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经” 词语大全
-
一经
yī jīng
1.一种经书。 2.犹言贯通。 3.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4.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
丹经
dān jīng
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
三经
sān jīng
1.谓天时﹑地利﹑人和。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王安石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刘元刚《三经演义》,清黄丕烈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 -
不经
bù jīng
1.不合常法。 2.谓不见于经典,没有根据。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 4.不禁;禁受不起。 -
专经
zhuān jīng
1.专研经学;专治某一经或某几经。 2.指专习某经。 -
世经
shì jīng
指帝王代禅。 -
业经
yè jīng
已经。 -
东经
dōng jīng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参看〖经度〗、〖经线〗。 -
中经
zhōnɡ jīnɡ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汉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
久经
jiǔ jīng
1.长时间经过。 2.很久以前已经。 -
义经
yì jīng
正道。 -
九经
jiǔ jīng
1.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 3.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公羊》﹑《谷梁》,无《春秋》﹑《孝经》﹑《论语》。 -
书经
shū jīng
1.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 2.抄写佛经。 -
事经
shì jīng
记事的经典。 -
云经
yún jīng
1.指传说中黄帝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 2.《大云请雨经》的略称。 -
互经
hù jīng
交互经过。 -
五经
wǔ jīng
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 -
交经
jiāo jīng
犹交错。 -
人经
rén jīng
1.谓做人行事的规范。 2.人的经脉。 -
仙经
xiān jīng
泛称道教经典。 -
传经
chuán/zhuàn jīng
1.传授经学。 2.今喻指传授经验。 3.中医称伤寒病的变化过程。 -
伦经
lún jīng
天道人伦的常则。 -
伪经
wěi jīng
1.今文学家对古文经的贬称。今文学家认为古文经都是刘歆所伪造,故称。 2.伪造的佛经。如《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附有《刊定伪经目录》。 -
佉经
qū jīng
指印度佛经。 -
佛经
fó/fú/bì/bó jīng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参看〖释藏 〗。 -
佣经
yōng/yòng jīng
受雇抄写经书。 -
信经
xìn/shēn jīng
1.包含有教会的信条或信仰表白的书。如:正教的信经。2.不是通过客观的相似之处有意识的替换,而是通过无意识的联想表示受压抑情绪的对象或行为。 -
倍经
bèi jīng
倍于常数。 -
僻经
pì jīng
非正统的经训。 -
儒经
rú jīng
儒家的经籍。 -
元经
yuán jīng
大纲,大法。 -
八经
bā jīng
旧谓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 -
全经
quán jīng
1.指秦始皇焚书之前未经散乱的儒家经书。 2.指儒家所有的经典。 -
六经
liù/lù jīng
也称“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皆史。 -
兵经
bīng jīng
作为经典的兵书﹐特指《孙子》。 -
典经
diǎn jīng
犹经典。指可作为典范的经书典册。 -
写经
xiě jīng
1.抄写佛教经典。 2.指抄写的佛经。 -
农经
nóng jīng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
几经
jī/jǐ jīng
经过多次:~波折 ㄧ~交涉。 -
前经
qián jīng
以前的经典。 -
医经
yī jīng
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
十经
shí jīng
1.十部儒家经典。 2.指五经五纬,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及《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五纬。 -
取经
qǔ jīng
1.指佛教僧侣到印度求取佛经原本。 2.比喻向先进的地区﹑单位或人物吸取经验。 -
历经
lì jīng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ㄧ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 -
反经
fǎn jīng
1.不循常规。 2.恢复常道。 3.谓不合儒家的经典。 -
受经
shòu jīng
汉儒重师法,研习经学,师弟相传。从师学经,称受经。 -
叙经
xù jīng
犹言编定经书。 -
古经
gǔ jīng
1.古文经书。指用秦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耶稣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中国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
同经
tóng/tòng jīng
同试一经;同治一经。经,指儒家经典。 -
含经
hán jīng
心怀常道。 -
周经
zhōu jīng
指儒家的经籍。 -
唱经
chàng jīng
唱诵经文。僧道念经,抑扬其声,故称。 -
善经
shàn jīng
好的法则。 -
国经
guó jīng
国家的纲纪。 -
图经
tú jīng
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
圣经
shèng jīng
①犹太教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录》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②基督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 -
地经
dì/de jīng
犹地图。 -
壁经
bì jīng
1.见"壁中书"。 2.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
大经
dà jīng
1.常道﹐常规。 2.唐宋国子监教课及进士考试经书﹐皆按经文长短﹐分大﹑中﹑小三级。唐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宋以《诗》﹑《礼记》﹑《周礼》﹑《春秋左传》为大经。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 3.宋徽宗崇信道教﹐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4.佛教各派以本派最主要的经典为大经。如净土宗称《无量寿经》为大经﹐天台宗称《涅盘经》为大经。 -
天经
tiān jīng
1.天之常道。 2.天象。亦泛指天空。 -
守经
shǒu jīng
固守经义或常法。 -
契经
qì/qiè/xiè jīng
梵语Sūtra的意译。佛教三藏之一﹐亦单称经。对律﹑论而言。 -
嫖经
piáo/piāo jīng
1.关于嫖妓的理论或诀窍。 2.指有关嫖妓的书。 -
孤经
gū jīng
没有他例可以比附的单条经文。 -
尊经
zūn jīng
1.对佛经或道经的敬称。 2.尊崇经典。经﹐指儒家经典。 -
小经
xiǎo jīng
1.卷数少的经书。唐宋依经书内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级。因时因事所指不同。 2.佛经名。净土门三部经中后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之别称。又名"四纸经"。 -
就经
jiù jīng
自缢﹐上吊自杀。 -
居经
jú jīng
又名季经、按季。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属正常生理范围。 -
山经
shān jīng
1.《山海经》的简称。 2.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
已经
yǐ jīng
1.业已经过;业已经历。 2.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
帖经
tiè/tiě/tiē jīng
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 -
常经
cháng jīng
1.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 2.永恒的规律。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规。 4.谓习见的经书,普通的经书。 5.犹经常。 -
幽经
yōu jīng
指《相鹤经》。传说为神仙的经书。 -
府经
fǔ jīng
见"府经历"。 -
引经
yǐn jīng
1.援引经文﹑经义。 2.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3.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 -
彝经
yí jīng
旧典;常典。 -
德经
dé jīng
道德的法则,标准。 -
心经
xīn jīng
注意,留心。 -
念经
niàn jīng
朗读或背诵宗教经文。 -
惯经
guàn jīng
习惯,惯常所经历的。 -
戎经
róng jīng
兵书。 -
执经
zhí jīng
手持经书。谓从师受业。 -
拂经
fú/bì jīng
违反常理。 -
拟经
nǐ jīng
汉扬雄仿《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后人谓之"拟经"。 -
拳经
quán jīng
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有《拳经》篇。 -
据经
jù/jú jīng
依据经典。 -
授经
shòu jīng
讲授经书。 -
政经
zhèng jīng
政治的常法。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杜预注:"经,常也。" -
救经
jiù jīng
解救上吊的人。 -
斋经
zhāi jīng
僧尼吃斋前诵念的经咒。 -
断经
duàn jīng
在织造或整理时,由于受断裂的纱线所形成的织疵,各种织物都可能出现这种织疵,但常出现于精梳毛匹头上。 -
无经
wú jīng
1.没有常规或法度。 2.谓不能用通常的言语文字表述。 -
早经
zǎo jīng
早已经。 -
明经
míng jīng
1.通晓经术。 2.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3.明清对贡生的尊称。 -
易经
yì jīng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今本《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暗经
àn jīng
中医谓女子无月经现象而仍能生育为"暗经"。 -
曾经
zēng/céng jīng
表示从前经历过或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
月经
yuè jīng
女子按月自阴道排出少量血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的生理现象。每次行经时间为3-5天,月经颜色鲜红稍暗,量约50~60毫升左右。行经期稍有乳胀、腹痛现象。如周期先后不定,时间长短不一,颜色变淡或暗黑有块,且乳胀、腹痛剧烈,则为月经不调,应及时诊治。 -
朝经
cháo jīng
朝廷的典章制度。 -
本经
běn jīng
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 2.指本人所治之经。 -
杂经
zá jīng
隋智果所分佛经三大类别中之一类。 -
树经
shù jīng
佛教语。刻于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 -
桑经
sāng jīng
指《水经》。相传为汉桑钦所作,故称。 -
梵经
fàn jīng
贝叶经;佛经。 -
棋经
qí jīng
关于棋术的专书。亦指棋术。敦煌写本中有《棋经》一卷(S5574号),存169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棋经》七篇,第二部分是梁武帝的《棋评要略》。宋张靖着有《棋经十三篇》。 -
横经
héng/hèng jīng
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 -
正经
zhèng jīng
①指儒家经典:正经善道|正经正史。②(-jing)正当:正经事|正经场所|来路正经。③(-jing)端庄;正派:正经人|正经面孔|正经人家。④(-jing)合乎标准的;正式的:好几天没正经休息|没上过正经学校。 -
武经
wǔ jīng
1.兵书。 2.宋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
民经
mín jīng
人民的规范。 -
治经
zhì jīng
研究经学。 -
法经
fǎ jīng
书名。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典。约公元前470年编成。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 -
洊经
jiàn jīng
多次经历。 -
演经
yǎn jīng
讲解佛经。 -
火经
huǒ jīng
书名。道家讲用火炼丹的书。无传。如: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唐·李朝威《柳毅传》。如:何谓《火经》。。 -
熊经
xióng jīng
1.如熊攀树而悬。形容人临危恐惧之状。 2.古代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攀树而悬。 -
牺经
xī jīng
即《易》经。相传八经卦为伏羲氏作,故称。 -
玄经
xuán jīng
1.指汉扬雄的《太玄》。 2.指《老子》。 -
玉经
yù jīng
指道教经书。 -
疑经
yí/nǐ jīng
1.有伪托嫌疑的佛教经典。 2.怀疑经旨的传统解说。 -
痛经
tòng jīng
指月经来潮前后或月经期发生下腹痛或其他不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一般指原发性痛经,可能与精神紧张及神经过敏、子宫痉挛或经血不畅、内分泌失调、前列腺素增多等有关。多发生在未婚、未产妇女,经常在婚后或一次足月分娩后显著好转,甚至消失。 -
白经
bái jīng
丝织品中的白色经丝。 -
皇经
huáng jīng
泛指道经。 -
相经
xiāng/xiàng jīng
互通。 -
真经
zhēn jīng
1.道教的经书。 2.比喻好的经验。 -
知经
zhī/zhì jīng
1.懂得坚守常规﹑常道。 2.懂得儒家经典。 -
礼经
lǐ jīng
古代讲礼节的经典,常指《仪礼》而言。 -
神经
shén jīng
1.谓神秘奥妙之典籍。 2.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由许多神经纤维构成。 3.借指思想,思路。 -
禅经
chán jīng
佛经。唐白居易有《读禅经》诗。 -
离经
lí jīng
1.犹言离经辨志。 2.脱离正轨。 -
科经
kē jīng
佛教语。谓法师按宗派的家法判析经典的内容体系和结构。 -
秘经
mì/bì jīng
1.指纬书。 2.秘奥的书籍。 -
穷经
qióng jīng
谓极力钻研经籍。 -
竺经
zhú/dǔ jīng
见"竺国经"。 -
符经
fú jīng
仙家的经典。 -
絶经
jué jīng
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45-50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 -
纤经
xiān/qiàn jīng
细丝。亦指细丝结成的网。 -
纪经
jì/jǐ jīng
纲常。 -
纬经
wěi jīng
犹经纬。纵横交错。 -
纶经
lún/guān jīng
犹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政事。 -
绝经
jué jīng
因卵巢功能衰退或遭受破坏而停止月经。女子生理性绝经一般发生在45-50岁之间。 -
绰经
chuò/chāo jīng
顺着线索。 -
缠经
chán jīng
即传经。中医学名词。指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即本经症候消失,而变为另一经症候。 -
罗经
luó jīng
即罗盘。 -
羲经
xī jīng
《周易》的别称。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 -
群经
qún jīng
总言经籍。常指儒家经典。 -
翻经
fān jīng
1.指翻译佛经。 2.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
自经
zì jīng
上吊自杀。 -
苦经
kǔ jīng
指切身所受的苦处。 -
茶经
chá jīng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撰写。全书共分三卷十节,内容囊括茶叶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饮茶轶事等。 -
荥经
xíng/yíng jīng
,县名,在四川。 -
莲经
lián jīng
《妙法莲华经》的简称。 -
葩经
pā jīng
语本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
血经
xuè/xiě jīng
1.指用血抄写的经书。相传元僧善继刺指血写《华严经》,藏苏州半塘龙寿庵,通称血经。参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古迹.血书<华严经>》。 2.指月经。 -
行经
xíng/háng jīng
1.行走经过。南朝梁何逊有《行经孙氏陵》诗。 2.来月经。 -
表经
biǎo jīng
典范,准则。 -
西经
xī jīng
1.指佛经。 2.西经度的简称。自本初子午线向西度量的经度﹐自0°至180°。 -
解经
jiě/jiè/xiè jīng
解释经义。 -
训经
xùn jīng
谓以国之常法教民。 -
讽经
fěng jīng
1.念经。 2.诵读经书。 -
讲经
jiǎng jīng
1.讲说儒家经义。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 3.指讲说道教经义。 -
论经
lùn/lún jīng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
译经
yì jīng
翻译经典。多指翻译佛经。 -
诗经
shī jīng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方法。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诨经
hùn jīng
诙谐地讲说佛经故事。 -
说经
shuō/shuì/yuè jīng
1.讲解儒家的经书。 2.宋代"说话人"说话类别之一。内容为讲说佛经故事。 -
读经
dú/dòu jīng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 -
调经
tiáo/diào jīng
调治月经﹐使之正常。 -
谈经
tán jīng
1.谈论儒家经义。 2.讲说佛经﹔念经。 3.宋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
贝经
bèi jīng
贝叶经,佛经。 -
财经
cái jīng
财政经济。 -
贴经
tiē jīng
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