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林” 词语大全
-
丹林
dān lín
红叶之林。 -
二林
èr lín
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 -
上林
shàng/shǎng lín
1.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2.古宫苑名。东汉光武帝时建造。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东汉永平十五年冬,车骑校猎上林苑,即此。 3.古宫苑名。南朝宋大明三年建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5.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
丘林
qiū lín
1.山林。 2.复姓。见《魏书.官氏志》。 -
丛林
cóng lín
①树林:热带丛林。②僧人聚居之处。因指寺院。 -
东林
dōng lín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2.指庐山东林寺。 3.指明末东林党。 4.指东林书院。 -
两林
liǎng lín
唐代西南部落名。 -
中林
zhōnɡ lín
林野。 -
丰林
fēng lín
丰茂的林木。 -
乌林
wū lín
1.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赤壁之战,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 2.吴鼓吹曲名。 -
乔林
qiáo lín
树木高大的丛林。 -
书林
shū lín
1.文人学者之群。 2.藏书处。书林,极言其书之多。 3.指秘书省。 4.书坊。 -
云林
yún lín
1.隐居之所。 2.汉宫馆名。 3.指云梦泽。 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 -
仕林
shì lín
士林。旧指士大夫阶层。仕,通"士"。 -
保林
bǎo lín
汉代宫中女官名。魏晋以下为东宫女官。 -
儒林
rú lín
1.指儒家学者之群。《史记》有《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姚承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 2.泛指儒生﹑读书人。 3.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4.指儒家著作。 5.指儒家经学。 6.指学官。 -
入林
rù lín
归隐林下。 -
农林
nóng lín
农业和林业的并称。 -
凤林
fèng lín
1.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2.树林的美称。 3.地名。在今甘肃省临夏县南。 -
北林
běi lín
1.林名。 2.泛指北边的树林。 -
华林
huá/huà/huā lín
1.茂美的林木。 2.华林园的省称。 -
卜林
bǔ lín
汉京房着《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飞候》九卷,后世合称"卜林"。今皆佚。 -
双林
shuāng lín
1.指释迦牟尼涅盘处。 2.借指释迦牟尼。 3.借指寺院。 -
吉林
jí lín
1.中国以汽车工业及化学工业闻名的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83万(1990)。省会长春市。 2.中国吉林省省辖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畔。 -
塔林
tǎ lín
爱沙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44万(1995年)。工业有机械制造、化学、纺织、食品加工等部门。重要海港和铁路枢纽,城市三面环水,秀丽古朴。多中世纪古城墙、古堡、古教堂等,为著名旅游胜地。 -
嘉林
jiā lín
美好的树林。 -
园林
yuán lín
种有花草树木,筑有亭阁台榭,凿有水池,堆有假山,供人游览休憩的场所。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秦汉,宋代以后成熟。按隶属关系一般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大类。 -
圣林
shèng lín
即孔林。指孔子及其后裔的陵园。 -
坚林
jiān lín
见"坚固林"。 -
垧林
shǎng lín
犹垧外。 -
墨林
mò lín
翰墨之林。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宋王柏着有《墨林考》。 -
士林
shì lín
文人士大夫,知识界:清名映士林|一变士林风气。 -
央林
yāng lín
古西南国名。 -
如林
rú lín
形容多。 -
孔林
kǒng lín
在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外。孔子和其子孔鲤、孙子孔饭及历代衍圣公的墓地。历经扩修,占地约200公顷,周围有7.5千米的林墙。内有历代帝王及名人碑碣一千多块,松柏数万株。是中国最大的人造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孤林
gū lín
1.孤立的丛林。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遂称孤儿为"孤林"。 -
学林
xué lín
1.喻学问的总汇。 2.指学术界。 -
密林
mì lín
茂密的树林。 -
宝林
bǎo lín
1.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 2.古代宫中女官名。 -
家林
jiā lín
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
寒林
hán lín
1.称秋冬的林木。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
少林
shǎo/shào lín
指少林寺。亦泛指佛教名寺。 -
居林
jú lín
谓在家闲居。林,林下,退隐之所。 -
山林
shān lín
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2.借指隐居。 3.指隐居之地。 4.园林。 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明代与"台阁体"相对。 -
峯林
fēng lín
石灰岩地区在水流长期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分散或成群出现,远望如林,故称。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和阳朔等地最为典型,风景极为优美。 -
峰林
fēng lín
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貌形态。规模比石林大,为高耸林立的山峰。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中国的桂林、阳朔最为典型,被称为“中国式的喀斯特”。 -
巴林
bā lín
西亚国家。波斯湾西南部岛国。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6.8万(1994年)。首都麦纳麦。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开采是经济命脉。有大炼油厂。波斯湾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
平林
píng lín
平原上的林木。 -
幼林
yòu lín
尚未长成的树林。 -
幽林
yōu lín
幽深茂密的树林。 -
归林
guī lín
谓辞官回乡。 -
恶林
è/wù/ě/wū lín
成片的劣树。 -
成林
chéng lín
成为树林。 -
才林
cái lín
指文士会聚之处。 -
投林
tóu lín
谓鸟兽入林。借喻栖身或归隐。 -
护林
hù lín
保护森林:~防火。 -
攀林
pān lín
折取或拉下树枝。 -
故林
gù lín
1.从前栖息的树林。 2.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3.指桃林。在华山之东。相传武王克商后,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墟,示天下不复用兵。 -
文林
wén lín
文士之林。谓众多文人聚集之处。后泛指文坛﹑文学界。 -
斑林
bān lín
犹斑竹。 -
新林
xīn lín
1.初植的树林。 2.开春后刚抽芽长叶的树林。 -
旧林
jiù lín
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也比喻故乡。 -
旷林
kuàng lín
深林。 -
柴林
chái lín
成片生长的柴木。 -
森林
sēn lín
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森林不仅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副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卫生保健和有利国防等作用。 -
檀林
tán lín
佛教语。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 -
榆林
yú lín
1.榆树林。 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
暗林
àn lín
幽暗的密林。 -
杏林
xìng lín
1.相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 2.杏树林。 -
杖林
zhàng lín
梵语"泄瑟知林"的义译。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佛陀伐那山及杖林》载:"﹝泄瑟知林﹞林竹修劲,被山弥谷。其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后即成林,称"泄瑟知林",即杖林。 -
林林
lín lín
1.众多貌。 2.指芸芸众生。 3.形容了无生气。 -
枣林
zǎo lín
枣树林。 -
枫林
fēng lín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
枯林
kū lín
树叶凋残之林。 -
柏林
bó lín
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348万(1993年)。有电器、电子、精密仪器等工业。扼东、西欧和南、北欧交通要冲,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城市建筑宏伟,古典宫殿式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市郊多森林、湖泊。旅游业发达。 -
柰林
nài lín
柰树林。 -
柳林
liǔ lín
1.柳树林。 2.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通县南。原为元代皇帝游畋之地,建有行宫。1358年毛贵领导的红巾军进迫大都,与刘哈喇不花率领的元军大战于此。 3.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清县南。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曾在此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 -
树林
shù lín
成片生长的树木。 -
株林
zhū lín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 2.犹树林,林木。 -
桃林
táo lín
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周武王放牛处。 -
桂林
guì lín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
桑林
sāng lín
1.桑树林。 2.古乐曲名。相传为殷天子之乐。 3.传说中的神名。 4.古地名。相传为殷汤祈雨的地方。 -
梢林
shāo/sào lín
灌木丛。 -
梗林
gěng lín
多刺的林丛。 -
梯林
tī lín
攀登山林。 -
梵林
fàn lín
佛寺。 -
棘林
jí lín
1.棘木之林。 2.古代断狱的处所。 3.古代指九卿之位。 4.古代传说中的东方荒远之地。 -
植林
zhí lín
1.直立的林木。 2.植树造林。参见"植树造林"。 -
椰林
yē lín
成片生长的椰子树。又叫椰子林。 -
楚林
chǔ lín
丛林。 -
楼林
lóu lín
形容层层叠叠的山林。亦指其水中倒影。 -
榛林
zhēn lín
榛木林。亦泛指丛林。 -
橘林
jú lín
1.古蜀名园。 2.橘树林。 -
武林
wǔ lín
1.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 2.武术界。 -
泛林
fàn lín
广布的森林。 -
泮林
pàn lín
泮水边的林木。 -
洛林
luò lín
法国东北部的高原地区。面积2.35万平方千米。铁、煤资源丰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化学、炼油等工业也很重要。 -
涂林
tú lín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晋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后用作石榴的别名。 -
火林
huǒ lín
烈火焚烧的树林。 -
深林
shēn lín
茂密的树林。 -
渊林
yuān lín
深渊与密林。比喻事物集聚之处。 -
潜林
qián lín
高深的树林。 -
澹林
tán lín
中国古代东北方少数民族名。 -
烟林
yān lín
烟雾笼罩的树林。 -
焚林
fén lín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谓介之推从晋文公流亡,割股食公,有功而不受祲,隐入绵山,后晋文公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死。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的典故。 -
燧林
suì lín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
疏林
shū lín
1.亦作"疎林"。 2.修剪林木的枝条。 3.稀疏的林木。 -
玄林
xuán lín
幽深的树林。 -
玉林
yù lín
1.仙境中的森林。 2.谓积雪的树林。 3.树林的美称。 -
环林
huán lín
《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用指明堂或太学。 -
珍林
zhēn lín
珍贵的林木。 -
珠林
zhū lín
1.林木的美称。 2.指佛寺。 3.比喻著述丰富。 4.指士林。 -
琼林
qióng lín
1.亦作"璚林"。 2.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3.比喻披雪的树林。 4.喻白色的花树。 5.唐内库名。德宗时设,以藏贡品。 6.宋内苑名。 -
瑶林
yáo lín
1.玉林。泛指仙境。 2.披雪的林木。 3.石笋﹑石林的美称。 4.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
祇林
zhǐ/qí lín
即祇园。 -
矮林
ǎi lín
指灌木丛或外形矮小的森林。 -
石林
shí lín
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表形态。由若干形体高大、相对高度达数十米的石芽组成。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竖直裂隙溶蚀而成。中国云南路南石林十分典型。 -
碑林
bēi lín
石碑林立的地方,如陕西西安碑林。 -
社林
shè lín
社庙丛林。 -
神林
shén lín
尧陵的俗称。 -
禁林
jīn/jìn lín
1.皇家园林。 2.翰林院的别称。 -
稠林
chóu lín
密林。 -
穷林
qióng lín
深林。 -
穹林
qióng lín
幽深的树林。 -
空林
kōng/kòng/kǒng lín
1.渺无人迹的树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
竹林
zhú lín
1.竹子丛生处。 2."竹林七贤"的省称。 3.鸟名。 -
笑林
xiào lín
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作。内容多讽刺挖苦人们的愚笨、吝啬。故事流传较广。如《痴婿吊翁》为后世“傻女婿”故事所本。作品短小精悍,语言简练传神。原集已佚,今本存二十余则,为后人所辑。 -
繁林
fán/pó lín
繁茂的树林。 -
红林
hóng/gōng lín
1.盛开红花的树林。 2.指众多的红旗。 -
缁林
zī lín
犹僧界,僧众。 -
缬林
xié lín
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一般指枫林。 -
羽林
yǔ lín
侍卫皇帝的禁军: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
翰林
hàn lín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
老林
lǎo lín
没有开发的森林:深山~。 -
肉林
ròu lín
食用之肉极多﹐悬挂如林。形容穷奢极欲。 -
育林
yù lín
植树造林。 -
艺林
yì lín
文学艺术荟萃的地方:艺林盛事。 -
芳林
fāng lín
1.指春日之树木。 2.泛指丛林。 3.见"芳林园"。 -
菲林
fēi/fěi lín
〈方〉胶卷。[英film] -
藂林
cóng lín
1.丛生的林木。 2.僧人聚居修道的处所。泛指寺院。 -
西林
xī lín
1.西面的树林。 2.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
诃林
hē lín
地名。 -
词林
cí lín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2.词坛。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诗林
shī lín
诗人聚集之所。 -
语林
yǔ/yù lín
一作《裴子语林》。古小说集。东晋裴启作。十卷。多记汉魏两晋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遗闻佚事,展现出当时的政事、世风及人物个性,文辞雅洁。后来《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书。原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沈》辑有一百八十则,最为完备。 -
贞林
zhēn lín
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传说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贞,喻白色。
常用成语