ fú/fù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服景伯。见《国语.鲁语下》。 -
子真
zǐ zhēn
汉褒中人郑朴的字。居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
子衿
zǐ jīn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
子道
zǐ dào
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子贡
zǐ gòng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
子烦
zǐ fán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烦躁心悸的病证。 -
子州
zǐ zhōu
见"子州支父"。 -
子星
zǐ xīng
1.星名。属井宿,即天鸽座中间二星。 2.双星或聚星的成员星泛称"子星"。 -
子时
zǐ shí
旧时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 -
子麻
zǐ má
大麻的雌株。也叫苴麻。 -
子安
zǐ ān
1.旧传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子安。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2.传说中的仙人。 -
子嗣
zǐ sì
传代的儿子:因长房无子嗣,故而过继了一个本家侄子|也为子嗣起见,才娶了二房。 -
子母
zǐ mǔ
1.母子。亦指母女。 2.指大小﹑主从关系。 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 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5.指杯盘。 -
子个
zǐ gè/gě
语气助词。表示叮嘱﹑希望,或加强语气。 -
子韩
zǐ hán
复姓。春秋时齐国有子韩晳。见《左传.昭公十四年》。 -
子鸡
zǐ jī
即童子鸡。小而嫩的鸡。 -
子集
zǐ jí
集合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如果集a的任一元素都是集b的元素,则称集a为集b的一个子集,记作a{c=}b或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如果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含有一个不属于a的元素,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任一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子充
zǐ chōng
原为人名,郑国的美男子。亦以谓美好的人。 -
子金
zǐ jīn
利息。对"母金"而言。 -
子路
zǐ lù
1.仲由的字。春秋时鲁国卞人,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亲孝闻过则喜,长于政治。曾为季孙氏家臣,后任卫大夫孔悝邑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害。 2.后作为勇士的代称。 3.熊的别名。 -
子室
zǐ shì
孺子室。古代贵族养育幼童的居室。 -
子占
zǐ zhān/zhàn
旧传粉神名。 -
子推
zǐ tuī
1.春秋时晋国人,姓介。也称介之推﹑介推。 2.旧俗为纪念介子推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 -
子肿
zǐ zhǒng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着增加的病证。 -
子叶
zǐ yè/xié
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种子萌发时的营养器官。在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的胚只有一枚子叶,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一对子叶;裸子植物的胚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子叶。 -
子羽
zǐ yǔ
1.旧传为视力极好的人。 2.澹台灭明的字。春秋鲁人,孔子弟子,状貌丑陋。 -
子童
zǐ tóng
后妃﹑仙女的自称。 -
子书
zǐ shū
指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等。参见"子部"。 -
子气
zǐ qì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自膝至足浮肿﹑小便频繁的病证。 -
子使
zǐ shǐ
犹副使。 -
子人
zǐ rén
复姓。春秋郑有子人九。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子鹅
zǐ é
幼鹅,嫩鹅。 -
子期
zǐ qī/jī
即锺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
子育
zǐ yù
谓抚爱﹑养育如己子。 -
子猷
zǐ yóu
晋王徽之的字。王羲之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会稽时,雪夜泛舟剡溪,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
子利
zǐ lì
利息。对本金而言。 -
子牟
zǐ móu/mù
即魏公子牟。战国时人。因封于中山,也叫中山公子牟。曾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见《吕氏春秋·审为》。后常用作心存朝廷或忧国的典实。 -
子囊
zǐ náng/nāng
某些植物体内藏孢子的器官。 -
子细
zǐ xì
1.认真﹑细致;细心。 2.小心,留神。 3.清晰;分明。 4.详情;底细。 -
子姜
zǐ jiāng
初生的嫩姜。 -
子索
zǐ suǒ
只得;只须。 -
子药
zǐ yào
弹药。 -
子堤
zǐ dī
见"子埝"。 -
子男
zǐ nán
1.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2.儿子。 -
子痫
zǐ xián
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 -
子埝
zǐ niàn
1.亦称"子堤"。 2.为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 -
子弦
zǐ xián
较细的丝弦,做三弦﹑琵琶﹑南胡的外弦用。 -
子爵
zǐ jué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
子奇
zǐ qí/jī
相传为春秋时齐国人。十八岁治阿县,阿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 -
子鹃
zǐ juān
即杜鹃鸟。 -
子墨
zǐ mò
汉扬雄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后借指文章﹑文辞。 -
子婿
zǐ xù
见"子壻"。 -
子部
zǐ bù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
子句
zǐ jù/gōu
“从句”的旧称(台、港仍沿用至今)。在某些语言(如英语)它是复合句的一个成分,自有其主语和谓语,尤指其功用同名词、形容词或副词者。如:COBOL语言中一个语句的一部分,用以说明一基本项的结构,分别对独立的或成组的工作区暂存区给予初始值,或者重新定义由其他子句原来定义过的数据。 -
子嗽
zǐ sòu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干咳﹑烦热的病证。 -
子婴
zǐ yīng
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赵高杀二世,立他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 -
子石
zǐ shí/dàn
1.制砚用的上等端石。 2.公孙龙的字。春秋卫人(一说楚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司马贞索隐:"〔子石〕公孙龙也。" -
子明
zǐ míng
1.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2.传说中的仙人。陵阳子明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以服食之法。子明食之而成仙。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3.水银的别名。 -
子妷
zǐ zhí/yì
见"子侄"。 -
子店
zǐ diàn
犹分店。 -
子胤
zǐ yìn
子嗣。 -
子群
zǐ qún
一数学群的子集,其本身也是群。 -
子平
zǐ píng
传说宋有徐子平,精于星命之学,故后世术士宗之。一说,子平,名居易,五季人,尝与麻衣道者陈图南同隐华山。见清翟灏《通俗编.艺术》。因即以"子平"指星命之学。是一种根据星象或人的生辰八字推算人的命运的迷信方法。 -
子司
zǐ sī
下属机构﹑部门。 -
子规
zǐ guī
杜鹃鸟的别名:深山又闻子规啼。 -
子孙
zǐ sūn/xùn
1.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2.单指儿子。 -
子棉
zǐ mián
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 -
子产
zǐ chǎn
春秋时郑大夫公孙侨的字。一字子美。郑简公十二年为卿,二十三年起执政,治郑多年,有政绩。郑声公五年卒。郑人悲之如亡亲戚。 -
子父
zǐ fù/fǔ
1.父与子。 2.指父与女。 -
子叔
zǐ shū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叔声伯。见《国语.鲁语上》。 -
子侄
zǐ zhí
1.亦作"子妷"。 2.儿子与侄子辈的统称。 -
子粒
zǐ lì
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亦泛指粮食。 -
子将
zǐ jiāng/jiàng
唐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 -
子舍
zǐ shè/shě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 2.借指儿子;儿女。 -
子钟
zǐ zhōng
高精度天文钟的辅助设备,它减少和代替几乎所有后者的装置,于是保证了性能的一致性。 -
子弹
zǐ dàn/tán
即枪弹。又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发射时由撞针撞击底火,使发射药燃烧,产生气体将弹头推出。 -
子公
zǐ gōng
汉陈汤的字。西汉成帝时,汤为车骑将军王音所信用。郡守陈咸曾多次送汤财物,给汤写信,以求"得入帝城"。后竟征为少府。事见《汉书·陈咸传》。 -
子夜
zǐ yè
①半夜。因古时十二时辰中属子时,故称:已是子夜时分,还未就寐。②长篇小说。茅盾作。1933年发表。吴荪甫是30年代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家。他合股组织了益中公司,收盘了不少工厂,企图建立一个实力雄厚的“工业王国”。但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竭力排挤、打击他,加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吴荪甫终于彻底失败。作品结构宏大,构思严谨,并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
子桑
zǐ sāng
1.《庄子》中寓言人物。 2.复姓。春秋鲁国有子桑伯子。见《论语·雍也》。 -
子午
zǐ wǔ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3.见"子午谷"。 -
子妇
zǐ fù
1.儿子与儿媳妇。 2.指儿媳妇。 -
子注
zǐ zhù
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
子畜
zǐ xù/chù
幼小的牲畜。 -
子虚
zǐ xū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后以“子虚”或“子虚乌有”指虚构的、不真实或不存在的事物。 -
子卷
zǐ juàn/juǎn
书中总卷次下每卷再细分的小卷。 -
子车
zǐ chē/jú
复姓。春秋时秦国有子车奄息。见《左传.文公六年》。 -
子乔
zǐ qiáo
春秋时神话传说人物。 -
子息
zǐ xī
1.子嗣,儿子。 2.泛指儿女。 3.借贷的利息。 4.孳生蕃息。 -
子弟
zǐ dì/tì/tuí
①弟与子、侄等。与“父兄”相对:子弟亦何预人事。②年轻的一代。与“父老”相对:江东子弟|纨裤子弟|子弟兵。③弟子;学生:使其子弟为卿。 -
子实
zǐ shí
稻﹑麦﹑粟谷﹑高粱等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参见"子粒"。 -
子皮
zǐ pí
鸱夷子皮的省称。范蠡之号。春秋时楚人,曾为越大夫,助越灭吴。后至陶经商致富,又称陶朱公。 -
子头
zǐ tóu/tou
古代博戏从中抽取的头钱。 -
子野
zǐ yě
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的字。目盲,善弹琴,辨音能力极强。 -
子姒
zǐ sì
三代的夏,姒姓;商,子姓。因以"子姒"称商代和夏代。 -
子户
zǐ hù
由一户人家分出去的户头。 -
子城
zǐ chéng
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 -
子晋
zǐ jìn
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
子爱
zǐ ài
慈爱;爱如己子。 -
子墙
zǐ qiáng
院落内部的小墙。 -
子地
zǐ dì/de
北方。 -
子都
zǐ dū/dōu
1.古美男子名。 2.即冯子都。汉乐府诗《羽林郎》中的美女名。 -
子学
zǐ xué
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 -
子民
zǐ mín
1.爱护人民;治民。 2.人民﹑百姓;治下的百姓。 -
子月
zǐ yuè
农历十一月。《尔雅.释天》"十一月为辜"清郝懿行义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 -
子鸭
zǐ yā
幼鸭,嫩鸭。 -
子壻
zǐ xù
1.亦作"子?"。亦作"子婿"。 2.女儿的丈夫,女婿。 -
子声
zǐ shēng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 2.做声。 -
子来
zǐ lái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
子谷
zǐ gǔ/gǔ/yù
粟谷;未舂过的稻谷。 -
子姓
zǐ xìng
1.泛指子孙﹑后辈。 2.谓子辈;子女。 3.特指孙辈。 -
子陵
zǐ líng
严光的字。东汉馀姚人。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富春山。 -
子党
zǐ dǎng
儿女辈。 -
子濯
zǐ zhuó/zhào
复姓。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子濯孺子。见《孟子.离娄下》。 -
子衣
zǐ yī/yì
1.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后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 2.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
子目
zǐ mù
总目﹑总纲下的细目。 -
子窠
zǐ kē
古代装在突火枪中的火药弹。纸制,实以火药,伏以引线,借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射而出,射击敌人。开日后子弹的先声,是火器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
子本
zǐ běn
利息和本金。 -
子胥
zǐ xū
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
子女
zǐ nǚ/rǔ
1.男和女。 2.美女;年青女子。 3.儿女。 -
子氄
zǐ rǒng
细软的毛缎。 -
子姑
zǐ gū
传说中的神名。即紫姑神。也称坑三姑娘。相传为寿阳李景之妾,为景妻所妒,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自南朝以来即有迎紫姑问休咎之俗。 -
子谅
zǐ liàng
慈爱诚信。《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孔颖达疏:"子谓子爱,谅谓诚信,言能深远详审此乐以治其心,则和易正直子爱诚信之心,油油然从内而生矣。"章炳麟《印度人之论国粹》:"印度人于大地最为恺悌子谅,至今食不过炙卵,而肉羹则絶焉。"一■■即慈良。参阅《朱子全书》卷三七。 -
子养
zǐ yǎng
犹养育。 -
子钱
zǐ qián
贷给他人取息之钱。犹高利贷。 -
子雟
zǐ guī/xī
鸟名。即子规。 -
子宫
zǐ gōng
人和动物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在人体,形状像倒放的梨,上端较大,前后略为扁平,下段比较狭窄伸入阴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成年女性的子宫内膜发生周期形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子宫内膜脱落、伴有出血即为月经。 -
子卯
zǐ mǎo
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 -
子脾
zǐ pí
培育蜂儿(包括卵﹑蛹和幼虫)的巢脾。 -
子职
zǐ zhí
儿子对父母应尽的职责。 -
子奢
zǐ shē
即子都。春秋时郑国美男子。 -
子房
zǐ fáng
1.西汉开国大臣张良的字。曾行刺秦始皇未遂,逃亡下邳。秦末农民战争中为刘邦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
子剌
zǐ là/lá
象声词。 -
子口
zǐ kǒu
1.瓶﹑罐﹑箱﹑匣等器物上跟盖相密合的部分。 2.旧中国海关征收国内关税,以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与"母口"(海关所在口岸)相对。 -
子厂
zǐ chǎng/ān/hàn
1.指新矿。 2.指分厂。 -
子亭
zǐ tíng
小亭。 -
子兮
zǐ xī
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传:"子兮者,嗟兹也。"孔颖达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说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_人称。 -
子侨
zǐ qiáo
即王子侨。神话人物。据《楚辞·天问》王逸注,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子侨曾化为白蜺,持药与崔文子,文子惊怪,引戈击中白蜺,药堕地,乃子侨之尸。文子取尸覆于筐内,须臾化为大鸟飞去。一说与王子乔同为一人。 -
子代
zǐ dài
生物体通过有性繁殖或杂交产生的后代。第一代称为“子一代”,用符号f_1表示;第二代称为“子二代”,用符号f_2表示。 -
子客
zǐ kè
儿子的宾客。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